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南文化的源头在哪里?

 北京的骑士 2022-10-0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史载,北京建城之始,其名曰蓟。大约在西周末年或东周初年,燕国兼并了蓟国,并迁都至蓟城。《韩非子·有度》记载:“燕襄王以河为界,以蓟为国。”意指燕国南面以黄河为界,而统治中心在蓟城,所以遂有燕都蓟城之称。后来北京又称为燕京,其根源就在于此。到了辽代,此地变为陪都南京,历史上叫南京。金朝继起,扩建其东、西、南三面,改称中都,是为北京正式建都之始。

据《揽辔录》记载,金海陵王完颜亮于1151年“役民夫八十万,兵夫四十万,作治数年”,于1153年竣工并迁都于此。其城址之中心,在今广安门南一带。新的都城定名为“中都”,取金王朝五京当中之意,意即为金王朝的政治中心。新都城规模宏大、气势恢弘。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其宫阙壮丽……虽秦阿房、汉建章不过如是。”金中都的皇宫大安殿、仁寿殿,同乐园里的瑶池、蓬瀛等豪华的建筑,令南朝使者惊叹不已。

图片

▲金中都公园宣阳台 侯明月摄影

十分可惜的是,昔日巍峨壮观的宫阙在封建王朝更替的战乱中湮废已久,而残留至今者,唯鱼藻池一处,即今白纸坊桥西之青年湖一带。1990年在右安门外大街以西的凉水河北岸发现金中都水关遗址,已就地建立起了金城垣博物馆。同年又在西厢道路改造中,市文物研究所沿西城区滨河路两侧,探得金中都宫殿夯土十三处,南北分布逾千米,并作局部发掘,从而确定了金中都应天门、大安门和大安殿等遗址的准确位置,在今西城区广安门外鸭子桥、南北线阁及甘石桥一线。

蒙古族灭金建元之后,金中都宫阙被毁,元统治者于金中都东北郊外建大都。明朝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缩减大都北部,改称北平,其后自南拓展筑城墙,始称北京。而原来的辽、金都城遗址则被称为“旧城”“南城”,成了人们怀古探幽、抒情畅绪的游览之地。到了明代中叶,朝廷又加筑外城,将古代蓟城之东部全部纳入城中,从明至清,相沿下来。此时的京城,无论从规模上、布局上,还是从繁华程度上都远远大于金中都、元大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共和国的首都,其城市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可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以上叙述及专家学者的研究考证可以证明,金中都的皇城宫阙及都市中心均在宣南地区,这为我们更好地研究了解金朝及其中都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宣南文化是金中都以来京城地位确立的产物。京师文化是随着京师地位的确立、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完善,从而体现出其深厚的底蕴和深刻的内涵的。自金中都定都北京八百六十年以来,北京作为金、元、明、清几代封建王朝的京师重地,其规模不断拓展,都市日渐繁华。其中,皇宫建筑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营建故宫的工程最为浩大。到了清代,统治者实行旗民分治、满汉分居,汉人和他们的知识分子以及书肆、商业、娱乐业都迁到了外城,这从客观上形成了宣南地区,从而孕育出了宣南文化。在宣南地面上又新建成了金中都公园。它位于菜户营桥东北角,西、南护城河交汇处。

它的建成弥补了目前追溯都城建设历史的公园中唯独缺少金中都的憾事。该公园选址正处在当年金中都中轴线上的皇城南门至宣阳门故址之间。在此地建造可以说其具有特殊性和文化唯一性,是最恰当地反映金中都建城历史的适宜场所。

文章出处:《北京文史》2013年第四期《金中都是宣南文化的源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