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临床发挥 (阴阳五行学说临床意义)2.5 概要

 昵称1Z7nN02j 2022-10-08 发布于福建

第二节  阴阳学说的临床运用

《内经》所确立的阴阳学说,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之中,临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都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其理论,以之作为诊察疾病、辨析病机、确立治疗法则的指导。

一、指导诊病辨证

《景岳全书·传忠录》∶“凡诊病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高度强调阴阳学说在诊治疾病中的纲领性作用。(一)诊病“先别阴阳”是中医诊法原则

《内经》强调诊病必须“先别阴阳”,以阴阳为纲领归纳诊候、指导辨证∶

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也。(《素问·征四失论》)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经文“审清浊而知部分”指望诊而言∶望诊所见之五色,其清明泽润者为阳,晦暗浊滞者为阴。“视喘息,听音声”指闻诊而言∶喘息言语等的声音清晰明亮者为阳,重浊低沉者为阴。“观权衡规矩”指诊察四时脉象,其中权衡为秋冬脉属阴,规矩为春夏脉属阳。而“按尺寸,观浮沉滑涩”则指按脉(脉诊)和按尺肤(尺肤诊),脉诊以浮脉为阳、沉脉为阴;尺肤诊则以尺肤之滑者为阳、涩者为阴。通过对诊候的阴阳分类,可以为辨证提供依据,对此,《景岳全书·传忠录》有更为全面的论述∶“动为阳,静为阴;多言者为阳,无声者为阴;喜明者为阳,欲暗者为阴;阳微者不能呼,阴微者不能吸;阳病者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以脉而言,则浮大滑数之类皆阳也,沉微细涩之类皆阴也。”可供临床运用时参考。

(二)辨证必审阴阳

1.归纳认识病因

《内经》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以后出现的病变部位去归纳和认识病因,《素问·调经论》谓∶

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风雨寒暑等病因,伤人体表阳分,故为“生于阳”;饮食居处、阴阳(房室不节)喜怒等病因,伤人内脏阴分,故为“生于阴”。这种把病因按其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归纳为属阴、属阳两类的认识方法,开后世外感、内伤病因分类之先河。

2.分析病机

从阴阳角度分析疾病机理,通过疾病过程中阴阳盛衰消长情况辨析,概括扼要地掌握

其本质属性,是《内经》病机研究的鲜明特色。

(1)阴阳偏胜致病及病候∶《内经》认为阴阳偏胜是疾病的最基本机理,而寒热则是其最常见的病理表现。对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相当深刻的论述∶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胜则寒,阳胜则热。

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耐)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经文明确指出∶阴阳偏胜是致生寒热证候的内在机理,而寒热病候则是阴阳偏胜的外在表现。《伤寒论·太阳病篇》亦有“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之说。至于阳胜、阴胜之病皆有“腹满死”之说,盖因腹满既可因阴寒内盛至极,气机凝结而致,亦可因阳热内盛至极,遏阻气机而致,气机不通则病情危重,故云"死"。

(2)阴阳格拒病机∶阴阳格拒是指阴阳偏胜至极,过于强盛的一方,不与对方协调并存,而将之格拒于外。《灵枢·脉度》谓其机理为∶

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

后世将阴过盛而格阳于外称为阴盛格阳,阳过盛而格阴于外称为阳盛格阴。阴盛格阳是阴寒内盛,阳气虚衰不能制阴,反而为阴寒格拒于外而不得入内,因而出现阳热证的假象,即所谓真寒假热证,后世亦称为“阴证似阳”。《伤寒论·少阴病》“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之”,即指此证而言。此类病证若不细心辨析其真寒病机,则可为假热证象所蒙蔽,导致诊断、治疗的失误。阳盛格阴则是阳热盛极,隔阻阴气于外,实际是阳气为邪热郁遏于里,不能布达温煦体表,因而体表"阴气(相对)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与阴气平衡协调)”,出现四肢逆冷证象,即张仲景所谓“阴阳气不相顺接”之热厥证。《伤寒论·厥阴病》的“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厥应下之”,均指阳盛格阴而致的真热假寒证,后世亦称为“阳证似阴”。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所表现于外的热象和寒象都是假象,临床必须透过这些假象认清其病机本质,方不致误。

《名医类案卷一伤寒》∶“冯氏子年十六,病伤寒,目赤而烦渴,脉七八至。医欲以大承气汤下之,已煮药而李适从外来,冯告之故。李切脉,大骇曰几杀此儿!《内经》有言'在脉诸数者为热,诸迟为寒’,今脉八九至,是热极也。《至真要大论》曰'病有脉从而病反者何也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王注云∶'言病热而脉数,按之不动,乃寒盛格阳而致之,非热也。’此传而为阴证矣。令持姜附来,吾当以热因寒用之法治之。药未就而病者爪甲已青,顿服八两,汗渐出而愈。”

