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德的女儿,1926年出生于莫斯科...

 暮雪千山X 2022-10-07 发布于山东

朱敏是朱德的女儿,1926年出生于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农庄。

按照常理来说,她如此显赫的身份,理应享受过非常多的优待。与之相反,在革命年代,朱德之女这个称号似乎成为一个枷锁,让她失去了父母的庇佑,使她整个童年在孤独中度过。

1941年,朱敏与分别14年的父亲,在延安短暂见面后,便再次踏上了前往苏联的飞机。原本,朱德的想法是送女儿去苏联避难,不成想法西斯德国入侵苏联,刚刚脱离中国战火的朱敏,又陷入了更大的战乱中。

当时,朱敏所在的白俄罗斯明斯克地区沦陷,她和其他几个国际儿童成为了法西斯的俘虏,并于1943年被关进了德国境内的纳粹集中营长达3年,直到1946年他们才获救。

晚年,朱敏在《我的父亲朱德》这本书中坦言:“……我怨恨我的母亲……更无法原谅母亲的叛变……”

朱敏为什么会如此评价她的母亲?

她悲惨的少年时光究竟是如何度过的?

她对父亲朱德又是什么态度?

请允许我一一道来。

一、自私的母亲

朱敏的母亲叫贺治华,与朱德相识于上海。两人结识后,一同前往德国深造,也许是他乡遇故知,他们在学习和日常交流中逐渐互生爱意,并于1922年冬正式结为夫妻。

1925年,朱德转赴苏联学习军事,贺治华与他同行。当时,贺治华已经怀上了朱敏。夫妻二人到达苏联后的1926年,贺治华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农庄,为朱德生下了他唯一的女儿。朱德给女儿取名“四旬”(当时朱德40岁)。

由于朱德在感情上比较木讷,对追求浪漫的贺治华来说,显然是不合胃口的。同年5月,朱德受命回国参加北伐大革命的统战工作。夫妻二人分隔两地,彼此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看在孩子的份上,依旧保持某种平衡。

直到另一位留苏学生霍家新的出现,才使这个小家庭出现了巨大的裂缝,贺治华移情别恋了,对象正是霍家新。

其实,贺治华背叛朱德并不奇怪,她一开始和朱德交往,看中的就是朱德的地位和财富。遇到年轻的霍家新后,她开始后悔嫁给朱德,为了追求“爱情”,她狠心将刚满一周岁的女儿,通过中苏边境送到了国内的妹妹手中。

1928年,已经和霍家新结婚的贺治华回国工作。霍家新被组织安排给罗亦农当秘书。

因为生性贪图享乐,回国后,夫妻二人很快迷恋上了上海奢靡的生活方式,开始放纵自己的行为,可是每个月20多元的工资,根本支撑不了他们的花销。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们想办法四处弄钱。一天,他们在街上打听到反动当局决定花重金获取中共地下党的信息。回家后,贺治华对霍家新说:“要不,咱们将知道的信息全部用来换钱吧!”

“我也是这么想的。”

第二天,两人先找到接线人将罗亦农的居住地址泄露了出去。此举造成了罗亦农的牺牲。好在,中共锄奸队很快发现了这件事,闯进他们家中,击毙了霍家新,并将贺治华打伤,夺回了他们手中的共产党员名单,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才与父亲重逢又被送去苏联

朱敏被送到外婆家后,为了保证她的安全,帮她改名为贺飞飞。

在朱敏的印象中,她第一次听人提起父亲朱德,还是在秋收起义后。当时,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消息,让蒋介石震怒不已,他立刻下令全国范围内悬赏“通缉”朱毛二人,四川成都街头类似的悬赏令也不少。

一天,外婆带着朱敏去成都买东西,偶然看到了“朱毛”的悬赏令。当天回家后,外婆认真地对小朱敏说:“飞飞啊!你想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谁吗?”

朱敏认真点点头:“外婆,我想知道!”

“还记得白天去成都街上,我们看到的悬赏令吗?就是'朱毛’那个。”

“外婆,我记得!”

“'朱毛’中的那个'朱’,就是你的爸爸朱德。”

这时,朱敏来了兴致,她童言无忌地说道:“改天我们再去街上把悬赏令撕了,怎么样?”

外婆被她的这句话吓坏了,连忙劝阻道:“可不敢,被人发现可是会被枪毙的!”

“那我的爸爸什么时候会来接我呢?”

“等你长大了,他就会来接你了。不过你要听话才行,睡觉去吧!”

