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肾气丸,牙齿从此大不同

 图书 馆员 2022-10-10 发布于内蒙古

有了这个中成药,牙齿从此大不同

这个中成药寓意很好,名字取得也很好,叫还少丹,有归还年少的意思。年少之时,牙齿坚固而有力,自然也就能固齿。
牙齿和两个脏器走得最近,关系最好,一个是脾脏,一个是肾脏。
肾主骨,牙齿呢是骨之余气所化。全身上下的骨头由肾中精气来供养,同时还要分一部分给牙齿,精气不足,牙齿就会松动。像树上的果子会因为养分不足而纷纷掉落。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脾虚了。脾主肌肉,牙龈也是肉,和脾胃息息相关。脾胃虚弱导致牙龈萎缩,牙齿本该藏在牙龈肉里的那一部分,随着牙龈的萎缩,露在了外面,让人误以为牙齿变长了,这当然不是真的,但容易松动倒是事实。
所以要想牙齿好,就得怎么样,兵分两路,一路补肾,一路补脾。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杨士瀛,这个人在当时啊非常有名,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著名医学家,而且是一位精通内科的医学家。还少丹就收录于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论》,书里说“久服牢齿”。到了明朝,明朝大医王肯堂对此方也十分认可,他在《证治准绳》里曾提及,还少丹“常服固齿”。
还少丹:熟地黄、山药、茯苓、石菖蒲、山茱萸、小茴香、巴戟天、肉苁蓉、枸杞子、楮实子、五味子、牛膝、远志、杜仲、大枣。
前面提到要脾肾并补。说到补肾,熟地可谓轻车熟路。在中医界,
前有金匮肾气丸,后有六味地黄丸,再到后世衍生出的诸多地黄丸,熟地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老大哥,带领着山茱萸、五味子、枸杞子,滋补肾阴。
巴戟天、小茴香、肉苁蓉,温补肾阳,阴阳同补,互帮互助。
杜仲、牛膝、楮实子增强肝肾功能。
远志石菖蒲齐心协力,让心和肾手牵手,要知道心肾是一体的,主要体现在心火和肾水要相互交融。所以这里也要统筹兼顾,不能厚此薄彼。
紧接着健脾,脾胃好,肌肉才会比较有力量,才能把牙齿包裹住。但是呢力道又不能太过,这样也是不行的,张弛有度是最好的状态,所以用了三味平和的补药,山药、茯苓和大枣。
还少丹可以解决牙齿松动、酸软、出血以及牙痛的问题,还能增强体质,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服用。
还少二字从宋朝延用至今,现在有中成药还少丹,也有还少胶囊,功效是一样的,服用的时候最好用淡盐水,可引药入肾。
牢牙散——千年“固齿金方”
但凡学习中医之人,均知脾胃派创始人李东桓,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认为脾胃为生命之本,是人身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特别注意人体脾胃的调养。
李东桓更是注意牙齿的保护,若是牙齿出了问题,一定会影响到脾胃消化和吸收。更是有东桓牢牙散传世。
东桓牢牙散在《兰室秘藏》中有记载:
【组方】羌活、草龙胆(酒洗)、羊胫骨灰(另研,过罗,取极细末)、升麻、
【制法】上为细末,入羊胫骨灰和匀。
【主治】牙龈肉绽有根,牙疳肿痛,牙齿不长或动摇欲落,牙黄口臭。(牙痛)
【用法】卧时掺在牙龈上。
另外一个是,清末《清河伤寒总论》中,书中所记为,立户方牢牙散。
【组方】羌活、升麻、女贞子、旱莲草、寒水石、薄荷、龙脑香、大青盐
【制法】生晒后,研为细末
【主治】牙疳肿痛、宣露损烂、牙摇欲落、恶血气臭
【用法】早晚揩齿及牙龈
牙齿的诸多问题,不论那一个传方,均会以固肾及去胃火出发,就如上面这个方子;
1、薄荷、龙脑香:香口去秽,可解口臭难闻。
2、女贞子、旱莲草、、大青盐:可固养肝肾,解牙齿松动之疾。
3、羌活、升麻、寒水石:升阳、胃火上炎,可解牙龈红肿疼痛。

