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看刘邦的大风歌的时候觉得有点想哭的感觉?

 崆峒樵隐 2022-10-09 发布于河南

279,587

33 个回答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刘邦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流氓,只因讲义气而又生逢其时,故而成功逆袭,当了汉代的开国皇帝。

这种看法其实有一定的道理。但刘邦在当了皇帝之后,其实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他有意识的开始读书,而且进步很快,《古文苑》中记载了刘邦写给大儿子刘盈(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帝)的一封书信: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所以,人是会变的,刘邦或许之前不怎读书,但越老文采越风流,越老越豁达,他其实对死亡看得很开,并且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不求长生的帝王,他甚至在临死之前还拒绝治疗,将吕后好不容易给他请来的神医赶走,并发表了一段很霸气的话:“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刘邦能够坦然接受死亡,死的豁达而又洒脱,光从这一点,他就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强。

所以,在刘邦去世前一年的冬天,他攻打英布时受了重伤,却不急着回长安养伤,反冒着天寒地冻回了一趟老家沛县。

十五年前,他在这里起兵,当时他是沛县村官亭长刘季;十五年后,他再一次回到故土,他已是天下至尊大汉皇帝;十五年的风风雨雨恩恩怨怨,一时间全部涌上心头。

刘邦确实很老了,多年的征战为他换来了整个天下,同时也换来了他满头华发与遍体鳞伤,当年在鸿沟,项王给了他一箭,上个月在淮南,英布又给了他一箭,这两次箭伤几乎都要了他的老命。

但是在他心中还有一个隐秘的伤口无可告人,那就是韩信彭越的惨死。

刘邦明白,他虽然在形式上摆脱了韩信彭越,但在内心,他知道他还是欠他们的,他可以欺骗全世界,但他骗不了自己!为了江山社稷,他这辈子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到最后,虽然搞的自己很孤寒,却总算给子孙留下了一个还算太平的江山。后人虽批评他“业愈高,德愈薄”,但没办法,这就是一个帝王的必由之路,没有一个开国之主能逃的过。

欢乐的同乡聚会上,刘邦却莫名的沉溺在了昔日的过往中,不可自拔。

人老了总是爱回忆的,当你经常发现过往种种纷至沓来的时候,你就真的老了。

眼见皇帝似有忧思,沛县的父老便特意召集了120个少年儿童,为之歌舞助兴。

高祖很高兴,乃一个劲的与同乡故旧们干杯劝酒,大家都知道受伤的人最忌喝酒,但刘邦顾不了那么多了,人生在世须尽欢,纵情快意有几回,刘邦越喝越尽兴,只觉得胸口有一种夹杂的激情与伤感正欲喷薄而出,忍不住随手拿起竹尺,抚筑击弦,慷慨高歌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人这辈子,能有多少机会看到皇帝表演节目?那120位少年见此情景,着实激动万分,乃更卖力表现,共舞唱和。一时间,歌声激荡丰沛山野,声遏行云,将酒宴的气氛推向高潮。

刘邦悲喜交集,乃拖着老迈的伤躯,起而共舞,不住的高唱道: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天下虽初定,然北边匈奴仍对大汉虎视眈眈,朕已老,时日无多,此生既不能雪白登之耻,而太子又幼且文弱,安可再得如韩信、彭越之辈而镇四方乎???

想至此,刘邦慷慨伤怀,不由双泪滚流,泣数行下……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刘邦终于体会到了身为一个帝王的激昂、壮丽、孤独、无奈与悲凉。

不可否认,刘邦在人生最后时刻这首充满情怀的壮丽悲歌,给他加分不少,甚至让有些人对这位流氓天子顿时改观、而刮目相看,大文学评论家刘勰称赞这首诗是“天纵之英作”,宋代诗人陈岩肖则说“汉高帝《大风歌》不事华藻,而气概远大,真英主也!”朱熹也评论说:“自千载以来,人主之词,亦未有若是其壮丽而奇伟者也。”我坚信所谓文如其人,一个流氓无赖是写不出这种文字的,高祖虽出身草莽,但自有其英雄气,他做的那些可耻之事,也自有其政治上的无奈。

当然,也有太多人不理解他的,千年之后,清代有一诗人黄任言此事而诗曰:

天子依然归故乡,大风歌罢转苍凉。
当时何不怜功狗,留取韩彭守四方?

