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勃:一首思乡诗,绝唱千古,27岁英年早逝

 古稀老人赵 2022-10-08 发布于湖北


“ 一代奇才的陨落 ”

….

后人似乎有一个共识,似乎提起王勃,一定要说的他的《滕王阁序》。全文773个字,用了40多个成语和30多个典故,而且为即兴之作,文章行云流水,令人叹为观止。

奈何天妒英才,王勃年仅27岁便英年早逝,留下了永世的遗憾。

但王勃笔下除了“千古第一骈文”外,其诗作往往被人忽略,很少为人品评。

耳熟能详的有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实际上王勃的诗也写得很出彩,只不过《滕王阁序》声名太盛,以至于人们忽略了他作诗的天赋。

今天我们就回顾一下王勃的佳作。

“ 诗文赏析 ”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出自王勃的《蜀中九日》

公元671年,王勃因官奴曹达一案二次被贬,并牵累了自己的父亲。心灰意冷之下,王勃开始了漫游生涯,这首诗便是王勃作于旅居西蜀之时,于重阳节与友人登玄武山遥望故乡所作。

实际上,此时已经进入了他人生的末年,虽然这一年他只有24岁。

注解:

望乡台:古代流落在外乡之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故里,故称望乡台;

他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乡:异乡;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那:为何;

北地:北方。

诗文大意可解为:

重阳登高,远眺故乡,在异乡的酒宴上送别异乡客,心中感到无限惆怅;早已厌倦了南方的客居生活,内心万千的愁苦无人倾诉,可为什么鸿雁还要从北方而来呢!

写下这首诗时,王勃已经决定了要远渡交趾去探望自己的父亲,出狱后朝廷为他复了官,王勃却没有接受,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是非场。

包括后来他写下《滕王阁序》时,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由此可见,此时的王勃的确思乡情切。然而他的父亲却不在家乡,所以这种复杂的感情百转千回,在这首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得很平淡,直抒胸臆,甚至都没有述景,这在“思乡诗”中是很少见的。所以也更能体现诗人的内心,感情真挚,自然流淌。

同时,诗人还有一个矛盾的心理,在异乡的酒宴上送别异乡之客,自己却不是主人。

这也为下两句诗做了铺垫。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诗人说他厌倦了西蜀的客居生活,是因为他着急去探望自己的父亲,而让他困惑的是,既然故土难离,为何北雁总是南来?

其实诗人是知道的,大雁南归不过是自然规律,但想到自己的父亲,他忽然有了一种错觉。

交趾在越南的河内,对他父亲而言,蜀地也算是家乡,想来父亲在重阳这天也会登高北望。

而自己到底是主人还是客人呢?

映衬鸿雁迁徙,这种纠结的心理显而易见。

其实我们也会有这样的思考,比如常说的“父母在不远游”,然而长大以后总是要远行千里,我们为了什么?故土如此让人眷恋,为何还要远离家乡?

诗人在这里表现得就像一个孩子,心中充满了疑惑,也是对自己的质问,当初拼命求官,所为何求?

在众多的“思乡”诗里,王勃这首《蜀中九日》一定不是最好的,但感情却是最单纯的。他通过大雁南飞的自然现象,对异乡漂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实际上更是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所以离开蜀地以后,王勃就动身前往交趾,路过南昌时写下了那篇经典的《滕王阁序》。

公元676年,王勃在见到自己的父亲后,踏上了归途,不幸渡海时溺水,终年27岁。

他的一生短暂而又辉煌,才华横溢冠绝千古,不幸的是过早陨落,幸运的是留下了许多经典诗篇。

也许,这就是一个人的命数吧,想要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就,注定要有所牺牲,虽然这个代价有点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