《黄帝内经》中记述,“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枯”。40岁后,因肾气开始衰减,就会出现头发稀疏及牙齿松动。则建议,选取中药——牢牙散刷牙,可牢固牙齿,保护牙龈。所以,历代均有把牢牙散称为“固齿金方”

护齿五法
“老掉牙”这话是说人老了就会掉牙,我不赞同这种说法。我今年已经70岁了,至今满口牙一颗不少,这都是我护牙有道的结果。俗话说,牙好胃口就好。我年轻的时候就很重视牙齿的保护,因为没有好的牙齿不能正常咀嚼,再好的食物也食之无味,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没有好的牙齿,养生的质量也就大打折扣。现代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长寿老人,口腔中都有一定数量的自然牙齿,所以,我把护齿当成自己养生最重要的功课。说起我的护齿法来,共有五招:刷、舔、叩、漱、咬。

刷就是用牙刷刷牙。我每天都要刷四次牙,早晨起来后和三餐后都要刷一次。因为刷牙的次数多,怕过硬的刷毛会损伤牙釉质,我选的都是细软毛的牙刷,而且每三个月必换一把新的。

舔就是用舌头舔牙龈。如果把牙齿比喻成树木,牙龈就是土壤。当土壤肥沃时,树木才茂盛不枯。我每天早晨刷完牙就用舌头顺着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顺序将牙龈舔三遍。
叩就是上下叩齿。在舔完牙龈后,我上下叩齿36次,每次叩齿都要用中等力度,听到“嘣嘣”声。
漱就是用茶水漱口。每当吃完水果、茶点之后我都会用茶水漱口,因为茶里含有氟化物,对牙齿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防龋齿。同时茶叶性凉,可以利咽去火,防止火热上蒸,腐蚀牙齿。
咬是大小便时咬紧牙。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牙齿松动脱落是肾气不固的表现。在大小便时咬牙有固肾防齿脱的作用,这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很有效的护齿方法。

我应用上面的护齿五法近三十年,效果显著,把经验介绍给大家,希望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右归丸 有一种中药专治全身怕冷,老寒腿、腰腿四肢寒凉
一年一度深秋至,气温骤降,天气又湿又冷。 这个时候,最难受的是那些患有脾肾阳虚的慢性病患者,随着气温不断下降,全身怕冷,后背、腰腿冰凉的症状就会凸显出来。这种情况,即使穿上棉衣,也难阻止这种来自体内的寒气。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寒气日盛,若寒气内侵脏腑,还会导致人体各种慢性病的突发。因此,每年秋季都是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病多发的季节。 那么,到了秋冬季节,中医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中医认为,人体对抗寒冷的能力,就是人体的阳气,一个人如果脾肾的阳气旺盛,就不会怕冷,但如果脾肾阳气虚衰,人体就会表现出对于冷的格外关注。这种情况下,就预示着人体的肾阳开始虚弱了。
那么,人体肾阳虚都有什么表现吗?
一个人肾阳虚,首先就会出现腰膝酸、软、痛和后背四肢的怕冷,这是因为肾阳虚衰不能温养骨骼经络导致的。另外,男子肾阳虚会出现阳痿、早泄,女子肾阳虚会导致宫寒不孕,这些症状都是由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引起的生殖功能减退;
除此之外,由于肾有司二便的作用,因此,肾阳虚还会引起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下肢浮肿等症状。
那么,对于肾阳虚,中医有什么好办法呢?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中成药,这个中成药叫做:右归丸。右归丸出自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
右归丸是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加减衍化而来,所治病症属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或火不生土所致的症状。
右归丸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加入了鹿角胶、菟丝子、杜仲,以加强温阳补肾的药物;除此之外,还加了当归、枸杞子,等滋阴养血的药物。
因此,右归丸这个药既补肾阳,又补肾阴,还补气血,除此之外,补肾阳还可以间接的起到补脾阳、心阳的作用,因为中医认为,人体一身之阳气,以肾阳为根。肾中阳气一补充,全身阳气都会得到补充。这就是张景岳强调的: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关于补肾阳,中医有很多方剂,就比如:金匮肾气丸、八位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等,但如果说效果好,要首推右归丸。

