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进心中综点拨-中医内科学 书籍定位:上进心中综点拨为上进心杏林笔记精华版,主要由一图看全书(章)和以点带全章两部分组成,只为最快,最短提高不同基础、不同备考时间、不同目标分数同学的中综水平,帮助大家获得满意成绩,录取心仪高校。 使用说明:本书一图看全章部分可了解本书或本章结构,使大家做到心中有数,无论何种水平学生都应该大致看看做到心中有数。以点带全章部分,为杏林笔记精华版,已经是一轮重点中的精炼,目标分数为中综220分、230分的同学应全部背诵。红色部分为重点中的重点,考点中的考点,甚至是考点预测,时间不足,只求国家线,有学上的同学可只背该部分保分上岸。若你时间充足、且志向较高需全文通读杏林笔记,内含考研大纲、新世纪真题、全套课本、包含所有重难点、考点、临床点、扎扎实实提高自己中综水平。 第一章 肺系疾病 以图看全章 第一章 肺系疾病 以点带全章 第一节 感冒 1、感冒病情较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冒风、伤风、冒寒;病情较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为________。 2、感冒之名,最早见于北宋_________。简介仁早起感冒。 3、林珮琴《类证治裁·伤风》明确提出“时行感冒”的病名及其治疗。简记林类时行。 4、感冒与风温鉴别诊断:热汗脉势。 4、感冒记忆口诀;外感:寒荆防,热银葱,湿香薷;体虚:气参血葱阴葳阳造。 5、同学们在辨证之前,尤其在辨证虚证感冒之前,应首先诊断为感冒该病,先辨病后辨证型。 6、感冒都是以恶寒发热、身热恶风等表证作为开头。 7、银翘散用于的病症有感冒、肺痈、耳鸣耳聋。 8、辨证技巧一:恶寒发热同时出现一定是表证; 技巧二:排除法,通过中药功效进行排除(若...,加...); 技巧三:阴虚典型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技巧四:干咳少痰不是阴虚就是风燥,通过伴随症状和舌脉鉴别。 技巧五:阳虚典型舌脉;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 9、小儿感冒可夹滞,夹痰,夹惊。 10、感冒的基本治疗原则为_________。 11、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鉴别要点:全情流传。 12、预防调护可从外邪,饮食,情志,体虚四方面入手,简记邪饮志虚。 外邪:起居有常,避风寒。 饮食:饮食有节,清淡饮食,勿食肥甘厚腻。 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 体虚: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参考答案:时行感冒;《仁斋直指方论》;解表达邪。 第二节 咳嗽 1、“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外邪犯肺和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均可导致咳嗽。 2、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咳嗽》中将咳嗽分为_________和内伤两大类。简记介宾咳嗽内外。 3、明·王纶在《明医杂著·咳嗽》中提出咳嗽的治法须分新久虚实。简记明纶咳嗽新虚。 4、辨证技巧一:病因一般都是外感、饮食、情志、虚证这四类(外食情虚)。需要总结符合这四类病因的疾病,病因也是常考考点之一。 5、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鉴别:程势证实。 6、日久可导致肺胀的疾病:_________、支饮、咳嗽、喘证、哮证。(趣记:老子咳喘笑肺胀。) 7、辨证技巧二 ①风燥分凉燥和温燥,温燥桑杏凉杏苏。 ②中医诊断学常考二者相同症状:咳嗽舌干脉浮。 ③此处需要鉴别风燥伤肺和肺阴亏虚,二者均有干咳、痰少、不易咯出的表现,可从伴随症状和舌脉进行鉴别。 技巧三:对于咳嗽而言,题目中看到痰多,可以确定证型属痰湿蕴肺或痰热郁肺。痰多而白属痰湿,痰多黄稠属痰热。 技巧四 ①题目中出现“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可确定与肝有关。 ②此处可涉及到中基中的一个知识点:“可引起气逆的脏腑有肝、肺、胃。” 8、夜卧咳嗽较剧烈,持续不断,伴有气喘者,为久咳致喘的虚寒证。 9、在治疗咳嗽时,一定先要辨清属于外感还是内伤,以防治疗不当,导致病情加重。 参考答案:外感;肺痨。 第三节 哮病 1、哮必兼喘,故又称哮喘,而喘未必兼哮, 2、元·朱丹溪首创_________病名,并阐明病理因素“专主于痰”,在《丹溪心法》中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趣记:担心瘦小,未服即发攻。 3、明·_________《医学正传》则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指出其鉴别特点为:“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趣记:御医正区别哮喘。 4、四饮的鉴别 (1)痰饮,饮停于胃肠。症见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 (2)悬饮,饮停于胸胁。症见胸胁饱满,咳唾隐痛,喘促不能平卧。 (3)溢饮,饮停于肢体。症见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出汗而不汗出,或伴喘咳。 (4)支饮,饮停于胸肺。症见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 5、简短歌诀:发作期:冷射小,热定越,寒包热小石厚,风三子虚固本;缓解期:肺玉脾六肾七金。 