诗人的心永远无法体会一个帝王的处境与情怀,由是便可观之也。

题主的心情是很正常的,这首诗正是刘邦当时复杂心情最真实的写照。

要更好地理解大风歌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需要先了解它的背景。当时刘邦刚大破英布,在返回长安时,途径故乡(沛县),在一次集宴上唱出的这首诗。需要指出的是。其实刘邦本不想亲征英布。原因一个是他刚征讨完彭越,生了病,身体不好,再一个就是年事已高,当时已经是年过花甲,在那个年代应该说这已经是行将就木的年纪。但是正如英布自己说的:“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刘邦这批将领里,以英布之勇武,唯惧韩信和彭越,现在这两人都死在刘邦手上了,他更是有恃无恐。所以没办法,为了稳固大汉的基业,刘邦还是得自己率兵平叛。至于战争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英布起兵之初,可谓势如破竹,连克荆国,楚国。以至刘邦率亲军远征也一度躲进壁垒,坚守不出。虽然最后在皇帝亲征的鼓舞下,汉兵一个个奋勇当先,大败叛军,但这一路总还是让刘邦惊出一身冷汗

韩信,彭越,英布都是身经百战、叱咤沙场的大将,至此已经都被刘邦所杀。刘邦本人也从此落得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恶名。然而平心而论,并非刘邦嗜杀成性,甚至说刘邦对功臣大开杀戒其实并不准确,准确地说是对异姓王大开杀戒。开国功臣如萧何,张良,曹参,周勃,夏侯婴等等这些没有封王的功臣其实都没有被杀。异姓王则不同,他们有威望,有兵权,甚至可能有野心,始终是刘邦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当年册封各异姓王以为高枕无忧的西楚霸王,如今在哪里呢?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像当年刘邦一样掀翻如今的汉朝呢?尤其韩信,自拜将以来,战必胜,攻必取,未尝败绩。而且此时的韩信也才三十多岁,纵使现在不反,等刘邦死后,还有谁镇得住他?

这些人既得封王,无一不是曾经浴血奋战,立下汗马功劳的战将,都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如果一切到此结束,刘邦何尝不乐意与他们一同把酒言欢,共叙旧情。只是一朝黄袍加身,自己再不能是自己。卧榻之侧,再不能容他人酣睡。即使曾经封坛拜将,解衣推食,以兄弟事之。如今为了权力,江山,也照杀不误。然而此时行至酒酣,想起自己在平叛一役中身中流箭,恐怕时日无多。各地诸侯蠢蠢欲动,北方匈奴虎视眈眈。自己手下却再没有能独当一面的将领。百岁以后,此刻短暂的宁静还能维持多久。想到此处,刘邦不禁感慨万千,击筑起舞,“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吹啊浮云飘扬,统一了天下后衣锦还乡,怎样得到勇士啊,镇守这片大好河山。唱着唱着,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慷慨起舞,伤怀泣下”)这是英雄迟暮的眼泪,这是高处不胜寒的眼泪。

高祖一句大风起兮,后世百首边塞诗顿觉矮了

我觉得他独特的地方可能来自人世与自然的对照,就是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就是诗经中常用的比兴
风起云涌对应群雄逐鹿的乱世,比直说"军阀混战"要过瘾得多.天道变化又对应戎马一生年华老去的无奈。总之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天上和人世的对照,
比兴以读者熟悉的自然现象,把你拉到了两千年前高祖所看到的同一场景,从而和他的心境,和几十年乱世的感慨,和当时的社会现状产生共鸣.

就是所谓的画面感 可能真要开国皇帝真英雄才写得出来.

类似的如

项羽的

力拔山兮气盖世(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史公捉刀的)

周世宗的

雨过天青云破处 (用天象类比 周廷一扫残唐五代来的百年黑暗 人间初见光明,画面感无敌)

主席的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刘邦击败黥布回京途中路过沛县老家时,他思乡心切,便让军队驻扎城外,然后喊上过去的朋友和父老子弟全部来沛宫参加酒宴。席间,刘邦兴致高昂,他唤来一百二十个孩童和自己一起走到场上去唱歌跳舞,在刘邦的带动下,沛县的父老乡亲们都加入了这场热闹的狂欢中。

一、在朝堂上刘邦是统治天下的君王,而在乡亲面前他却只是一个思乡的游子

刘邦喝着美酒,唱着豪气的战歌,他望着乡亲们开心的样子,一股热血在他的胸中沸腾,刘邦敲着筑,高声唱起了自己所写的诗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孩童们也跟随着刘邦大声歌唱,他们嘹亮的歌声划破了长夜,在天地间回响。