外婆的回答让朱敏感到十分满意,她蹦蹦跳跳回到房间,蒙头就睡。那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见爸爸回来接自己了,可没等她把梦做完,天就亮了。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开始缓和,朱德拜托周恩来夫妇打听自己儿女(朱琦和朱敏)下落的事情,总算可以顺利进行了。

1937年8月,朱琦被找到。1938年,朱敏也被找到。

周恩来夫妇见到朱敏时,他开心地对邓颖超说:“这孩子肯定是朱老总的,准没错,瞧这大眼睛,和她爸爸多像啊!”

找到朱敏后,周恩来与朱敏的外婆商量,说:“她外婆,朱德委托我们将飞飞带去延安,您同意吗?”

“延安?是哪个地方哦?”

“陕北的延安,她爸爸是那里的大官呢!”

“陕北?不行,太远咯,太远咯!飞飞身体不好,受不了长途跋涉。”

随后,周恩来又让邓颖超前去劝说,外婆依旧没有同意。无奈之下,周恩来夫妇只能领着朱敏去成都的照相馆,拍了一张一寸大小的照片,带它回延安给朱德“交差”。

朱德收到照片后,戴着老花镜仔细辨认了好久,才向周恩来道谢:“没错,这就是我的四旬!”

1940年,蒋介石再次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派兵大肆进攻中共中央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同时,军统也在暗中打探到共产党将领后代的下落,通过多方搜寻他们,得知了朱德女儿的藏身之处。

军统方面迅速联系当地的国民党警察,将朱敏的小姨带回警局审问:“家里那个女孩,是不是朱德的女儿?”

“怎么会是朱德的女儿呢?我姐早就和他离婚了。孩子是我的。”

“臭娘们还嘴硬?找抽吗?”

尽管小姨受到了非人的虐待,但她硬是没有说出朱敏的身世。由于没有确切的证据,他们只能放人。朱敏也侥幸逃过一劫。

也许是看到了国民党的残忍,外婆只能对朱敏说:“飞飞,你不能住在外婆家了,去爸爸那才安全。”

于是,朱敏的小姨通过周恩来留给她的线索,找到了共产党的线人。几天后,邓颖超亲自赶到成都,接走了朱敏和她表妹高洁。

当年11月,朱敏坐着马车来到延安。此时,朱德已在路上等候多时。或许是父女情深,出生后从未见过爸爸的朱敏,竟然凭直觉认出了父亲。她不顾一路艰辛,跳下马车,边喊边朝朱德站立的方向跑去。

朱德听到女儿的声音,也认出了女儿。他一把将女儿抱起,说:“比刚出生时,可重多了,哈哈!”

在爸爸怀里的朱敏,早已泣不成声,本来准备好跟父亲说的几句话,一激动全给忘了,眼泪却一个劲地往下淌,爸爸刚给她擦掉,几秒钟后,又淌了出来……

朱德怜惜地看着女儿,说:“别哭了,走,爸爸带你回家见妈妈(康克清)。”

在朱德的窑洞里,朱敏见到了继母康克清,康克清非常高兴,她紧紧握住朱敏的手,嘘寒问暖,并悄悄告诉她:“你爸爸虽然不知道你长什么样了,可他一直记得你的生日!”

接着,康克清带朱敏到朱德的卧室,将朱德的笔记本递给她:“打开看看!”

朱敏从里面翻出了一张婴儿的照片,康克清指着照片说:“照片中的婴儿就是你,这张照片你爸爸随军打仗都随身携带。”

当时才14岁的朱敏,并不懂父亲这些举动的意义,直到晚年细细回忆往事,她才从中读出了沉甸甸的父爱,并久久沉浸在深情的怀念中。

与爸爸相见的第一个晚上,朱敏依偎在爸爸身边不愿离去。她侧着脑袋打量爸爸的模样:爸爸皮肤黝黑,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不过朱敏很喜欢这个样子的爸爸,因为更有亲切感。

当晚,朱德决定给朱敏取个大名,根据辈分她本应该叫朱敏书的,但朱德习惯叫女儿朱敏,这样叫起来更顺口。

就这样,朱敏在爸爸身边度过了她在延安的第一个春节。春节过后的某一天中午,平常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路上的朱德,竟然一反常态陪女儿聊起了天:“朱敏,你知道苏联吗?”

