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酱油史话,教你怎么打酱油?

 珠海老杨品谈 2022-10-07 发布于广东

音频内容更全!

今天接着和大家聊酱油。

相关阅读:《自制酱油小秘方,一学就会》

1

我们知道,酱油来源于酱,中国的咸口味酱没有发扬光大,但中国式酱油传遍了世界。当然这里有日本人的功劳,日式酱油是中国酱油的继承。在这方面日本很好地为我们保留了传统,并转化成了他们的文化内核,一脉传承了下来。

我们小时候都有这样的想法,酒是谁发明的?醋是谁发明的?酱油是谁发明的?

这也受了外国发明家故事的影响,瓦特发明蒸气机,贝尔发明电话,爱迪生发明电灯,都是小学教材中讲的。

酱油的发明,或者说都不能叫发明,而是发现,像发现酒一样是一个偶然的过程。人们在制酱的同时,发现酱的汁液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汁液后来被称为酱油。

酱油是从酱衍生和嬗变而来的,先有酱后有酱油,却“出于酱而胜于酱”。

大约三千年前的西周,我国已经发明了发酵调味品——酱,这时的酱主要是肉做的。

中国古代有一种刑罚叫剁肉酱,也叫醢刑,醢就指古代用肉、鱼等制成的酱。而发酵出来的汤汁就是酱油的前身,类似于今天的鱼露。福建、潮汕地区做鱼露是用鱼腌制,好的鱼露要发酵两三年,发酵后臭腥味十足,但发酵出来的汁水味道却无比鲜美。

说文解字中说,酱,醢也。也就是肉酱。

豆类在古代是中国人的主要口粮,谷豆菜的饮食结构叫亚洲营养金字塔,这种结构到现在也是最理想、最健康的。

中国豆类的种植有悠久的历史,蚕豆、豌豆、黄豆、黑豆都有种植,到了西汉,人们开始用大豆、小麦为原料制酱。因为肉类毕竟太稀缺,不是平常人能吃到的,肉食者专指古代的统治阶层。

现在我国西南地区吃的大多是蚕豆酱,最有代表的就是四川郫县豆瓣酱;豌豆酱现在不多了,在两湖一带还有,最有名的就是湖北荆州监利县朱河古镇的豌豆酱,说是最好吃的武汉热干面不和花生酱、芝麻酱,而是朱河古镇的豌豆酱;黑豆酱最典型的就是广东的豆豉,豆豉在汉代就是重要的调味料;黄豆酱就不用说了,全国各地都有。

东汉时期,有人开始特意从豆酱中抽取酱汁而食作,并开始有了自己的名字,称为“抽油”。

今天的老抽或生抽有可能就来自这种叫法,当时也叫“清酱”。

在北魏的《齐民要术》中,被称为“豆酱清”、“酱清”或“豆酱油”,唐朝称为“酱汁”。

唐代发明了制曲工艺,极大地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同时,也成为普通家庭也可酿制的、简便易行的民间方式, 从此酱油走进寻常百姓家。

2

酱油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的两本书中:一本叫《山家清供》,这里面记载,用酱油、芝麻油炒春笋、鱼、虾;还有一本叫《吴氏中馈录》,记载用酒、酱油、芝麻油清蒸螃蟹。

到了元、明、清,酱油一词就广泛使用了。不过,不同时代和地区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元代又称“酱料”;明朝称“豆油”。另外还有不少小名,如豉油、豉汁、淋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等,现在福建地区仍然喜欢称为豉油。

到了清代,酱油的用途超过了酱本身,成了普遍使用的调味品。酱油就不再是酱的衍生品了,反过来了,酱成了酱油的衍生品。

于是,各种酱油作坊犹如雨后春笋,酱油成了各地菜肴烹饪的必需品,主要起调味上色的功能。并且开始有了红酱油、白酱油之分。

酱油的提取也开始称“抽”。本色的叫“生抽”,在日光下复晒使之增色、酱味变浓的称“老抽”。并形成了中国酱油“日晒夜露”的传统工艺和手工劳作前店后厂式传统“酱园”文化。

