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演和彩排 ▏我的谈判学36

 学生有礼111 2022-10-09 发布于山东

  今天的主题图片是大海。在谈判的彩排阶段,我们要把未来的谈判过程想象成大海,随时都会遇到惊涛骇浪、暗礁、冰山、风暴,甚至海啸。我们出海以前就要做好一切准备去面对狂暴的大海。否则,注定会长眠在黑暗冰冷的海底。

图片

今天我们介绍的是谈判的第四个步骤:预演和彩排。对于正式或者复杂的谈判,这会是一个团队参与、共同合作、耗时较长的过程;对于简单的谈判这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未来的谈判过程尽可能地以试验性的方式提前上演,从中汲取经验、启示和应对技巧,为制定谈判策略做最后的准备。

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在去参加面试以前,提前做好各种准备:确认面试官是谁?预判他会问怎么样的问题?应该如何回答?什么样的反应能够让对方满意?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意外?应该怎么注意表情、措辞、语气、也许还有手势。很多面试者甚至会仔细看《面试常见的100个问题》之类的资料。这是最简单的彩排。实践证明,这种做法确实能够大大提高面试的成功率,虽然偶尔有弄巧成拙的悲剧。

在彩排的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给予最大的关注。

图片彩排的任务

在彩排中,我们至少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试探和验证我们获取的,或者需要获取的情报和信息。

2.列出我们准备提问的清单,以及针对我们的每一个问题,对方可能的回答。

3.列出对方可能提问的清单,以及针对对方的每一个问题,我方的回答和反馈。 

4.预估对方的谈判策略和战术,测验我方各种反制策略的效果。

5.测验我们规划的谈判策略的实际运用,进行有效性评判。

6.测试我方每一种行动计划的前提条件的有效性。 

7.演练各种可能的意外事件或突发状况,并制定相应对策。 

8.检验计划的谈判议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各个主题的时间安排,休息和暂停的时间,里程碑的设置等。

9.演习导致谈判破裂的每一种可能性,并尝试每一种解决方案。

图片谁来出演双方的角色?

为了正式谈判而准备的彩排中,我们需要模拟双方谈判团队中的每一个角色。谈判团队一般包括:组织者、主谈、辅谈、观察者、记录者、其他专业人员。我们的彩排团队同样需要这些角色,千万不要遗漏或者有侥幸心理。

我方的彩排团队应该尽量由实际参加的人员组成,而且权责分工也应该一致。每个人都要熟谙自己的角色,扮演好真实的自我;每个人都应该有丰富的谈判经验,如果没有,就要提前进行培训。不要因为是彩排就敷衍塞责,要明白彩排的任务:真实模拟未来将发生的一切。

代表对方的彩排团队同样应该有这些角色。找什么样的人去出演对方的角色,这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在彩排前,我们要得到对方组织和对方谈判团队的信息,尤其是对于每个谈判对手的职位、年龄、性别、个性、谈判风格、职责安排等,都要深入了解,获取真实全面的情报。我方曾经和对方有过谈判经历的人员能提供最真实最直接的信息,如果我们和对方是第一次接触,我们就需要对对方的组织和谈判团队成员进行详细的分析,甚至去请教那些曾经和他们打过交道的其他人。在一些很真实的谈判中,我们甚至需要聘请咨询公司和公关公司去完成这一项专业的工作。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错误或者不全面的信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错误。我所经历过的最离谱的案例是,某一次在新客户来拜访前,助手告诉我,对方的市场总监马芳女士会亲自带队。结果第二天我见到的却是一个铁塔般的西北大汉:马芳先生。我承认,那一刻,我是忧郁并且绝望的。

获取并仔细分析所收集到的信息后,按照得出的结论,我们就可以安排我方人员出演对方的角色。我方的“演员”应该尽可能和对方人员相似,至少在性格,谈判风格和专业能力方面要尽量模仿。譬如对方的主谈,应该有丰富的谈判经验,能熟练运用各种谈判技巧,不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把握局势,还必须有气势又有人格魅力,我方的演员也应该是这样一个人。而对方的观察者应该是个肢体语言专家,我方的“演员”同样也应该在肢体语言有丰富的经验。

大部分案例里,可以尝试去寻找最挑剔的人扮成谈判对手。还要提醒他们,务必要表现得很强势,有攻击性,习惯攻讦、挑刺、刁难、指责,“把自己变成那个你认为最难伺候的人”。

