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认识

 麻醉MG 2022-10-09 发布于山东

围麻醉期突发事件是指在围麻醉期出现的由于患者病情或患者病情以外的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因其特点不同,发生率有高有低,一旦发生, 常伴有严重后遗症,且死亡率高。

本期,我们《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挑战》一书找出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认识分享给大家:

对于围麻醉期突发事件,部分可以避免,如因麻醉机未自检出现的麻醉机故障,输血前未认真核对相关信息造成溶血反应等,这类事件需要麻醉医生端正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规范操作,加强医患沟通能力。

但对于部分不可避免的突发事件则需要麻醉医生加强认识,认真学习围麻醉期突发事件处理指南,增强诊断、鉴别、处理能力。围麻醉期突发事件是麻醉医生日常工作中面临的挑战,要求麻醉医生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判断与处理,以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由于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知识的缺乏、认知不深,对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不甚理解,将其认为是医务人员操作失误造成,从而引发不满情绪,采取极端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干扰医疗行为,扰乱医疗秩序,甚至威胁医务人员生命。因此,医务人员需积极进行术前宣教,交代麻醉及手术风险,解释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原因及后果,从而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理解,共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医院管理者应制定围麻醉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医院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突发事件的表现及处理流程,并定期考核、演练;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医学知识宣教,增强其对医疗行为及可能产生的突发事件的理解。

由于围麻醉期突发事件发生率高,后果严重,已经引起麻醉学会专家及一线医务人员重视。麻醉学会制订的系列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为麻醉医生处理围麻醉期突发事件提供了理论依据,规范了处理流程,最大程度改善患者愈后,降低了死亡率。同时对于医务人员工作周期长、工作负荷大,精神长期过度紧张等普遍存在的情况,上海市麻醉医师协会发布《上海市麻醉科医师劳动保护条例(草案)》,对麻醉医师工作时间、休息时间进行规定,旨在减少麻醉医生过劳死的发生率,增加围麻醉期安全。

2015年11月1日,“医闹”入刑正式实施,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相关法律将出台,对医疗行为进行规范,为患者、医务人员提供合法维权途径。

因此,在麻醉医生、患者、医院管理部门和卫生部门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围麻醉期突发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愈后情况良好,死亡率降低,患者及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得到保障,医疗秩序得以稳定必可实现。

任何意外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希望本文对同仁有所帮助。下一期,我们为大家带来《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特点分析》。

参考文献及更多案例:详见《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挑战》
该书针对61种围麻醉期高危害性突发事件及5类严重威胁医患安全的突发事件,按原因分析、应对策略、思考以及案例分享思路,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让麻醉医师轻松面对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挑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