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站:南安】福建传统建筑研学考察之旅

 平和乡情 2022-10-09 发布于福建

【第三站:南安

福建传统建筑研学考察之旅

黄 武 疆 

      10月1日,正值国庆节,天气晴朗,上午8点出发,从永定高头上高速公路,途经南靖、芗城、长泰、集美、同安、翔安,一路北上,十点多抵达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漳州寮。汽车经过的地方皆是青山绿水,山谷间分布着高低错落的土楼群,平原上有整齐连片的大厝群,与多样的农作物构成美丽的田园风光。

      二十多年来,南安的“漳里”、“漳州寮”地名印在笔者脑海中,作为漳州人一直想找机会到此地一游,探索其地名渊源,今终于来了。

     见到导游,笔者就提出第一个问题:此地为何叫漳州寮?导游原词照搬:明末清初,蔡氏族人在当地搭草寮而居,自称“将就寮”(将就、简单的住处),闽南话“”与“漳州”同音,故名“漳州寮”。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太浅薄了,这个地方一定与漳州有关,只不过他们没有深入研究而已。自古以来,南安官桥就是漳州、广东北上江浙、京城的交通要道,历史上有不少漳州人迁居南安。据《南安姓氏志》有记载:陈(南院、北庙)、林(龍溪)、潘(漳浦)、周(龍溪)、翁(漳浦)、吴(龍溪、南靖)、黄(浦西、南靖)、巫(平和)、李(平和西山)……等数十个姓氏来自漳州地区。根据推测,在蔡氏未进入“漳州寮”之前,这里应是漳州移民聚居地,自古以来以祖地名作迁居地名很正常。

      漳州寮有序地分布着22幢闽南泉派“皇宫起”红砖古厝,共近400个房间,堪称“闽南传统建筑大观园”。建筑群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所建,清同治六年(1867年)始建,宣统三年(1911竣工,前后经历近半个世纪。建筑群占地面积约3公倾(40多亩),东西通长200多米,南北通宽100多米,布局严整。建筑格局东大西小,从远处看就像一把琵琶,石埕上石板之间缝隙就像琵琶乐弦。原来,该地地形为琵琶形,称“琵琶穴”,民居即因地形而建。传说,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的选址地点是一个九天仙女掉琵琶处,因此,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就称为“琵琶”形村落。据传,在“琵琶穴”建房子,只要不断发出敲打石头的声音,就会财源滚滚。蔡氏房屋持续建了40多年,凿石声声,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古民居建筑群呈多行排列,每座边有护厝,或东西各附一组,或单附一组。座与座之间前后有约10多米宽的石埕,山墙之间有2米宽的铺石防火通道 。

      蔡氏古民居建筑多为穿斗式木结构。主体建筑为硬山式五开间大厝,左右为卷棚式厢屋;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轴线取南偏西5度,夏季南面日晒不入室内,冬季北风被后墙挡住,为闽南地区民居的最佳朝向。一律青石墙脚,红砖墙身,屋顶铺红瓦及瓦筒,燕尾形屋脊,属于典型的闽南泉派“皇宫起”大厝。由于建筑风格也受到东南亚影响,吸取精华又自成一家,许多建筑装修材料都是从菲律宾海运过来。

      建筑群的雕刻艺术随处可见,门前墙砖石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其包括有五种雕刻:花岗岩及辉绿岩石雕、木雕、砖雕、泥塑雕。各种雕刻多数采用透雕、浮雕、平雕等手法,雕琢题材丰富多彩,有禽兽异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图案古博,工艺精巧,手法细腻,堪称集闽南雕刻艺术的大成。

      古民居建筑群还有许多艺术值得研究,如屋脊造型,牌匾书法,地理堪舆,以及此地的民风习俗。限于篇幅,不再介绍。

研学考察路线图

第三站:南安

漳州寮

北上南安路迢迢

风尘仆仆到官桥

泉郡大厝比精巧

典范当属漳州寮

村名占两府













漳州寮蔡氏古民居集图(笔者拍摄)

漳州寮合影


       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福州大学“福建传统建筑营造雕刻技艺研修班”,于9月30日至10月4日开展全省传统建筑研学考察之旅,笔者负责研学第一站(平和榜眼府、绳武楼)的接待,并全程参加本次活动

      平和乡情公众号将陆续推出“福建传统建筑研学考察之旅”见闻记录。

福建传统建筑营造雕刻技艺研修班

五言藏头诗

(福)福地逢盛世

(建)建功正当时

(传)传承古要术

(统)统筹新措施

(建)建构依体系

(筑)筑垒用心思

(营)营运可帷幄

(造)造设分曲直

(雕)雕琢达佳境

(刻)刻画成妙诗

(技)技高凭勤奋

(艺)艺绝惟坚持

(研)研钻引前路

(修)修习拜名师

(班)班门接法脉

(好)好学得真知

黃 武 疆

CCTV走進平和「文化向導」

文博旅遊規劃工作者

中華鄉土人文探索者

精彩回顾

平和榜眼府的光影记忆

漳州学界专家考察平和榜眼府

史上首次!闽南与潮汕文化界聚此召开研讨会……

关于平和水源地保护的政协提案,正逐步落实!

平和该如何实施品牌战略?且看政协优秀提案

向全世界推介平和土楼

历经沧桑的平和寨仔墘

平和县城郊圆土楼---坑里新楼

林语堂的平和乡情

热烈祝贺:平和潮剧列入福建省级“非遗”名录

探访台湾“第一大家族”祖地---平和五寨埔坪

平和启动“柚见花开”

平和唯一的卓姓聚居地---敦睦楼

平和水港的方圆土楼

隐藏于平和西环路边的长利楼

平和“石万岁”信俗渊源初探

春行“漳和古道”小坪岭

平和中部文脉重地---龙文书院

平和稀世古村落---霞寨山美湖

平和芦溪有座水晶宫……

平和唯一的王姓土楼——大坪雄山楼

台湾黄氏主要世系祖源(漳州府),平和占多数!

平和潮州大锣鼓《福鼓福音》荣登中央电视台

精彩全集:平和潮剧《辞郎洲》

平和革命先辈、苏维埃干部——黄焕丁

喜报:2022年高考福建最高分黄嘉润是平和大坪人

再谈平和县历史上的状元

这是平和哪里的土楼,谁认得?

平和大坪葫蘆寨頂

【第一站:平和】福建传统建筑研学考察之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