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变迁

 施训洋 2022-10-09 发布于安徽

我在读小学时写作文,多是写学雷锋做好事,那时是真做好事。到处找着做,比如看见拉板车的在上坡就跑去推板车,看见老奶奶背着大包裹就跑去帮着提,只要是看见能帮忙的事就一溜烟地冲上去,为着找写作素材。

现在想来好有趣。其实,压根就不需要。平日里,我做的很多事就是学雷锋。邻居家的小孩小,我帮着带;邻居家的猪跑了,我帮着牵回猪圈。

最近,着手写一篇时代变迁的文章,却总写不出来。

一会儿想着写住房,看着很多文友都在写,而且大家写的都是上乘之作。

读来读去,觉得自己再写也就是重复。无外乎是写茅草屋,一到下雨天就是遭罪,到处都漏雨,全家人都在忙着接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家里的日子开始日渐好转,茅草屋换成了土墙大瓦房。再也不用担心漏雨,再也不用害怕屋顶被风吹走。

此后,几乎是三年一变样,土墙大瓦房换成了砖墙瓦屋。告别了煤油灯,用上了白炽灯,再也不用摸黑起夜。

历史的车轮滚滚,转眼又是三十年,大建设、大发展。县城在长大,城里买房成了一种新时尚。于是,我们也跟着时代的步伐,阔步向县城迈进,住进了小区,住上了楼房。

一会儿想着写道路,呵呵,一样是好文不断。家乡的路,是一条致富路。那曾经的羊肠小道,早已变身为宽阔的柏油路。

我若是再写,也是如此。家乡的路,是长长的田间小径。每到阴雨天气,走在那泥泞不堪的田埂上,稍不注意便会滑倒,一屁股坐在地上,裤子自然是湿透了,还溅起满身泥水。

后来,小径变成了石子路。村子里的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开始多了起来,连着我们上学也可以不用再走路,而是站在拖斗里。随着小四轮亦或是手扶拖拉机的抖动,我们也跟着摇晃起来,像极了摇滚乐的歌手。

石子路变成了水泥路,水泥路又铺成了柏油路。

一会儿想着写出行工具,文章更多。连小学生都写出了精彩,那是真牛。坐着高铁去拉萨,坐上飞机去迪拜。我的天,这对于我而言还是在做梦,孩子们早已把梦变成了现实。

我若再写,还写不出他们这般。小时,总想着坐一回汽车去往县城,那里有又大又红的苹果,那里有又香又甜的麻饼。后来,我骑着自行车去县城,那一辆辆汽车从我的身边呼啸而过。我梦想着有一天也能有一辆那该多好?

我第一次坐上桑坦纳,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仿佛自己就是一位知名专家。

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真能拥有一辆小车,当我驾着自己的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我才知道这一切都不是梦。

一会儿想着写......

写来写去,我发现很少有人写课桌。小小的课桌,变化真大,不正是时代变迁的真实写照?

我读小学一年级时,课桌是用土坯砌成,桌面是草茎泥浆抹平的。为了平整,我们总在闲时到学校外面的山坡上找观音土。用那土制出泥浆抹在桌面上,晾干后,变得平整而光滑。

到了二年级,就有木制的桌子,只是没有桌斗。为了不让书包没地方放,总是想出一些办法,从家里带来草绳亦或是毛线,一道一道地拌着,做出一个桌斗来。

再后来,有了更好的桌子,也有了桌斗,只是都是两个人坐一张。于是,桌子中间总有一道若隐若现的长长的线。还有就是学习了鲁迅的《三味书屋》之后,课桌上便多出了各式各样的“早”。

一人一张桌子,还连着椅子,是在师范读书时。那时,第一次感觉到座位可以自由调换,搬起来就走。

如今,课桌早已换成了塑料制品,干净、轻便、坚固、耐用。

时代变迁,还反映在孩子们的玩具中,更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