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帝控制着全国税收,浅谈明代财政体制的变化与调整

 逍遥_书斋 2022-10-09 发布于河南

“财政”一词在古代,自产生就和国家的成败兴衰以及经济政治等息息相关,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辙《上皇帝书》中写道“财为国之命”,国家的兴衰存亡和事情的成功失败,一般都靠着财政。

文章图片1

而明代的财政制度和财政问题,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当中尤为具有代表性。

明代的中央财政制度与地方财政制度,存在着相对独立的关系,这使明代的国家财政具有二重性,既保留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特点,又具有地方财政的区域性。

但也因这样的特点,导致了明朝晚期财政收入困难,财政制度腐朽,国家经济出现了大幅度的滑坡,最终葬送了明王朝的生命。

文章图片2

明代基本的财政制度

明代财政体制的基本特点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下的集中一元制管理,具体表现就是一切以中央为准,由皇帝做主。

在明太祖洪武年间,国家财政管理的各项事务,都由朱元璋亲自来处理并解决,在朱元璋去世后,明朝历代皇帝都遵循着他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整个明朝很少有改变祖宗的成法,除非在特定的情况下稍作改动,而不做根本上的改革。

明朝在中央进行财政问题的管理机构是六部当中的户部,但这只是名义上的机构,在处理实际的财政问题上,一切都要听命于皇帝,所以并没有成立掌控财政大权的中央部门。

文章图片3

明代皇室和国家的财政支出和收入,主要靠着太仓库和内库这两个小金库来完成

明代的财政制度可以分为货币和税收两个方面,明代的货币主要是白银和大明宝钞;明代的税收主要来自于农业税,农业税又分为夏税和秋粮,这两次税收的起运和留存,是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体现。

起运主要用来满足皇室宫廷的日常消费、北京地区官员的工资俸禄、边疆重地驻军的军饷以及其他部门的管理费用;而留存主要用在宗室藩王的俸禄衣食住行、地方各级官员的工资俸禄、在地方卫所驻军士卒的军饷以及地方赈灾和教化所用的费用,这其中财政支出最多的就是宗室藩王的日常消费和工资俸禄

文章图片4

另外,明朝采取的国家财政政策就是要保持基本的国家经济活动运作程序,而不是想方设法扩大税收的来源,只是在田赋这一项上固定税收来源

如果出现了预算不足的问题,那么中央和地方的官员会采取节省开支的办法去应付,单纯节流而不开源,甚至还要求军队自给自足,这样导致官员的工资俸禄非常微薄,间接地引发了官府随意摊派职责和任务,以及各级官员贪污腐败的行为,危害了明朝的基本统治。

文章图片5

明代中央与地方财政的二维关系

首先,明代国家的财政税收的收入绝大部分从地方收缴上来之后,便会归到中央的管理之下,一少部分会存放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公费之中。

这样就导致了中央的利益高于所有地方的经济利益,地方财政状况经常被忽略,地方政府的经济甚至会被故意的控制和削弱。

同时,中央和地方在基本的财政决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文章图片6

由朱元璋制定的集中化一元制的财政管理体系,导致了中央官员过分注重朝廷的利益,过分统揽全国的财政大权,过度的把持全国的财政收入,而忽视了地方政府的切实利益,导致地方财政一直处于囧困的状态

其次,明代地方社会实行保甲制度和传统社会的士绅宗法制度

从经济上来讲,明代地方社会的保甲制度的存在,确实保障了地方社会的安宁和稳固,但保甲制度和宗法制度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助长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发展,阻碍了明代中后期社会生产的进步,阻碍了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了明代地方社会的经济活力遭到了严重的扼杀,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来源也被有意识且无形之中缩减

文章图片7

地方消极增税,并私自截留中央运送的物资,而这一切恶劣的行为,最终导致明代中央政府实际财政收入的进一步减少,财政支配权利再一次削弱。

明代财政制度的百年变迁

1、明代前期

大明王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允许国家金融市场流通的货币类型主要有铜钱、白银和元代的纸钞