“不知道。”朱德从怀里掏出一本介绍苏联国际儿童院的书,说:“你看看这个。”

朱敏疑惑地问:“看这个干什么?”“爸爸想送你去苏联留学。”

朱敏得知又要与爸爸分别,她哭着说:“不去可以吗?”“不行!”

爸爸的威严,让朱敏后悔自己刚才说的那句话。

朱德见女儿被吓到了,笑着问女儿:“你以后想做什么?”

“和爸爸一样当八路军,上战场杀日本鬼子。”

“等你当上八路军,鬼子估计已经被我们赶跑了。那赶跑鬼子后,你想做什么?”

朱敏一时语塞,没有回答爸爸的问题,她诚实地说:“爸爸,我还没想好。”

“那爸爸告诉你,为什么要去苏联。”

朱敏点点头。

“今后中国需要大批知识分子,我让你去苏联的目的,就是想让你去学知识,以后回来报效祖国,你懂了吗?”

年幼的朱敏受到爸爸感染,胸中荡涤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她向爸爸保住:“爸爸,我懂了。我答应去苏联好好学习。”

“另外,爸爸还有几个要求。”

“您说。”

“去苏联后要多锻炼身体,还有20岁前不准谈恋爱,要专心学习,能答应爸爸吗?”

“我会的!”

1941年,朱敏和毛主席的女儿娇娇(李敏)、罗亦农的儿子罗西北等孩子,一起乘坐飞机从延安机场起飞前往莫斯科。

三、被关进纳粹集中营3年

抵达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后,朱敏化名“赤英”,这是朱德临行前给她取的名字,寄予了父亲对她的期望。

在莫斯科生活没几天,朱敏患上了支气管炎,后来又引发了哮喘。为了帮她治病,国际儿童院将朱敏送到了苏联南部的明斯克疗养院。

朱敏到达明斯克不久,德国法西斯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派大军闪击苏联。

几天内,明斯克等苏联城市相继沦陷,朱敏和其他几个国际儿童成了纳粹的俘虏。2年后,也就是1943年,朱敏和另外几个年纪比较大的女孩,被押上闷罐火车,运往德国境内的集中营。

闷罐车里的环境很不好,德军为了节约成本,尽可能多地往里面装人。身体还未痊愈的朱敏开始发烧,正当她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的时候,她感觉有人在给自己喂水喝,她艰难睁开眼查看,原来是一名年轻的苏联红军。

苏联红军鼓励她:“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你还有爸爸妈妈在等你回家。”

在他的照顾下,朱敏总算撑到了火车到达集中营的那一天。

集中营不允许带任何东西进去,朱敏口袋里的一支派克金笔,被德军搜走了,这是爸爸送给她的礼物,上面刻有“朱德”两个汉字,好在德国人不认识汉字,才不至于让她的身份被暴露。

集中营里的生活非常苦,他们每天都必须无休止干活,而伙食只是发霉的黑面包,如果完不成工作或者稍微休息了一会,迎接他们的将是监工的拳打脚踢。

由于朱敏和儿童院的孩子属于“有价值”的俘虏,德军并没有屠杀他们,然而与他们一起干活的犹太人就没这么好运了。朱敏经常看到德军将一批批的犹太人,带到外边空地上,一排一排执行枪决,一枪没打死的,德军还会用枪托抡他们的脑袋,直到血肉模糊。

如此惨状,让朱敏变得沉默寡言,以至于被救出去后,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无法与人正常沟通。

集中营的环境非常恶劣,原本体弱多病的朱敏患上了淋巴结核。在集中营里,“囚犯”是没有人权的,所以朱敏只能眼睁睁看着结核块溃烂,最后结成黑色的硬块。

后来,一位稍有良知的德军看守将她送去医务室治疗,谁料军医不打麻药,直接用没有消过毒的手术剪刀,将结核硬块给剪掉了。这次“手术”直接导致了朱敏的高烧,幸好她挺过来了。不过,也在她的脖子上留下了一条3厘米长的伤疤。

朱敏真正见识到德军的反复无常,还得从一次拍照开始说起。一天中午,朱敏和其余两个小姐妹在室外做工,一个面相和善的德军军官,走过来说:“我可以给你们三个人拍一张照吗?”

朱敏她们见这位军官说话真诚,似乎没有恶意,十分高兴答应了他的要求。照片拍完后,这位军官的脸色突然大变,抡起手中的皮鞭朝朱敏三人打去,边打边说:“你们还敢嘲笑我?看不我抽死你们!”