右归丸方剂组成: 熟地24克,炒山药12克,山茱萸9克,枸杞12克,鹿角霜12克,菟丝子12克,杜仲12克,当归9克,肉桂10克,制附子6克(先煎)

牙龈萎缩,牙齿松动,有不少人认为是上火或...
牙龈萎缩,牙齿松动,有不少人认为是上火或者慢性牙周炎导致的,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
其实元凶是“它”不好!
肾气不足牙齿就松动,伴有牙龈萎缩。明明牙齿和肾相距那么远,怎么会是肾的问题呢?
其实这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齿为骨之余”。
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女子到了七岁,肾气盛旺了起来,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牙齿是骨头的最末端,而中医里肾又主骨生髓。
所以肾气充足旺盛,骨头牙齿才能坚固,牙龈才能饱满。
因此当你的牙齿松动,没有光泽,有焦黄色,有时还伴有乏力和腰膝酸软,这时候不要只想着去看牙医,可以试试中医。
因为肾主骨,在口为齿。对于牙齿松动,古人早就总结出“补气益肾”的草本疗法。
可以用寒水石,周麻、旱莲草,女贞子,补骨脂,龙脑香,戎盐,薄荷。混合打粉,早晚替代牙膏刷牙使用。

对于有牙松齿动,齿龈上火红痛,牙龈萎缩等牙齿困扰,均有不俗的疗效。

牙缝大 松动 牙龈出血 牙龈萎缩…固齿护龈有妙招
“齿为脏腑之门户”,“齿为骨之余”,不要认为牙齿美容只是现代生活需求,古代医家也十分重视牙齿的健康与美容,并且从中医理论出发,早已对牙齿相关的病症有了深刻认识,在治疗方面,多从肾与胃肠入手,更是内外施治,疗效满意。

【齿龈异常病因病机】

1,肾精不足《圣济总录》云:“肾主骨,齿者骨之余也,人之肾气强盛,骨髓坚固,则齿牙莹白璀璨;金肾气虚弱,无以荣于骨髓,故令牙齿枯槁而黄黑。”《奇效良方》亦指出:“齿者,骨之精华,骨乃肾之所主……肾气强盛,则齿自坚,衰则齿必为病。”因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房事过度、久病伤肾或老年肾亏,导致人体肾之精气虚损;而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精不足,齿失充养,肾气不足,根本不固,故出现牙齿枯槁、黄黑、松动,易生龋齿。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言:“丈夫八岁齿更,三八真牙生,七八齿槁。女子七岁齿更,三期真牙生,七七齿槁。”
足少阴气绝则“齿长而垢”,此语多被人忽视。临床见肾虚之人多牙龈渐退而牙根暴露。越是肾虚,其牙根露出越多,其牙齿显得越长。且牙根色暗如有灰尘,亦是肾之本色。故查牙根可辨肾虚与否,结合脉与症,则更有诊断意义。临床查舌之时,顺便查牙根,十分方便,岂能视而不见。此症当补少阴,取太溪穴最好。

2,热灼伤阴 因久病伤肾、禀赋不足、房事过度、过食温燥劫阴之品,耗伤肾阴,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则牙齿疏豁、动摇、露根、牙龈溃烂萎缩。《圣济总录》云:“肾虚则齿豁,精盛则齿坚,虚热则齿动。”若感受热邪,耗伤津液,则牙齿黄而干燥。