清之后的酱园文化就是平民文化,酱园不但生产酱油,还生产副产品酱膏、酱菜,是平民最喜欢的佐餐食品。北京最有名的是六必居,山东最有名的是玉堂酱园,扬州也有出现了大大小小酱园,并形成了南甜北咸的特色。

到了民国时期,酱油就成了居家必备的调味品,打酱油就成了小孩子日常的家庭服务。

中国传统的酱油生产上千年来,一直是天然发酵,手工作业,质量虽然不稳定,但形成了各大酱园的市场竞争机制。

传统工艺的改变是建国后,各大酱园就成了国营酿造厂、酱菜厂、酱油厂。特别是1950年代之后,因为过度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民生的轻工业不被重视,出现了生活基本物资的极度短缺,酱油也成了稀缺产品。

为了提高产量,在工艺上采取了添加酵母的快速发酵法,1958年又引进了苏联的“固态无盐发酵”技术,据说可以使酱油生产周期从半年以上缩短到一周。这时的酱油也就完全没有了传统的口味。

五十年代不但改造了传统酱油的生产工艺,还发明了便于运输的固态酱油,也就是酱油块,也有叫酱油精的。

当时天津光荣酱油厂接到任务,开发研制出了国内首款固态酱油,为有特殊需要的地区服务。比如抗美援朝前线和贫困老区,运输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即冲即用。但除了咸和有颜色,口味就一点也谈不上了。我小时候还吃过这种酱油,还是我舅舅从上海带回来的。

现有资料显示,天津光荣酱油厂的固体酱油1974年生产了745吨,比1966年增长4倍,到1985年产销量达1980吨。

1990年后固体酱油在市场消失,2000年后散装酱油逐步退出市场。打酱油成了网络用语,表示在网络上一走一过,没有任何意见,不发表任何看法。

慢慢地,打酱油成了“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人生态度——我就一个打酱油的

1950年代之后改变的不但有酱油,还有酿酒。这之前没有勾兑酒,全是纯粮酿造,原料高粱、小麦、玉米、水稻、豆类。也是1958年之后,才出现了地瓜酒、甜菜酒、甘蔗酒,开始用糖厂的副产品酒精勾兑,甚至是用玉米秸秆酿酒,东北小烧的粮杆混合发酵就是那时候发明的,致使到现在纯粮酿造成了一种传说,就如同天然发酵的酱油一样。

3

现在中国生产的酱油可以分为三类: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和化学酱油。

这个有点像白酒市场,有真正的纯粮酿造——固态发酵,执行标准GB/T10781;也有纯粮加食用酒精勾兑——固液态发酵,执行标准是GB/T20822;还有纯液态发酵酒精兑水,执行标准是GB/T20821。

这三类酱油有本质上的区别,制作方法不同、口味也不同。

酿造酱油——是指以大豆或脱脂大豆(豆粕)、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天然发酵制成的液体调味品,执行标准GB18186

酿造酱油又分两种:一种是天然发酵晾晒而成,也就是最传统的做法,晒足180天的那种。

另一种是高盐稀态发酵酱油,我们现在吃的酱油大部分都是这种。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又分两种:广式高盐稀态工艺和日式高盐稀态工艺

广式高盐稀态工艺在40-80度高温下发酵,生产周期短,以中低端酱油为主,生产周期为60-80天;日式高盐稀态工艺在5-30度低温下发酵,生产周期长,以高端酱油为主,生产周期为6个月以上。

配制酱油——是指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执行标准SB10336

酸水解植物蛋白就是不发酵,用强盐酸泡豆粕、花生粕或小麦蛋白、玉米蛋白,产生氨基酸。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但就不会有酱味了。

化学酱油——就是纯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一般来讲纯化学酱油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只为配制酱油提供原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