6、三子养亲汤中的三子及各自的作用:白芥子温肺利气涤痰;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莱菔子行气祛痰。 7、咳吐白色泡沫痰多属_________。 8、哮病发作期的虚哮与缓解期的肺脾气虚、肺肾两虚进行鉴别。虚哮的典型表现是哮鸣如鼾,肺脾气虚证会有肺气虚与脾气虚的典型症状,肺肾两虚证会有肾虚的典型表现。 9、哮病发作期与缓解期鉴别:声呼脉。 10、哮病治疗应遵循“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即朱丹溪“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之说。 参考答案:哮喘、虞抟、风痰。 第四节 喘证 1、虚喘发生的病机是 、 、 。 2、明·张介宾把喘证归纳成 两大证。 3、正虚喘脱发生的病机为肺气欲竭,心肾阳虚。 4、注意十版新增证型——水气凌心证(重点证型)。 辨证方法:病例题中出现心悸,喘咳,水肿的表现,一般都选用真武汤。 5、辨证要点 (1)首辨虚实——实喘与虚喘的鉴别是重要考点需要掌握 外感起病急,病程短,多有表证;内伤病程久,反复发作,无表证。 (3)虚喘辨病位 6、喘证的病位主要在肺与 ,但与肝、脾 密切相关 。 7、喘证的辨证需注意: (1)注意寒热的转化互见。 (2)掌握虚实的错杂。 (3)虚喘尤重治肾,扶正当辨阴阳。 参考答案:肺气虚弱、肝阴不足、肺肾阴虚;虚实; 肾、心。 第五节 肺胀 1、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迁延不愈发展而来,久病必虚,所以它的病因与“虚”密切相关,如肺胀的病因从虚与 两方面考虑。 2、肺胀病理因素 、 、 。 3、肺胀的危急病症表现为心慌动悸、面唇紫绀、肢体浮肿、嗜睡、昏迷、抽搐、痉厥、出血、喘脱等。(简记:心慌面紫肢肿睡,抽血喘脱痉昏迷。) 4、肺胀诊断非常重要,先辨病在辨证,注意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1)有长期慢性喘咳病史及反复发作史;发病年龄多为老年,中青年少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喘息气促,咳嗽咳痰,胸部膨满,胸闷如塞,心悸等,以 、 、 、 为特征,其中需要重点把握——肺胀的病史、患者患病的年龄。 (2)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可见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证候,病重可并发神昏、动风或出血等症。 5、辨证要点 (1)辨标本虚实 标实:痰浊、水饮、瘀血互结 & 本虚:心肺脾肾脏腑亏虚 (2)辨脏腑阴阳 6、可以发展为肺胀的疾病:咳嗽、肺痨、支饮、哮证、喘病(趣记:老子咳喘笑肺胀) 7、联系中诊望诊的知识点,目突而喘者,属 ;目突颈肿者,属 。” 答案:外邪;痰浊、水饮、瘀血;喘、咳、痰、胀;肺胀;瘿病。 第六节 肺痈 1、 肺痈的病因主要包括——风热、痰热、内、外邪 2、 肺痈的辨证技巧(重点把握溃脓期) 通过了解痰的量、色、质、味的变化及临床表现,辨其病程所属: ①初期痰白或黄,量少,质黏,无特殊气味,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肺卫表证; ②成痈期痰呈黄绿色,量多,质黏稠,有腥臭,出现高热、振寒、咳嗽、气急、胸痛等痰热瘀毒蕴肺的证候; ③溃脓期表现为排出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痰,质如米粥,气味腥臭异常; 是肺痈病情转折的顺逆点 ④恢复期痰色较黄,量减少,其质清稀,臭味渐轻 3、 肺痈需辨别顺证与逆证,从声音、脓血量与味、饮食、胸痛,身热鉴别(声脓味食胸热)。 4、 肺痈总治疗原则: 。 治法:重点掌握肺痈四期的治法,历年真题常考治法 选方涉及不多 ①初期以解表清肺为主 ②成痈期以清热解毒,化瘀消痈为主 ③溃脓期以排脓解毒为主 ④恢复期以养阴补肺为主 答案:溃脓期;清热祛邪 。 第七节 肺痨 1、 肺痨是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2、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痨专著是 。 3、 肺痨虚火灼肺证需重点掌握,应与肺阴亏虚证做鉴别 ①主要把握虚火中——阴虚表现&火盛表现 ②肺痨的肺阴亏虚与虚火灼肺的症状比较相似,主要从肺阴亏虚是痰中带血或血丝,虚火灼肺是时时咯血,血量较多;其次就是虚火灼肺证火旺的表现很明显。 4、肺痨逆证表现:咳嗽频剧,咳血时作;男子梦遗,女子闭经;大肉削瘦,大骨枯槁;喑哑声嘶,肢浮便清。 5、肺痨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 。 答案:《十药神书》;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第八节 肺痿 1、肺痿是以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2、病机总属“肺燥津伤”、“肺气虚冷”(对应两个证型——病因&病机相适应) 3、病因总属肺气虚冷和肺燥津伤两大类。 4、肺痿病因病机演变图如下5、肺痿的辩证要点为辨 、 。 对比肺痈,1)肺痈主要表现为邪盛的实热证候,肺痿不分虚实,肺痿均属虚证 2)肺痨以阴虚火旺为主,肺痈以实热为主,二者迁延不愈,日久势必会损伤肺津,肺脏虚损,津气大伤,肺叶痿弱不用。 6、注意肺痿的附方1)肺胃阴虚之肺痿用麦门冬汤 2)气阴亏虚之肺痿用炙甘草汤。 7、肺痿的虚寒证表现为咳吐多量清稀涎沫,在中医诊断学中属于肾阳虚或肾寒,导致水液、上泛,而且肾在液为唾。 8、治疗肺痿虚寒证重视温肾,肾脏温煦摄纳(纳气、摄唾)功能恢复,一方面可以起到补肺的效果,另一方面就是助肺吸纳清气,帮助恢复肺脏宣发肃降功能。 答案:咳吐唾涎沫;虚寒、虚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