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 叙述当中的角度

 拉拉酋长 2022-10-07 发布于广东

对于任何的一件事情来说,由于我们的立场上的不同,我们对待每一件事情的看法也就不同了,每一个人都似乎习惯了以自身主观上的观点来看待任何的事物,所以对于评论一件事情的评论者而言,由他们自身所持有的观点而进行的评论称之为“主观观点”,而其它的人们多数都会将那一个评论者所处在于的立场称之为角度,多人同时评论同样地一件事情,则又可称之为“不同角度”。



这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个样子,在我们写作者的文学作品当中,由于每一个人所接受过的教育以及思想、经历上的不同,我们在表达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所采取的叙述方式也是各有各自的不同之处的。通常我们都可以将所有的文学作品的作者所采用的叙述角度归纳成为两大类型的叙述角度,也即是:主观上的叙述角度的客观上的叙述角度。



主观上的叙述角度所完成的文学作品,通常都是采取了以第一人称,也即是以“我”、“我们”来做为文学作品上的叙述的。使用第一人称“我”来做为文学作品的叙述者的人,多半都是一些自我主义较强的文学家,而使用“我们”这样子地一种复合式自称的文学家们,则多少有点不是很自信,或者说他们一贯都是站在一个群体之上而进行发言以及表述的,他们完全可以并且也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观点,说他们是为了争取一些人的支持而使用“我们”这个词来进行叙述的,也是大有人在的。



这样子地一种以第一人称“我”或者“我们”的自称来完成文学作品的手法,有着许多的好处,如在处理一些文学作品当中的主角的心理活动的时候,“我”的立场以及“我”的主观上的感受,将会使得这些文学作品的情节更为逼真,且也更易于进行情节上的安排以及叙述。当然,许多的读者们常常地传经在不自觉之间地将文学作品当中的“我”当作了写作者本身或者不自觉地将自己给替代入了文学作品当中的主角“我”的角色当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除了给写作者提供了便利之外,还同时地使得许多的读者们在阅读上产生了对作品主角“我”的认同感,而更易于使读者们陷入了角色的替代感当中。



客观上的叙述角度大多数都是一些经由作品当中的人物的名字所组成,通常都是采取一些第三人称来作为叙述角度上的需要的。而至于使用第三人称“他”、“她”、“它”…或者第二人称“你”来进行文学创作的话,绝大多数都是一些短中篇的散文以及小说的创作,这样子的一种第三人称的写作角度,往往难以支持起那些超长篇幅的文学作品的叙述需要。所以绝大部份的客观上的叙述手法,都是一些以角色的名字来做为叙述上的需要的。客观上的叙述角度与主观上的叙述角度有所不同的是:客观上的叙述角度它可以采取多头并进的叙述方式进行着创作,并且写作者还可以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写作姿势来进行文学上的创作,而主观上的叙述角度由于受到第一人称“我”的叙述限制,因此其的叙述上最大的优点就是情感细腻,多是一些人内心的心灵史的写作,最大的不足之处则在于叙述的角度受到了限制,只能够并也只是沿着自己作品主角的角度而进行着单线程的叙述。



事实上,任何的一种角度的叙述,都往往地只是出自于写作者于创作上的需要而进行选择而来的,我们也不排除每一位创作者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的个人习惯,毕竟站在任何的一个角度上进行着文学创作,都可以称之为一种写作上的技巧,在文字的面前,从来都没有过谁高与谁低的说法,但是在技巧上的应用以及思想上的表述当中,却存在着好与坏的区别,谁也不愿意自己写得比别人还要更差劲,那么,就让我们都来选择一种更适合我们表述我们自身的思想的方式以及角度吧!


(原稿 2009--4--6   于广东揭阳东山)

(完稿 2009--4--13   于广东揭阳东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