图片尽量模拟真实场景

虽然这确实是预演和彩排,我们可以犯错,因为有弥补错误的机会,甚至还可以鼓励犯错,因为我们需要不断试错。但如果以为这仅仅是彩排,就可以马虎大意,敷衍了事,那本身就是最的大错误。不认真不周密的彩排不如不彩排,至少不会造成盲目的乐观、错误的观念、冲动的处理方式和不现实的解决方案。

预演和彩排很有可能不止一次,但不管有多少次,每一次我们都要当成是完全真实的谈判认真对待。要模拟完全真实的场景,构想完全真实的沟通和反馈,那怕表情、态度、词句应对和肢体语言都应该做到和真实谈判毫无二样。

在彩排中,随时问我们自己:真的会是这样吗?还是只是我们彩排时才会这样。

我多次受邀去公司和学校做谈判学的讲座和培训,一有机会我就会安排同学们做谈判演练。不得不说,我对大部分演练并不满意。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打断他们漫不经心的“表演”,问他们:你觉得在真实的谈判中,你能这么说吗?你能这么做吗?在哪一次谈判,你曾经这样地表现过?你真地觉得你的对手会这么笨吗?你这样做还有回旋的余地吗?你是想忽悠对方,还是想忽悠自己?类似的质问和指责很多,但很多人会回答:说实话,我也没有把握。

毫不否认,这种对未来的假设和提前模仿确实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因为需要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对类似谈判的经验,某些复杂的情况下,可能还需要专人的指导。但这不能成为将就的借口。

图片绝不遗漏任何可能性

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谈判者,也不可能精准预测整个谈判的进展,从理论上来说,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问题就在于,如果我们没有做好准备,或者没有类似经验,那可真是有如划着小舢板冲向大海的深处,如果你能安全抵达对岸,那不是运气,而是上帝的奇迹。对于没有准备的谈判者,哪怕你自认为是专家,也可能被一个小小的意外打得溃不成军。这样的悲剧非常常见。

在一次关于年度框架协议的谈判中,在我的步步紧逼之下,我的谈判对手意识到他已经不可能完成老板交给他的谈判目标。突然,毫无征兆地,他嚎啕大哭,情绪极为激动,上气不接下气。我也几乎跟着他一起崩溃了,因为这完全在我的预料之外。我毫无准备,手足无措,甚至开始怀疑我是不是逼人太甚,还是我做了很坏的事。我只能竭尽全力安慰他,让他平静下来。当我们重新开始时,我明显感觉到我的心态有了巨大的变化,我开始过度担心对方的感受,并且变得优柔寡断,我看到对方的弱点,但我不想做任何可能再度让他伤心的事情。谈判优势似乎在慢慢转向,我无法引导谈判的方向,于是,我只好再次喊停。事后,我很仔细地回忆了这次谈判,甚至写了一个分析,反省自己的失误,总结如何对付情绪大幅波动的谈判对手。这些年来,我又遇到过几次类似的情况,但我再也没有惊慌失措,相反,我找到了对方最敏感的弱点,从而可以确保有的放矢,掌控局势。

但是,最伟大的谈判专家,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掌控谈判的局势,哪怕他掌握了全部的信息,分析到了一切相关的因素,制定了所有可能的对策。不过,如果能够提前预估到所有的可能性,那就可以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和计划。这样,至少可以防止最坏的结果出现,更好的是,即便出现了最坏的结果,我们也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可以从容、乐观地面对,以创造性的心态去寻找扭转局势的时机和方法。在我的大学时代,一个同学为了追求他的女神,准备了整整一个月。我们每天都在寝室排练,帮他一起分析每一种可能性,为女神一切可能的反应或答复做好了应对准备!虽然最后发现情况远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但事实证明,我们完全精准地预估到了女神的反应,她的回答是:还是不如做朋友吧。不过这个可怜的家伙并没有当场崩溃,因为我们早就安排好了应对这个答复最理智的对策:表示理解,并且宣布不会放弃,让时间来证明。毕业前夕,当他(她)们终于决定在一起时,女孩子说:被我冷酷拒绝后,他的冷静、豁达和让我相信他是一个成熟的男人,否则我不会选择他。而男同学则说:如果没有当初各位兄弟陪我一起排练,我会当场痛苦绝望,落荒而逃,而且再也不会有勇气坚持下去。

