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秋兴赋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卮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命篇。其辞曰: 四时忽其代序兮,万物纷以回薄。览花莳之时育兮,察盛衰之所托。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虽末士之荣悴兮,伊人情之美恶。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憀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夫送归怀慕徒之恋兮,远行有羁旅之愤。临川感流以叹逝兮,登山怀远而悼近。彼四戚之疚心兮,遭一涂而难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 野有归燕,隰有翔隼。游氛朝兴,槁叶夕殒。于是乃屏轻箑,释纤絺,藉莞箬,御袷衣。庭树槭以洒落兮,劲风戾而吹帷。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天晃朗以弥高兮,日悠阳而浸微。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月朣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听离鸿之晨吟兮,望流火之余景。宵耿介而不寐兮,独辗转于华省。悟时岁之遒尽兮,慨伏首而自省。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仰群俊之逸轨兮,攀云汉以游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苟趣舍之殊涂兮,庸讵识其躁静。 闻至人之休风兮,齐天地于一指。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行投趾于容迹兮,殆不践而获底。阙侧足以及泉兮,虽猴猿而不履。龟祀骨于宗祧兮,思反身于绿水。且敛衽以归来兮,忽投绂以高厉。耕东皋之沃壤兮,输黍稷之余税。泉涌湍于石间兮,菊扬芳于崖澨。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鲦之澼澼。逍遥乎山川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悠哉游哉,聊以卒岁。 译文 春夏秋冬四季匆匆地接替,世上万物纷纷回转迫近。看那花朵移栽随着时序更替,能察觉出 咸宁四年(公元278年),潘岳三十二岁时任太尉贾充的属员及虎贲中郎将,主要任务是在散骑官署宿卫值夜。当他看到那些冠饰蝉文金铛,身着华服的达官显贵在这里嬉闹游逛时,对比自己却才高位卑,辛苦忙碌,早起晚睡,不得安宁,不禁产生了归隐的念头,于是愤然提笔写了此赋。 参考资料:完善
1、
迟文浚, 许志刚, 宋绪连.历代赋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09-01:295-300页
《秋兴赋》在嗟叹四时的基础上,以宋玉《九辨》中悲秋的名句为契机,抒发自己对“秋日之可哀”的独特理解。先将宋玉句中提到的“送归”、“远行”、“临川”、“登山”做的诠释和评议:“夫送归怀慕徒之恋兮,远行有羁旅之愤,临川感流以叹逝兮,登山怀远而悼近。”送别归去的人怀着思慕伴侣的恋意,远去他方的人有羁旅漂泊的悲愤,面临大川则感叹流水似时光飞逝,登上高山又怀想未来而哀悼眼前。前两点是一般概括,后两点是具体用典,一用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之典,一用齐景公乐而怕死之典。接着潘岳用议论总结了“四感”,道出自己的见解:“彼四感之疚心兮,遭一途而难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四感让人内心
猜您喜欢
![]()
悠悠发洛都。
茾我征东行。 征行弥二旬。 屯吹龙陂城。 顾观故垒处。 皇祖之所营。 屋室若平昔。 栋宇无邪倾。 奈何我皇祖。 潜德隐圣形。 虽没而不朽。 书贵垂伐名。 光光我皇祖。 轩耀同其荣。 遗化布四海。 八表以肃清。 虽有吴蜀寇。 春秋足耀兵。 徒悲我皇祖。 不永享百龄。 赋诗以写怀。 伏轼泪沾缨。 ![]()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
哀茕靡识,越在襁褓。 母兄鞠育,有慈无威。 恃爱肆姐,不训不师。 爰及冠带,冯宠自放。 抗心希古,任其所尚。 托好老庄,贱物贵身。 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曰余不敏,好善闇人。 子玉之败,屡增惟尘。 大人含弘,藏垢怀耻。 民之多僻,政不由己。 惟此褊心,显明臧否。 感悟思愆,怛若创痏。 欲寡其过,谤议沸腾。 性不伤物,频致怨憎。 昔惭柳惠,今愧孙登。 内负宿心,外恧良朋。 仰慕严郑,乐道闲居。 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咨余不淑,婴累多虞。 匪降自天,实由顽疏。 理弊患结,卒致囹圄。 对答鄙讯,絷此幽阻。 实耻讼免,时不我与。 虽曰义直,神辱志沮。 澡身沧浪,岂云能补。 嗈嗈鸣雁,奋翼北游。 顺时而动,得意忘忧。 嗟我愤叹,曾莫能俦。 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穷达有命,亦又何求。 古人有言,善莫近名。 奉时恭默,咎悔不生。 万石周慎,安亲保荣。 世务纷纭,祗搅余情。 安乐必诫,乃终利贞。 煌煌灵芝,一年三秀。 余独何为,有志不就。 惩难思复,心焉内疚。 庶勖将来,无馨无臭。 采薇山阿,散发岩岫。 永啸长吟,颐性养寿。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