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就书法而言,章法也许是古人留给我们最大的一块书法创新余地。 纵观中国书法史,古人已把“用笔用墨,结字造型”穷尽变化,创新余地很小了,唯有章法上古人研究还未太深入,大多停留在正文、落款、用印、浓淡、大小等安排上,对作品整体布局,起承转合的大节奏变化鲜见佳作、佳品。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现代有一批书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找到了古人尚未充分耕耘的半荒地,并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突出的代表有王冬龄、刘洪彪、张旭光、胡抗美等等,他们的探索有成功,有失败,有的为此背负了“丑书”的骂名。从事物发展过程看,他们自身的成败已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作为先行者,他们打开了这门,让书者看到章法更多的可能性,看到了现代书法创新的主攻方向。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现代书法的实用场景的改变,特别是展览性,装饰性实用场景,往往更加注重大的视觉效果,对章法的也有更多的需求。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今天谈谈列与列之间配合、组合、呼应。 书法的元素从小到大依次为点画、单字、字组、列(行)、版块、整幅,其中列(行)是章法最重要的要素。古人对列(行)经营设计虽有涉及,但未深入,代表性的作品也很少,所以给后人留下了发展空间。 ![]()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客声入砚池中 列(行)的章法训练关键是有四点: 一是要有列(行)配合、组合、呼应的概念和意识。有了意识才能刻意地去训练,达到心手一致,进而形成习惯,最后无意而佳。 ![]() 偷得浮生半日闲 二是要掌握列(行)组合的基本模式。基本模式有1列粗+1列细;1列连+1列断;1列密+1列疏;1列长+1列短……,可以2列组合,3列组合,4、5列组合…… ![]() 宠辱不惊闲着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 三是根据书写内容安排组合样式。如果再讲究一点,可以根据书写内容来安排列之组合。大江东去,气势磅礴的内容可以用暴风骤雨式组合,优雅秀丽的词句可以用云淡风轻式组合,悲愤的内容组合可以杂乱一些,欢快的内容组合可以轻灵一些,如此等等。 ![]() 天边鸟道秋无际,云里猿声树万重 四是列(行)组合要服从全篇章法布局。列的组合要在整体布局中统筹安排,组合与组合之间也要有变化和呼应,最好像音乐中的变奏一样,既有统一性,又有所不同,在变与不变中往复推进。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一庭花发来知己,万卷书开见古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