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勉斋针灸特色探析

 唯风yq54g3horv 2022-10-09 发布于云南

引用格式:曹丹,张诗敏,李玉清.焦勉斋针灸特色探析[J].中国针灸,2022,42(5):549-551.

本文总结焦勉斋先生在针灸领域的主要学术特色及针法精要。焦勉斋先生将武术、气功与针术运用相结合,独创“运掌八法”,改良了练指练针基本功;基于双手施针,钻研出系统的“焦氏针法”,改良进针、出针手法,提出使用复式补泻手法时应配合医者呼吸节奏;明确补泻中机,充分发挥针刺疗效。

改良针刺手法

双手施针

将双手灵活施针应用于临床困难重重。第一,在古今医著中,少有支持双手单独施针的理论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针灸传真·补泻左右迎随论》谓曰:“至针左用右手,针右用左手,尤为难能不易熟。”皆论证了双手各自施针之难度。第二,古今可双手施针的医家中,并无单手各自行针之验案。如金元针灸学家窦汉卿及近代针灸名医李少亭,对“双手施针”的认知与操作,均是以右手行针、左手辅助,而非各自单独施针。

但先生逐渐摸索钻研出一套以双手皆可单独持针并施用补泻手法为特色的“焦氏针法”,主要包括进出针、捻针补泻、刮针补泻等,略举于下。两手同时施术,进针前左右皆用进针手法的压按法(揉、拈、抓、掐),进针时两手同时捻转针柄,左右运动力量要平衡。双手捻针补泻法,补则两手拇指同时向前,示指同时向后轻微捻转;泻则两手示指向前,两手拇指同时向后迅速捻转,不能因左右两侧不同而改变捻转方式。双手刮针补泻法,即用两手拇指压按针柄上端,两示指爪甲频频刮之。补法则由上向下刮,泻法则由下向上刮;或用示指按住针柄,拇指施刮针手术,左右操作皆同。

先生总结其双手施针的临证感受,如在治疗胸腹疾患、肠胃病、妇女经血诸病、腰痛、头痛眩晕等疾病时,双手从两侧穴位施用补泻手法,能使其同时循经发生感传作用,针刺效果好。另外,对于同一经络的穴位,取穴姿势相同者,如针双侧光明穴治疗“肝胆瘀热或瘀火之目疾”,针环跳与阳陵泉、肩髃与曲池治疗痛痹等,亦可用两手进针刺激左右相同或相异的经穴,如此可大幅提升针刺疗效。

进针不痛,出针不觉

进针分为3个阶段针刺前压按(揉、拈、抓、掐):由《内经》《难经》之扪循、切散、弹努、抓下、推按等法归纳演变而来,既能分散患者注意力,又能令经络气血畅通,进针后得气迅速。穿皮刺入(叩、击、搔、刮):这一步的关键在于左手叩、刮而生的麻痒之感,务必要超过右手捻针穿皮的活动力量。捻转速进:针尖穿皮后,右手迅速捻转针柄向下刺入,使针体通过真皮到达组织肌肉部分,进针手法便已完成。

配合医者呼吸施用复式补泻

焦勉斋先生发现,施用“烧山火”“透天凉”等复式补泻手法时,配合医者自己的呼吸节奏,要比传统以患者呼吸为补泻参照的手法疗效更好。首次记载“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金针赋》中论及,施术者的针刺手法与患者呼吸的配合是产生冷、热感觉的关键。先生在临床实践中反复钻研多年,发现若施术时配合医者自己的呼吸运气,针下的寒热感觉会更加明显。医者配合呼吸运气,结合“提针为寒,插针为热”的手法,从而加强针刺效果。

明确补泻中机

先生指出,有效的补泻手法应包括“针下候气”“气至而施用补泻”“补泻中机出针”3个步骤。针下气至仅是施用补泻手法的时机,气至绝不能代表补泻已成,只有达到虚者得补、实者得泻的补泻中机,才是出针之时。如先生针足三里并施以泻法治疗实证胃痛,进针后先以捻转或刮针的手法,使针下感传力达至足跗或中、次趾趾端,即表明针下已有气至之象;此时再施泻法加重酸麻胀痛之感,使其循经下行到达足趾,持续施用此手法,直至针感由沉紧变为松弛,此时患者膝下及足只觉酸木,而不再有重胀之感,说明泻法已成,即达到了《内经》之“刺实者须其虚”的要求,方可出针。若仅认为气至后针下出现的酸麻胀痛之感便是泻法生效,继而停止施用泻法提前出针,即未能正确判断补泻中机,针刺效果会大打折扣。

判断补泻中机是否达到的关键,在于辨别针下有无谷气及其寒热感觉。其一,《灵枢·终始》谓曰:“谷气来也徐而和。”描述了谷气至时的针感,谷气至则觉针下空适,捻转提按通畅。又谓:“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说明谷气至时,虚者得补而实,实者得泻而虚,是补泻已达中机的象征。其二,还必须结合针下的寒热感觉,才能正确判断补泻中机。先生对针感寒热机制的总结浅近精要:“补泻之大要,就是泻其有余而补其不足。病之属阴属阳,为寒为热,要补泻得宜,则实者能使其虚,虚者能使   其实。虚者已成实,则针下热;实者已成虚,则针下寒。”实热病证,施用泻法至适当时机,则针下会有空松、寒凉之感。如先生针合谷穴治疗阳明经热盛之牙痛,频频施用泻法使其痛止,直至针下出现空松、寒凉感觉,即实者已成虚,泻法已成。虚寒病证,施用补法至适当时机,则觉针下舒适并有热性感觉。如先生针阳陵泉、足三里等穴治疗寒性痛痹,用补法至患者寒痛减轻而觉针下温热舒适,即虚者已成实,补法已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