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图文】第聂伯河会战!苏德400万人血腥厮杀,苏联5个方面军伤亡177万

 王生不易 2022-01-08

    强渡第聂伯河是苏德战争中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双方总在第聂伯河附近集结了接近400万人的部队,在全长1400千米的战线上惨烈搏杀。苏联遭受了惨重的伤亡:强渡第聂伯河战役是苏联整个二战中伤亡最大的战役,整个战役苏联参战的5个方面军伤亡高达177万人左右。但是从后续战事发展来看,苏军这个伤亡是值得的。

1943年8月,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后实施退却并转入防御,苏联乘胜追击。但是此时德军仍具有相当的战斗力,德军的撤退行动是井然有序的,并没有变成溃退,还组织了一连串的后卫与防御战。为了迟滞苏军,德军还在撤离前对占领区实施了焦土政策,炸毁了能炸毁的一切,导致苏军行军速度骤降,甚至不得不用卡车长途运输给前线运送补给,因为铁路和桥梁全被炸毁了。由此,德军大部队成功的撤过了第聂伯河,并准备依托第聂伯河这道天然屏障构筑防线,守住西部的半个乌克兰,阻止红军继续推进。

第聂伯河是苏联的母亲河,横贯整个乌克兰河水量大,河面宽阔,河右岸高,可控制左岸,左岸在很大一段距离上坡低而缓(由于流向问题,在第聂伯河的描述中,左岸是东部,右岸是西部),十分有利于做防御屏障。

乌克兰作为著名的“欧洲粮仓”和战前苏联的重工业基地,资源非常丰富,因此乌克兰对于德国来说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守住第聂伯河与保住乌克兰南部富饶地区密切相关,如果第聂伯河沿岸阵地的崩溃,将使德国失去乌克兰的粮食、克里沃罗热的铁矿、扎波罗热和尼科波尔的锰和有色金属、乌克兰的免费劳动力。一句话,丢掉乌克兰,对于德国人及其盟国来说,就意味着丧失重要的原料基地。

希特勒也声称:“第聂伯河是一道700—900米宽的巨大江河障碍,右岸是连绵不断的永备发射点,攻不破的天然堡垒。除非第聂伯河水倒流,否则俄国人是克服不了它的。”反过来,这些对苏联也是一样的,乌克兰对于苏联来说意义非比寻常,基辅是俄罗斯民族的发祥地,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民族的母亲河。同时苏联也需要夺回乌克兰来补充自己的人力和工业能力。

苏联也知道,如果等德国人在第聂伯河右岸修筑完工事,站稳了脚跟,苏军将很难突破第聂伯河防线。因此苏军强行在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后没多久,部队还未休整的情况下发起了战役,而且由于上面提到的后勤运输不畅,苏联很多重装备,尤其是架桥装备和登陆艇等都落在了部队后面。所以苏军实际上并没有做好渡河的准备,再加上是渡河去攻击攻打河对岸有准备的德军重兵集团,还是仰攻。因此伤亡特别惨重。所以后世在提起这个战役的时候,总会加上“强渡”二字来形容战役的惨烈。

苏军在1943年8月发动了第聂伯河战役,由于协调的问题,苏联5个方面军并非是整齐划一的各方面军之间的协同作战,而是各方面军分别在自己的进攻地段上按照受领的任务发起进攻,这就导致虽然5个方面出从各不同的地段渡河,但是缺乏相互之间的配合,抵达第聂伯河的时间不一。这给了德军逐个击破的机会,也是苏军伤亡惨重的原因之一由于德军炸毁了河上所有桥梁,苏军重武器无法渡河,只有步兵用自制的木筏乃至游泳渡过河去建立桥头堡。有些方面军的渡河部队尚有突然性作为掩护,有些部队就完全是顶着德军的火力渡河了。

南方集团军群对苏联渡河部队发起了反冲锋,进攻非常猛烈,先期渡河没有重武器的苏军部队拼死抵抗,一步也不后撤,德军军中“苏军桥头堡只要建立起来就会战斗到死,绝对不会沦陷”的名声,基本上就是第聂伯河战役建立起来的。河另一边的苏军空有装甲部队却无法渡河支援,只有依靠炮兵和航空兵对渡河部队进行支援。勉强守住了登陆场,但是被压缩在小区域的登陆场上的苏军渡河部队也无力进一步攻击了,一周到后续工兵部队带着器材赶到,顶着德军的火力修建桥梁,才把重型装备运输过去稳定住了局势。

此役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成功打破了德军依托第聂伯河设立防御的企图,并未为解放乌克兰全境打下了基础。同时这场战役也让苏军认识到了渡河作战的重要性,后来苏军反击中经常可以看到“XXX河”战役。就是因为欧洲河流众多,所以后来苏军特别重视渡河装备的建设,一直到现在俄罗斯都十分重视舟桥部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