文章图片8

由于明朝处于草创时期,国家的财政能力欠缺,政治统治基础上不牢固,朱元璋并没有对明朝的财政制度作出改革和管理,还是沿用了元代的财政措施。

但到了洪武七年,明代的财政问题日渐凸显。

首先是明朝所控制的产铜地区非常稀少,因此明朝地区的产铜量十分稀缺,导致铜钱铸造的原料很稀缺,铜钱在市场上流通的数量很少。

文章图片9

而且铜钱和白银都是属于金属货币,不方便携带,更有甚者民间广泛私自铸造铜钱,导致中央制定的制钱法施行受阻,严重破坏了经济市场秩序

朱元璋于是下令改铸洪武通宝小钱,借用废钱及旧器铜铸。

鉴于明朝手工业和商业飞速发展,同时为了解决明朝初年财政困难以及货币来源的问题,朱元璋下令中书省制造大明宝钞。

同时,朱元璋还下令出台相关的制度与法律,保障大明宝钞在实际市场流通过程中的地位及价值。

文章图片10

洪武九年,在中书省的建议之下,朱元璋批准实行了倒换旧宝钞的制度,并且严厉打击民间私自伪造大明宝钞的行为,“有伪造者斩,高步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的字样,如果私藏伪钞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大明宝钞在发行之后,主要是以财政支出的形式将大明宝钞投放到商品市场进行流通,分别用在了固定性的官员工资俸禄的支出、盐户工本和军兵工程三个种类上。

还有临时性的财政支出,也会使用到大明宝钞,比如皇帝对于建立功劳的大臣进行表彰,会赏赐大明宝钞,体现皇帝对臣子的恩宠

文章图片11

第二点就是国家在抗震救灾、赈济灾民的过程当中,会将大明宝钞广泛用于防火救灾以及灾后难民家园的重建等各个方面。

随着明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明宝钞的币值逐渐下降,大明宝钞发行的数量和支出数量的激增,导致大明宝钞的市场价值持续降低,进而引发市场上的通货膨胀,阻碍了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

另外,在明朝初年,皇帝朱元璋专门建立了一座内库,全名叫做内承运库。

文章图片12

这个内承运库的主要作用就是负责国家财政公共事务,另外还会负责皇室收入和支出。

在明朝建立的前几十年间,内承运库机构所承担的国家公共财政职责非常多,也相应地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的一些问题,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内承运库制度的作用明显下降。

2、明代中期

正统元年(公元1435年),明代建国七十余年后,明英宗朱祁镇批准将一部分漕运粮食换算成真金白银,以每年一百万两白银为基本的限度,这就是明朝著名的“金花银”。

文章图片13

这些钱全部放入内承运库,不再送往南京,内承运库的性质转变为皇帝的私人银行

不过,内承运库还承担着部分国库的作用,里面的资金一部分为中央的武将提供了十几万两的基本工资食禄,剩下的几乎都供应给了皇帝乃至皇室的花销,由皇帝一个人独揽支配权。

户部机关只是实行了记录日常流水的职能,没有皇帝的允许,不可以插足任何的内部管理

明朝中期,北方边境蒙古族瓦剌人的军事攻击不断加强,所需要的军用支出逐渐增多,需要制造和引进新的火药武器,更多的公共财政事务要求户部能够调配足够的资金。

文章图片14

于是在正统七年(公元1441年),设立了太仓库,太仓库相当于明朝真真正正的国库,支配权和管理权属于六部之中的户部。

太仓库的专属职能就是存储金银,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银库”。

所谓“十库中绵丝库……关税库,凡是能够折合成白银的,都要进入太仓库。抄家没收的财产,……照例上交的税收,都是可以加入太仓库的。”

太仓库建立后,和内承运库有了国家银库和皇帝私库的正式分别,太仓库承担巨额国家军事开支,而皇帝的内承运库继续给武将发工资。

文章图片15

值得注意的是,户部有独立管理自主权的太仓库只是国库中的钱财部分,国库的物资部分还是属于内库,整个明朝的内库和国库职能以及权力范围始终没有严格区分,管理制度含混不清

3、明代后期

明代中后期之后,太仓库和内库的弊端逐渐体现出来,中央的财政税收收入逐渐减少,而且大明宝钞的市场价值日益萎缩,白银的大量流入使得白银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文章图片16

为此,张居正实行了财政改革,重点实施了“一条鞭法”,将所有的赋税徭役都摊派在白银税收上,减轻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政压力,同时也减轻了人民的生活负担,大大增强了国家财政税收的能力,不仅给明朝的国库增加到了四百万两白银,而且还大大的激活了万历朝的经济实力。

但万历皇帝在位期间穷兵黩武,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包括援助朝鲜、平定哱拜叛乱等战斗,将张居正辛辛苦苦改革攒下来的白银一扫精光,导致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没有条件镇压,皇帝个人的贪欲极其旺盛,且吝啬自己的内库钱财,以及太监的推波助澜,又加剧了明朝形势的恶化,最终不可挽回。

文章图片17

参考文献

1、孙兵,20世纪以来明代地方财政史研究述评,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6

2、李想,论张居正的财政改革,西藏大学,2020

3、苏新红,明代太仓库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