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师魂 世事奇妙,有的人,即使朝夕相处,却形同陌路;有的人,即使匆匆过客,却终身难忘。有的事,即使亲身经历,很快即是过眼云烟;有的事,并非亲力亲为,却像一坛老酒,越放越浓,越陈越香,终成压箱底的故事。 先后三次倒在三尺讲台上的黎万玑老师,就是我此生难以忘怀的人,他的故事也是我此生不敢忘却的故事! 黎万玑生前是石柱县桥头中学的物理老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那所学校读高中时,黎老师曾短时间给我们上过物理课。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黎老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至今记忆犹新。 黎老师不足一米七的身高,当时大概四十五六岁的年纪,常穿洗得发白的蓝色咔叽布中山装,风纪扣总是扣得严严实实,严谨而不露自威;头发自然卷曲,深邃的目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瘦削的方脸皮肤白皙而略显灰暗,微笑中掩藏着几分不易被人察觉的苦涩,明眼人一看便知,他内体有恙,那笑脸是硬挤出来的。全校师生都知道,黎老师是在不断与病魔的抗争中,顽强地一次次站上讲台,传道授业解惑的。 1979年的某一天,黎老师在为高中毕业班上物理课时,突感身体不适,自以为是发痧了,打来一杯凉水,把颈项揪得青一块紫一块,继续上课。第二天,不适变成了肝部疼痛,黎老师忍着,照常微笑着走进课堂。第三天,疼痛升级为剧痛,黎老师一边讲课,一边不时用拳头顶压住肝部,额头上早已冒出细密汗珠。 见黎老师脸色不好,领导和同事都劝他去医院检查一下,黎老师却以毕业班耽误不得为由,坚持要送走这个班后再去医院。第四天,剧痛成了绞痛,黎老师脸色惨白,已无力用拳头顶压,只得将肝部紧紧挤压在讲桌棱线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滚落,一句话要停顿两三次才能讲完整。第五天,疼痛继续加剧,黎老师的脸都扭曲得变了形,他微微佝偻着腰,孱弱无力亦步亦趋地走上讲台,断断续续地讲着讲着,突然一头栽倒……同事和学生七手八脚抬起黎老师送到一里开外的桥头区医院,经检查,黎老师患的是肝癌。 住院的日子里,黎老师放不下学生,舍不下课程,请求同事带来物理课本和纸笔,学生课余前来探望,黎老师总是通过聊天,了解学生们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即使挂着输液瓶也要及时解决。黎老师微笑着解惑释疑,同学们饱含热泪凝神倾听,医生护士无不为之动容。 一个星期后,疼痛减轻的黎老师倔犟地要求出院,医生拗不过,只得为他开了止痛药办理出院,并叮嘱他不能再满负荷上课了,要确保足够的休息时间。医院到学校一里多的路程,黎老师虚汗长流,气喘吁吁,歇了三次脚才走回学校。第二天,黎老师拖着病殃殃的身体又站到了讲台上,完美地送走了那个毕业班。 1985年4月,县职高与桥中合并为石柱第一职业中学,物理老师很紧缺,作为学校唯一的物理老师,看到校领导急得团团转,学生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黎老师不顾病情,毅然决然地走上讲台。然而,病魔既不动心于一位人民教师的初心,也不体谅学校的难处,更无视那一双双纯真的渴望知识的眼睛,一步步逼近黎老师生命的底线。 几个星期后的一个下午,黎老师又一次倒在讲台上,学校把他送到重庆、成都的大医院治疗,先后辗转重庆市一院、二院、五院、工人医院、新桥医院、西南医院及成都华西医院,一致结论不宜动手术,只能靠药物保守治疗。 很难想象,站上讲台就激情四溢的黎老师,课堂内外独自承受着多大的痛苦啊。回到学校的黎老师不顾领导和同事的劝阻,执拗地走上讲台,顽强书写着生命的奇迹。 1985年5月的一天,黎万玑老师又一次晕倒在讲台上,这是他6年间第三次在讲台上倒下,不过,这一次黎老师这一次倒下就再也没能站起来,离开了他依依不舍的讲台,诀别了他心心念念的学生,辞别了他寄托初心一生钟爱的教育事业! 在石柱县人民医院的病床上,黎老师一躺就是一年多,1986年9月16日,连续数日昏迷不醒的黎老师突然醒来,他蠕动嘴唇,声音微弱,似乎在说什么,校长把耳朵贴近他微微颤动的嘴唇,只听他沙哑着断断续续说:我要……回学校,我要……看学生,我要……上课。面对一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优秀教师的请求,校长没理由也没办法拒绝,只好违心答应着,眼睛早已已湿润,心里一阵酸楚。救护车来了,大家哄着黎老师,叫他放心睡会儿,说到了三多桥就叫醒他,抬他到学校。黎老师露出满意的笑容,闭上眼睛,静静睡去,他这一闭眼,就再也没能睁开。1986年9月18日下午2时许,黎老师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春蚕到死丝方尽,16岁高中毕业就走上讲台的黎老师在贫困山区的教育战线足足奋斗了35年,这35年,他从方斗山上转战到七曜山中,从小学到中学再到职业中学,桃李遍天下。 1986年9月22日,苍天垂泪,龙河呜咽。石柱第一职业中学上空哀乐低回婉转,如泣如诉;泥泞的操场上,倾盆大雨挡不住数千人汇聚,学校师生、机关职工、街道居民、农村群众、学生家长和黎老师教过的部分学生臂戴青纱,庄重肃立,泣不成声,自发悼念黎老师亡灵。 如今,黎老师辞别人间36年了,当年的学校已随藤子沟水库的建成沉入湖底,而每当我踏上桥头这块神秘的土地,望着深不见底波光粼粼的三多湖,黎老师及其当年学校一众教师的音容笑貌,总是幻灯般闪现眼前,那是永远凝固的不朽师魂!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