受到这“莫须有”的挨打,朱敏她们再也不敢相信德军说的任何话。即使后来这位军官“和善”地将洗出来的照片送给她们时,她们也不敢张口说话,眼中只有恐惧。

1944年,战争局势扭转,德军节节败退。为了补充弹药,朱敏等“囚犯”被送去军工厂生产子弹。由于听说子弹遇到水会报废,而工厂里连喝的水都没有,朱敏和其他“囚犯”想:口水也是水,朝子弹吐口水,效果应该一样。

于是,每次上工前,他们都会喝很多水,只要监工不在,他们就会拼命往子弹上吐口水,直到吐到嗓子冒烟才停止。

四、逃出生天

1945年1月30日天亮不久,早早起床的朱敏,发现熟悉的起床铃竟然没有响起,敏锐的她意识到德军可能遇到麻烦了。她悄悄爬到窗前,察看外面的情况。她发现集中营外一名德国士兵也没有,大门却奇怪敞开着。渐渐地,她意识到德国人可能逃走了。

朱敏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难友,他们喜极而泣,紧紧拥抱在一起。待情绪稳定下来,他们想,现在局势还不稳定,必须立刻离开这里。

简单商量过后,朱敏和几位小伙伴带上一块5磅重的黄油,朝苏联的方向徒步前进。连续好几个月里,朱敏他们不是在逃命,就是在逃命的路上,饥饿的时光也不少。

他们跑到波兰的一个小镇后,遇到了正在交战的苏德士兵,慌乱中,朱敏与小伙伴走散了,后来又被一名苏联叛徒抓住了。这名叛徒为了与苏联红军谈条件,将朱敏当作人质关了起来。所幸营救及时,朱敏没有什么大碍。几天后,她被送去难民收容所。

难民收容所的政委需要了解每一位难民的身份,以便安排他们回家。朱敏也受到了政委的问询:“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

朱敏出于警惕,报了个假身份上去:“我是中国人,叫赤英,是被父亲送来苏联养病的,1943年被法西斯抓到了纳粹集中营。”

几个月后,苏联政府从莫斯科派来了一名新政委。他刚到收容所就发现,朱敏这个长着东方面孔的小姑娘很特别,但他又找不到理由。于是,他经常找朱敏谈话,试图从她口中问出点什么。一天,他聊到中国战场时,说:“听说日本在中国也快战败了。”

朱敏听完,热泪盈眶,她鼓起勇气向政委坦白了自己的身份:“我的父亲是八路军总司令朱德!”

政委惊讶地打量朱敏,说:“是真的吗?太好了,我国最高统帅部正在迫切寻找你呢!没想到,你就在我的面前。”

政委立刻向苏联国内报告此事,几天后,朱敏由专人护送返回莫斯科。

抵达莫斯科后,朱敏收到了父亲从中国发来的电报信件。在信中,朱德询问了女儿的情况,并说明了为什么一直没有派人找她的原因,希望得到她的原谅……

朱敏看完信件,哭了好久。哭过后,她开始思考今后的人生,当“囚犯”的几年里,她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如果脑袋空空回去,肯定不好意思。她给父亲写信,申请在苏联再学习几年,父亲同意了。

1949年,中学毕业的朱敏考上了列宁教育学院,开始朝人民教育的方向大步迈进。

1953年,大学毕业的朱敏,回国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俄语教师,直到退休。

五、严父与慈父

1965年,朱敏前往晋东南地区支教。临走前,朱德教育女儿:“去了那里,不要有特权思想,要积极融入群众。”

工作几个月后,朱敏突发眼疾,右眼失明。由于当地医疗条件太差,没办法确诊,医生建议将其送回北京治疗。

可是病情危急,坐火车肯定来不及。事情报告给朱德后,朱德二话不说,冒着违纪的风险派军用直升机将其接回了北京。

经过紧急抢救,朱敏的右眼暂时保住了。不过,后来由于缺少精心治疗,她的右眼还是永久性失明了,只能摘除。

看着失去一只眼睛的女儿,朱德非常心疼,但为了安慰女儿,他用保尔·柯察金的故事对女儿说:“保尔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坚强,失去一只眼睛又怎么样,不必太难过。”

后来,细心的朱德请来医生,为朱敏定制了一颗逼真的义眼给装上了,不细看分不出真假。

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离世,享年90岁。

他去世前,对女儿说:“我是无产者,没有什么遗产留给你们,有的只有读过的马列书籍。我死后,公家的东西全部上交,攒下的将近2万元,请克清补成整数,为我交上最后一次党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