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草学园 | 从圆珠笔到桂枝汤

 甘草学园 2022-10-08 发布于浙江

更多优质文章、名老中医免费直播、中医临床验案、书方药学习库,尽在“甘草学园”——纯粹、专业、平等、开放的中医学习交流社区,与中医同道共成长。

文章来源:甘草学园

原文链接:https://www./aq

作者:邓家和

桂枝汤这首方,历代医家把它冠名群方之首,临床时往往容易遗忘在角落,今天我以拆解重组的方式,与各位分享 
 

前几天,我给一杆没墨的圆珠笔换笔芯,拆解时发现,圆珠笔主要由,前盖、弹簧、笔芯、主笔杆、按压帽,五个主要零件组成,紧密相扣,缺一不可,忽然间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想法,这不就是桂枝汤吗? 
 

桂、芍、草、姜、枣

此时我又想起这么一个专栏

"让士兵苦练蒙眼拆枪究竟有什么用?"

提高射击精准度不就行了吗,枪拆装的再快有什么用?

作为一名合格的射击手不仅要有精湛的射击技术,还要了解自己武器的内部构造。拆解组装的速度反应了对枪支部件的熟悉程度,能够快速拆解枪支是个救命的技能,战场上的不利因素是无法控制的,假如步枪发生故障又没条件送后勤维修,士兵就需要自己拆开排查故障,如果平时训练不够导致换枪管慢,极可能还没换完就挂了,战场中生死就是刹那间,蒙眼拆解枪械还可以模拟战场上极端的黑暗环境以及最不利的条件

所以想用好一杆笔,一把枪,一首方,如果不去拆解知晓内在结构,不去重新组装,虽然不妨碍一般运用,却很难运用到极致,这就是拆解重组的重要性

有了这样的启发,我们便可以尝试用这种思路来重学这首方

把桂枝汤拆解为(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生姜大枣对),再拆解为单味药证,最后又从单味药证来重新构建一首桂枝汤。

在神农时代,人们只能根据患病后出现的症状,用对应的药物治疗,先是积累了单味药治病的经验,后来渐渐认识到,有些病需要二味、三味……组成方剂治疗,这样逐渐积累了用什么方,治疗什么证,即复方方证经验

药证是构成方证的基础,方证是放大了的药证

单味药证→方证(发展过程)

甘草汤→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桂枝汤

药证:

甘草证—主咽痛、心动悸、脏燥、呕逆、奔豚、厥冷等

桂枝证—主冲逆、心悸、奔豚、发热、恶风、汗出、身痛等 
 

芍药证—主腹满痛、癥瘕积聚、痹痛挛急等

从单味药证衍生到两味、多味药方证: 
 

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姜枣,构建了千古名方【桂枝汤】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健胃补益、滋养津液

在娄绍昆前辈的书中发现了非常有意思的推理:

假如有一个"汗多恶风,心悸亢进"的桂枝甘草基证的病人现在又有"头痛,脚挛急"的症状,先人选用桂枝甘草基和芍药甘草基的合用,就有了极大的可能性。

桂枝甘草基和芍药甘草基的合用以后,"心悸、头痛、汗出、脚挛急就和"桂枝、甘草;芍药、甘草"的生药复合体,形成了相对应的关系。

为了加强两个生药基结合的粘合性,先人要加以调口味、开胃、和胃的 "生姜大枣基",这样结合的结果是"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这样五味药的生药复合体就有了最初的雏形。 
 

由于已经知道桂枝还能治疗"发热、恶风、汗出"的症状,于是又进一步把这个生药复合体使用于受寒着凉以后的头痛、发热、恶风、汗出的病人而获效。也许就在不断淘汰和抉择的过程中,逐渐地调整并确定了"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这个生药复合体的治疗目标,在没有文字之前的前经方时代的桂枝汤证的口诀可能是"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汤主之。

历代医家皆称桂枝汤乃群方之冠,但我更认同黄仕沛前辈所说的,"桂枝甘草汤才是群方之祖",伤寒论以"桂枝甘草汤"为基础衍生四十多首,以桂枝汤衍生方大约三十多首

我个人苟且认为,桂枝甘草汤为群方之根

桂枝汤原方: 
 

桂枝三两,白芍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经方讲究比例,稍微调换用量,比例变化,这个处方就完全变了,这也可以体现前文所说拆解重组的重要性:

桂枝汤多加一点桂枝就变成了—桂枝加桂汤

桂枝汤倍芍药,米粥改为饴糖,就变成了—小建中汤 ,等等.....

比如根据证的变化而变化形成桂枝汤的加强版:

汗出多,恶寒关节痛者,加附子—桂枝加附子汤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加人参—新加汤

腹中痛者,则当加芍药—桂枝加芍药汤

项背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加葛根—桂枝加葛根汤

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当归四逆汤汤

所加所减,皆有根有据。喻嘉言说的好:"有是病用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但不管是千变还是万变,药证依然是应变的准绳。

仲景先师也明确总结了此方的方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太阳中风,恶寒、恶风、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用法:

"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取微似有汗者佳,不可令汗如水流,病必不除"

禁忌症: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等等......

经过拆解、重组,一首桂枝汤又重现眼前

这样的桂枝汤"口感"会不会有点不同

原创作者:邓家和 
 

I 原创声明

本文为甘草学园论坛医生原创,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

授权后转载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

I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