3,气虚血少 由于久病不愈,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无以化气,气血两虚,不能上输精微于齿龈,牙龈失于濡养,则牙龈淡白;复感风邪,则龈肉缩露,渐至宣露,永不附着齿龈也。“
4,邪犯阳明 风冷之邪侵入阳明经(手阳明、足阳明),经脉气血运行受阻,则牙齿黄黑、枯槁、摇动。《诸病源候论》言:“风冷乘其经脉,则髓骨血损,不能荣润于牙齿,故令牙齿黯黑,谓之历蠹(dù)……风邪冷气客于经脉,髓虚血弱,不能荣养于骨,枯燥无润,故令齿黄黑也。”此外,嗜食辛辣肥腻,化热生火,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热邪内犯导致胃热炽盛,而胃经络于龈,胃火循经上熏,气血壅滞,则牙龈肿胀疼痛,甚至溃烂;热伤血络,则齿缝出血。
5,牙齿、牙龈疾患 风疳、牙宣、龋齿、牙痈等齿、龈疾病,也可导致牙齿色泽、形态的异常。此外,长期吸烟、大量饮浓茶、慢性铅中毒或氟中毒、服用某些药物如四环素、慢性病也可以出现牙齿色泽、形态的变化。
【保养方法】
内治法
1,肾精不足当益肾强腰固齿,药物安肾丸(《赤水玄珠》)。青盐(炒)、补骨脂(盐水炒)、山药、石斛、白茯苓、菟丝子(酒炒)、巴戟天、杜仲(姜汁炒)、肉苁蓉(酒浸)、白蒺藜(炒)。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日服70-80丸,分2次服,空腹盐开水送下。
2,热灼阴伤当清热养阴,升举清阳,药物:滋阴清胃固齿丸(《寿世保元》)。山药末、牡丹皮末、黄柏(酒炒为末)、黄连(酒炒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日服30丸,分两次服,空腹盐开水送下。
3,气虚血少当补益气血,药物:地骨皮散(《医方类聚》)。地骨皮、郁李仁、生干地黄、川升麻、藁本、露蜂房、杏仁。将上药捣为散,每次用3g,以纱布包紧,噙口中,咽津,不拘时候,随时可用。
外治法-固齿
1,固齿刷牙散(《慈禧光绪医方选议》)青盐、川椒、旱莲草、枯白矾、白盐。先将川椒、旱莲草加水煎熬成浓汁约1茶盅,去渣后加入青盐、白盐、枯矾、炒干,将所得干物研成极细末即成。每日早晚用药末刷牙漱口。可固齿牢牙、预防牙疾。
2,牢牙方(《寿亲养老书》)荆芥(不见火)、川芎、细辛、当归。上为细末,过筛。用牙刷浸水蘸取药粉揩齿,不可马上用水漱去,须令药气入牙内良久,方漱为佳。有牢牙之功,可祛风行气,活血养血。
3,玉池散(《御药院方》)升麻、藁本、甘松、兰草、白芷、川芎、细辛、青盐、生地黄、地骨皮、皂角、麝香、将升麻等11味药研为细末,再入麝香细研。每日早晚揩牙。可香口辟秽,固齿止痛。
4,固齿良方(《餐菊轩医辑》)青盐、生石膏、制补骨脂、防风、薄荷叶、旱莲草、细辛、花椒(去目)、白芷。上药生晒,研为细末。每天晨起用牙刷蘸药末轻轻刷遍全牙,并稍含片刻,再用清水漱口。主治牙痛口臭等,可固齿止痛。
外治法-洁齿
1,洗齿白芷散(《医方类聚》)白芷、白蔹、莎草根去毛、白石英岩、细辛去苗叶、川芎捣研为末,如常法揩牙,可疗牙齿黄黑,久用令齿洁白。
2,御前白齿散(《景岳全书》)石膏、大香附、白芷、甘松、山柰、藿香、沉香、川芎、零陵香、细辛、防风、石膏另研,共为细末,和匀。先以温水漱口,后以药粉擦牙。可洁齿白牙,香口辟秽。

固齿健齿功法
1,运舌法:赤龙搅海 用舌尖舔摩内侧齿龈,从左至右,由上至下,紧贴上下牙龈转圈,正反各36圈,然后,再用舌尖舔摩上唇颊侧和下唇颊侧36圈,顺序同上。当唾液充满全口后分3次咽下。此法久之可固齿,健脾胃,轻身祛病。