所以说:在演练的过程中,我们要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充分利用我们的经验和常识,尽量列出一切可能性,记录下所有问题和要点,规划好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这是很辛苦的工作,但是绝对值得。

图片以乐观的态度,做最坏的打算

在彩排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有乐观的态度,坚信我们有能力处理好未来出现的一切困难和阻力,不要对对方存有畏惧的心理,不要表现出不自信和胆怯。那样做只会带来毫无必要的压力,导致表现失常,犯各种低级错误。同时我们又要学会往最坏处考虑,做最坏的打算。我们应该假设会遇到最悲观的局势,或者把对方看得更加“高明”一点,把一切最倒霉的可能性都预先规划好。这样做的好处是:现实总是比我想象的要好一点,我们能够从容应对各种超乎寻常的糟糕事情,就不至于走到无计可施,无路可走的地步。

一个投资公司邀请我为他们指导一次很重要的谈判,他们想收购一家盈利能力很强的小微企业,但是对方大部分高层管理者对此持反对意见。我首先指导他们做谈判前的演练。在演练中,我发现一个问题,他们总是假设对方会很理性很温和地处理问题。我问这是为什么,他们的答复是,对方的董事长甲是一个温尔文雅的儒商。我提醒他们:第一:这可能只是一种假象,因为甲先生以前和你们没有利益冲突,所以他会表现得很客气,很有礼貌。但对于一个成功的商人来说,他不太可能是性格柔弱,喜欢退让的人。第二,即便他确实是一个温尔文雅的人,但是在你们要收购他的公司的时候,只要感觉你们有恶意,他同样会展示出他刚强冷酷的一面。第三,他的家人,其他的高管更加不可能像你们想的那样好对付。谈判团队的成员们对我的建议不置可否,忙着去排练一些技术和资产评估的专业问题。他们正式去谈判的那一天早上,我特意给谈判的组织者-他们的投资总监,打了一个电话,再三提醒他们不要低估任何成功的商人。对方随便应付了我几句挂了电话。下午五点,我收到了他的回电。他说:张先生,最坏的消息,甲先生把我们从会议室赶出来了。我问为什么,他回答说:甲先生痛骂我们说,你们这些混蛋,一直和我胡扯些什么东西,我的意见你们认真在听吗?你们根本不尊重我。这是我的企业,是我最宝贵的东西,我不会卖给你们这些野蛮人。

图片旁观者和评判至关重要

在预演和彩排的时候,务必要设置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他必须是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谈判专家,并且精通各种谈判策略和战术,如果能对双方都有深入了解,那就更好。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能看到很多细节和微小的失误,还有不由自主的纰漏和破绽。他会把这些一一记录下来,在中场休息时,或者每一次彩排后做仔细的点评和建议。这很像体育比赛,他就像一个教练,会告诉每一个人,你哪里做得不好,你犯了哪些错误,错失了哪些机会,哪些地方疏忽了,对方表现怎么样,有什么破绽,接下来你应该怎么做等等。

每一次彩排结束后的评估非常重要。所有人都应该参加评估会议,会议最好由旁观者或者组织者主持。评估会议的两个任务是:一一核对彩排前设立的谈判目标,经过彩排,这些谈判目标可以实现吗?评判每个人和团队的具体表现。

我们可以采用类似头脑风暴的方法,每个人都要仔细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评点其他任何一个人的表现,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各种建议,甚至批评和指责。因为这时候需要让所有的错误、破绽、疏忽、情绪失控、表现失常等统统暴露出来。每个人都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仔细回忆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有时候我们需要非常正式的绩效评估,定性办法和定量方法都能为我所用。合适的定性方法主要是专家意见法、情景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定量法建议用最简单的打分法。当然,我们还可以开发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譬如,每一次觉得彩排和真实的情况不符就叫停,最后汇总叫停的次数和原因等等。

旁观者或者组织者要做总结,对本次彩排做一个综合的概述,为下一次彩排做规划,或者准备为即将到来的谈判制定策略战术。

整个评估会议的过程,每个人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富有创造性的精神。

如果确有需要再次或者多次进行彩排,就需要将这个过程循环,直到确认能找到的问题都已经解决,所有可能性都已经预判,情报信息都已经收集和分析妥当,对策和战术都已经准备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