6味药治好胃溃疡,却被院长指着鼻子骂,我明白:上疗玉皇大帝,下治田园乞儿,终究只是南柯一梦! 我有早起的习惯,早上6点钟不起床就会浑身难受,临床这些年,我我几乎每天都会在6点之前起床。 起来了,上班还早,我会先看一看《大医精诚》,这是恩师对我的要求,他说:只要你一天待在医院里,一天为人治病,就必须看一遍这本书。 我的恩师,90岁高龄,依然坚持每天治病,最后倒在了去医院的路上,再也没有起来。恩师在世时,我跟着他学习,如君如父,他走了,世上少了一个好医生,本来像他这样的医生,一个县城就应该有一位,可是现在,全国都不超过10位。 这就是中医的悲哀,千年的传承,千年的积淀,在这个时代,养出了一帮酒囊饭袋。 现如今,中医大学毕业的学生,已经被西化,有人来治病,他们让患者吃西药、做手术,这是多么的讽刺? 前,有一位患者,从山东烟台过来找我,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我以为他肯定得了非常难治的病,结果一问,区区胃溃疡而已。 他说自己找了很多医生,也吃过很多药,但就是一直好不了。 我仔细看了他的情况,舌苔白腻,脉短,时常感到疲惫,关节处有明显的重坠感。 拟方:白术,陈皮,麻黄,细辛,干姜,茯苓。 结果,患者用了不到半个月,就打电话说胃痛、胃胀基本消失,我让他继续用药,一个多月后,停了药,至今没有复发。 很多人得了胃病,去医院,医生会说与炎症刺激结缔组织变性、饮食不规律,代谢异常和障碍、脑垂体前叶性腺激素水平分泌异常有关,甚至能和遗传扯上关系。 但是在我看来,非常简单,只有两个字:痰湿,有三个治疗方向:扶阳,健脾,祛痰。 为什么要扶阳? 因为阳化气,阴成形。若阳气不足,则气化不利,痰浊水饮等阴邪就会凝滞。 我用麻黄、细辛、干姜之类温热性的中药养阳、扶阳、通阳,以化浊阴。 为什么要健脾? 因为脾乃生痰之源,有痰必有湿,有湿必有瘀,这些乱七八糟的垃圾不及时清理,时间长了就会损伤胃黏膜,形成溃疡。 我用白术、茯苓健脾燥湿,白术是健脾第一药,茯苓是它的好搭档,它俩一个能升清阳,一个能降浊阴,用在这里正合适。 这个患者,从来医院到治好病,一共只花了一百多元钱,事后院长叫我谈话说:你应该开一点经济性的药,给患者补补身体。 我开始不懂,最后才明白,院长是嫌弃我开的药太便宜了,赚不到钱。 这让我非常无语,我要是想赚钱,当初就不会学中医,我这人没有什么大的理想,也从来没想过这辈子能赚多少钱。 我要是想赚钱,只会赚干干净净的钱,让我昧着良心赚病人的血汗钱,我万万做不到。 时光荏苒,从年华葳蕤,到两鬓斑白,选择了中医,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中医已经到了关键的时间节点,救1人,救10人,我能做到,但是要救千千万万的人,就不是一个人能办到的事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