2,叩齿养生法 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明代百岁寿星冷谦的长寿秘诀中也强调“齿宜常叩”。叩齿的具体做法:晨起先叩臼(后)齿36下,次叩门(前)齿36下,再错牙叩犬齿各36下,最后用舌舔齿周3~5圈。早、中、晚各叩齿一次,多做更佳。

肾绝齿长,脾绝唇反,肺绝毛脱,肝绝舌卷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生命运动都离不开五脏为中心的系统支持。五脏在人体当中处于非常很重要的位置,当它们出现了问题,身体会有怎样的变化?
今天讲一讲其中的四个器官,分别是肾、脾、肺、肝。中医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肾绝齿长,脾绝唇反,肺绝毛脱,肝绝舌卷。”它们和人的健康联系非常密切,但可能很多人并不能理解中医的讲解方式,接下来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肾气绝,牙龈缩
肾气衰绝,导致骨髓失养,骨骼和肌肉之间就缺乏亲和。中医有句话:“齿为肾之标”,就是当一个人的肾不好的时候,牙齿也会出现问题,不过是要看肾虚的程度来定。当体内的肾阴亏虚之后,虚火就会上升,口腔里的味道也会很难闻,常有口臭,肾虚加重之后,会明显出现牙齿酸软,牙龈上火,红肿等情况。如果肾气已经亏虚到相当严重的程度,那么牙龈开始萎缩,牙齿会出现松动的情况,这时候会出现明显的变长现象。因此当感觉到自己的牙齿出现异常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下肾脏健康问题。
建议:
吃过饭之后记得用淡盐水漱口,因为盐里面有一些特殊物质能够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并且还能够使牙齿更加牢固。 多喝黑色食物,因为可以很好的补肾,常见的有黑米,黑豆,黑芝麻等。及时就医,很多的牙科疾病刚发现的时候治疗会非常容易,不要因为害怕,长期拖着,最后对牙龈造成非常大的伤害,要知道“好牙不变坏,从此少拔牙”。脾气绝,人中平 这里的“人中平”,也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唇反”,指的是我们的人中部位的凹槽肿胀起来。当脾胃出现了问题,很容易反映到嘴唇上面,嘴唇的轮廓变得更加不明显了,很多患者的人中部位会有明显的水肿,棱角变得模糊,所以也常说脾脏虚弱,则人中平肿。如果脾胃出现了虚弱,这时候身体的肌肉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变得松弛,没有弹性,因此,大家如果发现自己的人中变得水肿扁平,就要多加关注一下脾脏的健康问题。 建议:调整饮食结构,主要以清淡为主,每天按时吃饭,细嚼慢咽。多进行锻炼,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还能够促进脾胃运化,纠正脾虚。看中医,根据身体的实际情况,吃一些中药辩证调理。肺气绝,体毛脱

当肺部出现了问题,也会影响到身体毛发的生长,然后脱落。当肺部在运作的时候,会给身体的皮肤和毛发输送一定的营养,但是肺气衰竭的时候,很容易导致皮肤干燥,毛发脱落。所以你们会发现很多的肺癌患者,在生命的最后,身上的皮肤和毛发都会出现异常。

建议:
1. 经常进行一些穴位的按摩,这样可以缓解肺部出现的不舒服的症状,所以大家可以多学习一下,对照穴位图,也可以去正规医院进行按摩治疗。
2. 主动咳嗽,可能很多人觉得咳嗽就是生病了,对身体不好,其实它是一种对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够主动排出体内的污染物。
3. 每天喝一杯养肺茶,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润肺去燥,所以在这样的深秋季节不妨是个很好的选择。
肝气绝,舌卷

肝部出问题,舌头会自然往后面蜷缩。自古以来,老一辈都认为肝气绝,则舌卷,有机会的话,可以看看身体不好的老人,他们的舌头大多是这样的特点。当人体的肝气足的时候,人体的筋脉就会得到滋润,反之,筋脉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舌头很容易往后面蜷缩。日常生活中,如发现自己的舌头不灵活,就要考虑是不是肝脏出现了问题。

