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右岸乌克兰战役,德军伤亡20万杀伤苏军110万,为何自此一蹶不振

 梦想童年594 2022-10-07 发布于江西

‬苏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场,在苏德双方一万多公里的国境线上数千万人相互厮杀。那么作为苏德战场最激烈的右岸乌克兰战役,为何德军战损明显小于苏军却在此后一蹶不振呢?

文章图片1

‬残酷的右岸乌克兰战役

在1944年初,斯大林发动了第一次斯大林突击,也就是著名的右岸乌克兰战役。“右岸乌克兰战役”再加上之前的“第聂伯河会战”,苏军一共付出了300万人的伤亡。

要知道1943年德国在第聂伯河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希特勒更是要围绕第聂伯河建一条“东方堡垒”,当时希特勒希望通过这条防御工事消灭大量苏军,加剧苏联的后背人力不足的问题,并且守住右岸乌克兰,以此获得大量的粮食和工业原料。

经过之前的第聂伯河会战,德军已经丢失了第聂伯河的天然防线,但就是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德军是如何打出如此夸张的交换比的?要知道此时德军兵力是远不如苏联的。还有就是德军在右岸乌克兰是如何部署的?

文章图片2

‬斯大林为何急于打这次战役?

在之前的第聂伯河战役中苏军损失了170万人,按理来说正是应该修整的时候,但为什么在部队如此疲惫的时候斯大林执意要发动这次战役呢?

第一点,英美马上就要开辟第二战场了。其实开辟第二战场说的好听,其本质就是来摘桃子的,英美看苏德战场的局势直转急下,便迫不及待想抢夺胜利果实。

斯大林对此心知肚明,他也很明白此战之后苏联与英美不可能再维持盟友的关系了,所以他必须命令军队继续进攻,即使这会造成巨大的伤亡。

文章图片3

第二点正如开头所说,苏联的人力快要枯竭了,经过两年多的战争,尤其是苏联在战争前期损失了大量的部队,造成了苏联人力损失严重,到了1943年下半年苏联已经面临人力资源枯竭的问题了。

而乌克兰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如果苏军能够解放乌克兰,就可以征召大量乌克兰人入伍,这样苏联的人力问题就大大缓解了。

文章图片4

朱可夫

右岸乌克兰战役

苏军为了这次战役,动用了四个方面军,尤其是派出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这两员悍将,由此可见苏联重视程度。

苏德双方的兵力差距巨大。苏联方面有240万大军,各式火炮三万门,坦克、装甲车有2000多辆。反观德国就显得寒酸了,德国两个集团军群加起来80多万人,各式火炮1万门,坦克只有600多辆。

右岸乌克兰战役是由一系列战役所组成的。首先是瓦图京率领的第一方面军在和德军激战后解放了基辅,并在之后的战役中打垮了德军第48装甲军,为后续苏军作战奠定了基础。

文章图片5

之后的科涅夫率领的第二方面军向基洛夫格勒发起进攻,并在之后与第一方面军一起合围了科尔松的十万德军。但之后包围圈内的德军有超过6万人突围了出去。但那位拿着98K断后的炮兵上将是特默尔曼战死。

与此同时,苏联第三、第四方面军也发动了尼克波尔—克里沃洛格战役,这次攻势直接把德军一分两半,防守克里米亚的德国第17集团军孤悬海外。

虽然苏军不断向前推进,但曼施坦因也不是吃素的,其采用了和莫德尔相似的战术——弹性防御战术,这个战术让苏军吃尽了苦头,曼施坦因将苏军引诱进来再用精锐装甲师歼灭,同时苏军的步坦协同不完善,造成苏军大量步兵直接冲击德军碉堡,人员损失无数。

文章图片6

‬右岸乌克兰丢失对德国的打击

首先就是德国失去了乌克兰的粮食和工业资源,要知道德国本土十分缺少贵重金属,尤其是锰、钨、镍和铁等。而乌克兰的尼尔波尔几乎供给了德国所有的锰矿,另外还有乌克兰的铁矿石和镍矿等,都是德国持续战争不可或缺的。

失去这些矿产对德国的工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也是为什么二战后期德国的虎王坦克造的那么重,装甲那么厚,就是因为缺少稀有金属,造成钢铁质量低,不得不造的厚一些,来弥补不足。

文章图片7

另外一个后果就是动摇了罗马尼亚的信心,本来罗马尼亚是想着跟德国混捞好处的,但发现苏军都打上门了,再加上这么多年战争罗马尼亚损失了超过30万人,这让罗马尼亚很多人都希望脱离德国。

不但如此,罗马尼亚的动摇就像多糯米骨牌一样,一个倒下就会造成连锁反应,这样德国的小弟保加利亚、匈牙利都会貌合神离,德国的处境就会更加危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