听着孩子们充满朝气的呐喊,刘邦又跳起了舞,他一边跳舞,一边放声哭泣,乡亲们忙问刘邦是不是他们招待不周。

刘邦朝着沛县父老乡亲的方向,大声说道:“乡亲们,你们误会了,我这是远游的人再见到思念的故乡,心情太激动了!我虽然建都在关中,但哪怕千秋万岁之后,我的魂魄还是会思念着沛县的父老乡亲。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以后我就把沛县作为我的私邑,免除你们的徭役,你们和自己的后人世世代代都不用再服徭役了。”

沛县的父老兄弟在听到刘邦的话后,极为欢乐,他们举着酒杯极尽赞美之词去歌颂刘邦的恩情。



宴席举办了十多天,刘邦想要离去回京处理政事了,沛县的父老们舍不得他离去,便相约一起去挽留刘邦。

刘邦望着往日的亲朋故友的盛情相邀,也有些招架不住,他无奈地说道:“我的随从人员众多,父兄们供养不起。”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刘邦傻眼了:沛县老百姓倾城而出,其中有人提着家里下蛋的老母鸡,有人牵着牛,有人赶着猪羊,有人扛着米面……他们汇聚到城西,想要尽一份力贡献给刘邦带来的军队,好让刘邦能够多待一阵子。

二、家、国、天下,从《大风歌》看刘邦的困境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刘邦在和乡亲们喝酒跳舞时,唱出的心声。

诗歌者,歌以咏志。刘邦这句充满豪情的诗歌,放在他击败黥布回京途中这种特殊时刻来讲,就显得很有意思了。换句话说:当依靠庞大的人才队伍击败项羽的刘邦感慨自己缺乏镇守四方的人才时,这句话本身就带着浓浓的伤感之情。

放眼望去,张良、樊哙、韩信、萧何、曹参、周勃……刘邦团队里的这些人,哪一个拎出来都是能独挡一面的人才。可刘邦偏偏发出了“安得”的感慨,这不得不说有点“胜利者的悲哀”那味了。



刘邦的团队,由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是以英布、彭越、吴芮、臧荼等为代表的政治“同盟”,另一部分是以卢绾、萧何、曹参等为代表公司员工,前者是平等的合伙人,后者却有着明显的从属关系。

因而,当天下初定之时,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几人便带头请求刘邦登基称帝,而刘邦也回报给他们异姓诸侯王的地位:“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

刘邦的内心其实并不愿意赋予他们这份权力,与其说刘邦是因功论赏,不如说是基于稳定地方和安抚诸位盟友的考虑做出的政治妥协。

在诸侯王的心中,他们期盼的是过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那种高度自治的统治生活,而在刘邦心中,他想要的一直都是“家天下”的集权统治。哪怕出于利益妥协的缘故,他宁可多分配给功臣们一些财富,也想将权力更多控制在刘氏宗族子弟手中。



刘邦是明白人,他知道自己的成功是顺应了时代潮流,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群雄起义这股“大风”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又哪来的他这股“云飞扬”呢?

但正因为见识了诸侯起义掀起的巨大风浪,刘邦才更加警惕异姓诸侯王们,基于此,双方的矛盾从一开始就无法调和。

三、饭局背后,刘邦的思量是安定天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与项羽相比,出生底层的他,比项羽更清楚明白人民群众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秦并六国结束了自春秋以来数百年间诸侯混战的岁月,可对于六国百姓而言这种武力换来的统一只能在他们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在秦二世统治的那段时间里,这颗种子逐渐生根发芽,最终掀起了一股反秦的浪潮。

又过了几年,秦朝覆灭、项羽也失败了,刘邦正式接过这满目疮痍的江山,建立了秦朝以后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大汉帝国。

对于刘邦而言,他深知百姓所求其实就是“安稳”二字罢了。如今天下初定,正是給百姓们休养生息、恢复社会生产力的好机会。



于是乎,刘邦接连下诏:

1、统计人口,按照户数分配房子、土地,让战争中到处逃难的居民能够安定下来,恢复社会生产力;

2、让诸侯国的士卒解甲归田,回乡的免税6年,继续当兵的免除徭役十二年。国家不光会给回乡人员分配房子田地,还会发放粮食供养一年。

……

一系列组合拳下来,刘邦便解决了让秦二世头疼不已的集权统治与六国百姓的矛盾问题。

刘邦是一个被我们后世低估的人,很多人或许只知道他杀死功臣的事情却未必知道他杀功臣的理由,更不用说刘邦是如何赢得民心的。



当我们带着个人的感受先入为主去了解一个人时,我们所能看到的大多数都会是对方的缺点或者优点。

刘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君王,其实即便是讨厌刘邦的人,一旦肯暂时放下对刘邦处置功臣的成见,也能发现刘邦身上有很多闪光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