建议:
经常吃一些可以补血的食物,常见的有动物内脏、蔬菜、水果等,有利于促进肝细胞的生长。
以上就是肾脾肺肝四大器官出现问题之后,身体主要出现的明显变化,但是具体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不过在养生的时候参考一下,也不是坏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脾统血,也就是说不让我们体内的血随便到外面去。而脾还能化生出气来。而气又有固摄的作用,所以脾,有统摄之能。
肾,则是主封藏,主藏精。所以,若是脾肾衰弱,那么身体的收摄之能就会减弱导致整天胡思乱想和过分的疑虑。
而这样的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男性在到了五六十岁以后,可能会出现焦虑、多疑,易怒,做事缺少耐心且难以决定,日常情绪波动较大。在现代医学看,这和雄激素下降有直接的关系。在中医看来,是脾肾衰弱,无法收摄自己的思维。
还有一些女性朋友,心思相对细腻,甚至可能略带忧虑,这也是因为脾虚所致。脾藏意,脾虚意难藏,所以心里总是有事。
另外就是当人上了年纪后,肾气亏虚,胆子会变小。肾藏志,肾气亏虚,神志难定,于是在做事时就缺少了魄力,容易思前想后。
脾肾不足该怎么办?
若是有脾肾两虚,脾肾阳虚、脾阳不足、脾虚气弱、肾阳不足、肾气不固等症候,我们可以艾灸脾俞、肾俞和命门这三个穴位,来达到补益脾肾的目的。
好物推荐(1)温阳化湿丹协定处方,内部使用

除了艾灸可以提升阳气、增加机体免疫力,还有内服温阳化湿丹补充动力与能量(阳气、肾阳),增强抗病能力。南宋时期医家窦材结合“四十余年之所治验”,于晚年成就《扁鹊心书》,书中提出并应用“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的保命心法。其中所提到的丹药包括金石类矿物药,金石类矿物药与地球是同时代产生的,非草木本草类一年生植物所比。

灼灸为阳火(明火),属于外治法,吃温阳化湿丹属于暗火(能量与动力),二者结合可以取得最佳疗效。阳气虚,即体寒,体寒则标志着人的免疫力下降。许多手脚冰冷,脾肾阳虚到夏天穿毛衣的人(癌症高发人群),在服用两瓶温阳化湿丹之后就不再怕冷,我们用温阳化湿丹治好了无数寒入骨髓的人。
好物推荐(2)

很多人胡吃海喝,不重视清理肠道垃圾,吃进去的与排出来的不成正比。久而久之,内毒积聚出现肥胖、便秘、口臭、头昏、乏力、皮肤暗沉、色斑、月经不调、乳腺问题、生殖系统功能异常、失眠、抑郁、焦虑....