按  此案因李姓医(当为李东垣)运用《内经》理论,辨其病机为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证,重用姜附回阳救逆而得救治。其中“当以热因寒用之法治之”,指热药因病之真寒本质而用,后世有认为《内经》原文当为“热因热用”者,则指热药因假热证象而用,义理仍是一致。

《医宗必读·卷五伤寒》∶“社友韩茂远伤寒,九日以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众皆曰阴证。比余诊之,六脉皆无,以手按腹,两手护之,眉皱作楚。按其趺阳,大而有力。乃知腹有燥屎也。欲与大承气汤,病家惶惧不敢进。余曰吾郡能辨是证者,唯施笠泽耳。延至诊之,与余言若合符节,遂下之,得燥屎六七枚,口能言,体能动矣。故按手不及足者,何以救此垂危之证耶”

按  本证因李士材细心诊察,正确辨析其阳盛格阴的病机,才能果敢施用下法,除其在里结实之真热,而愈其“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虚寒假象。其“按手不及足者,何以救此垂危之证”之说,亦说明能否全面、细心诊察,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案举

(3)亡阴亡阳病机∶亡阴亡阳又合称“阴阳亡失”,指疾病过程中阴或阳的大量、急剧耗损、亡失。导致阴阳亡失的原因甚多,但其机理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阴阳偏胜造成对方的严重耗损,如伤寒少阴病,由于阴寒过盛,阳气严重受损,即可致亡阳;又如《温病条辨·下焦篇》所言“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热邪久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昏癌疯,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所言病证即阳热过盛而致阴精亡耗。另一则是阴阳失去互根互用的维系作用。由于“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如果阴阳之间失去了这种互根互用、互相维系作用,则其中一方的严重亏耗将使对方得不到涵养、固护而亦外耗亡失,从而进一步出现“阴阳离决”的更加危重病变。《素问·生气通天论》的“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别论》的“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等,即指这一病机而言。亡阴、亡阳都是体内阴阳正气的严重损伤,病情都比较严重,如果进一步发展至阴阳离决,则往往不可救药,故审辨其病机,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才能挽救危亡。

《古今医案按伤寒》“喻嘉言治徐国珍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水到前,复不欲饮,异常大躁,门牖洞启,身卧地上,辗转不快,更求入井。一医急治承气将服。喻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乃曰是为阳虚欲脱,外显假热,内有真寒,观其得水不欲咽,而尚可咽大黄、芒硝乎天气燠热,必有大雨,此证顷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即以附子、干姜各五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煎成冷服。服后寒颤戛齿有声,以重绵和头复之,缩手不肯与诊,阳微之状始著。再与前药一剂,微汗热退而安。”

按  此证乃阴盛格阳而进一步发展至亡阳,若非喻氏慧眼卓识,且不说患者将因误服承气汤而致死,即使救治稍迟,亦将阴阳离决而亡。

专案举例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徐灵胎医话精华》∶“苏州沈母,患寒热痰喘,浼其婿毛君延余诊视。先有一名医在座,执笔沉吟曰大汗不止,阳将亡矣,奈何非参、附、熟地、干姜不可。书方而去。余至不与通姓名,俟其去,乃人诊。脉洪大,手足不冷,喘汗淋漓。余顾毛君曰急买浮麦半合,大枣七枚,煎汤饮之可也。如法服而汗顿止,乃立消痰降火之方,二剂而谙。盖亡阳、亡阴相似而实不同,一则脉微汗冷如膏,手足厥逆而舌润一则脉洪,汗热不黏,手足温和而舌干。但亡阴不止,阳从汗出,元气散脱,即为亡阳。然当亡阴之时,阳气方炽,不可即用阳药,宜收敛其阳气,不可不知也。亡阴之药宜凉,亡阳之药宜热,一或相反,无不立毙。标本先后之间,辨在毫发。”

按  徐氏关于亡阴、亡阳之辨,颇有见地,亦说明辨析错误,则贻害甚剧。但所言亡朋脉洪,当是洪而有力,方为热盛阴伤之脉,若浮散无力,则为虚阳外越,乃亡阳之兆,前医之误,或亦以此。

可见,运用《内经》阴阳学说辨识疾病病因及病机,能够从整体、动态的角度把握疾病本质及发展变化规律,对辨析疑难、危重病证的病机及准确掌握其疾病本质,尤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