消食通,调节脾胃运化功能,排肠道湿毒,适用于脾虚,痰饮、水湿浊毒内停者,属于内毒聚积的都可用。

牙齿保健小方法

【保健方法】
1)内治法
①药物法:
i.滋阴清胃固齿丸(《寿世保元》):山药末30g,牡丹皮末30g,黄柏(酒炒为末)60g,黄连(酒炒为末)30g,升麻末60g,当归末(酒洗)30g,元参末308,干葛根末30g。用知母30g、山楂肉60g,煎滤汤去滓,净汁煮葛粉为糊,又用籼米一碗研烂,和葛粉一同研匀,调以上八味末为九,如绿豆大,以水飞过,朱砂为衣,晒干。每服98,食后白开水送下。要忌一切厚味、姜、椒、辣等物。
此方清热降火,滋补肾阴,用于肾阴不足,阴虚火旺,虚火上攻之牙齿松动,齿龄肿痛及龈萎齿露。
ii.地骨皮散(《医方类聚》):地骨皮31g,郁李仁30g,生干地黄318,川升麻46.5g,藁本15.5g,露蜂房15.5g,杏仁31g。将上药捣为散,每次用3g,以纱布包紧,噙口中,咽津,不拘时候,随时可用。
此方清热养阴,升举清阳,用于脾肾两虚之牙齿黄黑,枯燥无光。
iii.安肾丸(《赤水玄珠》):青盐(炒)30g,补骨脂(盐水炒)30g,山药30g,石斛30g,白袄苔30g,警丝子(酒炒)30g,巴戟天30g,杜仲(姜汁炒)30g,肉苁蓉(酒浸)60g,白蒺藜(炒)60g。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九,梧桐子大,每日服70~80丸,分2次服,空腹盐开水送下。
此方补肾益精,用于肾精不足之牙齿松动易脱。
②饮食法:
i.石斛绿茶饮(《食补与食疗》):石斛4g,绿茶2g。
把石斛剪碎,与绿茶同放在茶杯内,用沸水浸泡,频频饮用,对水再饮。也可用此饮料饭后含漱。此方清热、滋阴、固齿,用于肾阴亏损、胃阴不足之牙龄溃烂、牙齿松动。
ii.固齿蛋糕(《家庭保健食疗菜谱》):鸡蛋500g,白糖450g,山荣英30g,面粉400g,骨碎补60g,茯苓30g,泽泻(盐炒)12g,熟地30g,丹皮(酒炒)20g。
将骨碎补、山茱萸、茯苓、熟地、泽泻、丹皮去净灰滓,加工烘干制成粉末。将鸡蛋打入盆内,加白糖,用绞蛋机或竹筷顺着一个方向搅约35min,待现乳白色时筛入面粉、中药末搅匀。用方木箱架放入蒸笼内,垫上细草纸,倒入蛋面浆擀平,用旺火沸水蒸约15min即成。蛋糕划成20个,每天食1~2个。此蛋糕滋肾固齿,用于肾阴虚之牙齿松动,牙龄疼痛。
iii.石花肉(《山东中草药手册》):石花15g,猪肉120g。
猪肉洗净,切小块,与石花加水共煮,肉熟烂即可。分1~2次服完,吃肉、喝汤。1日1剂。此方养血、补肾、清热,用于肾虚牙痛。
2)外治法
①药物法:
i.神效常春散(《普济方》):皂角480g,食盐120g,香附子120g,牛劳子120g,莲花蕊30g,藿香30g,旱莲草30g,麝香0.3g,冰片0.3g。
将皂角挫碎,用小瓦盆两个,上盆底钻水孔三个,下盆装皂角、食盐,一层皂角,一层食盐,层层相间,然后两盆相合泥封,用炭火烧,烟为青色时取出,与前药研细,入麝香、冰片,同为细末,每日早晨和临睡前,刷牙甚妙,此方芳香辟秽,清热解毒,补肾凉血。用于阴虚火旺之牙齿动摇疼痛,口气臭秽,并可洁齿白牙。
ii.青矾膏(《美容护肤中医八法》):青矾、绿矾、白矾各15g,丹砂31g,蜡60g,猪脂500g,细辛、马牙硝、防风、黄芪、松脂各30g,当归、麻油各90g。
上13味药除蜡、猪脂、麻油外,捣筛为末,先煎猪脂化去滓,再下麻油、蜡,然后下诸药,文火煎至能凝成膏,盛于瓷盒内。每用如樱桃大,临睡涂齿龈处。此方防腐消肿,坚齿牢牙。
iii.固齿莽草散(《御药院方》):莽草180g,生姜180g,柳树皮(刷去表面绿皮,取里面之白皮)180g,牛膝(去苗)180g,胡蒜于180g,生干地黄180g,菟丝子180g,无食子(没食子)180g,桐子漆180g,猪牙皂角180g。
上药共研成粗末,放入瓶内,瓶口用食盐调稀泥封固,放火内烧煅1日后,埋入土内约半日许(选阴湿地,要挖深一点),取出放室外露3夜,白天收入阴凉处,不得见太阳。后研为细末,筛过备用。每用时以手指蘸药末少许揩于牙齿上,少顷即以清水洗去。日用2次。应坚持揩洗,不可中途而废。此方长期使用,不但牙齿坚固不脱,而且光洁白净。
②针灸法:
耳针法:取口、肾上腺、上颌、下颌。日1次,留针30min。或用王不留行籽压穴位,3~4日1次,两耳轮换,10次1疗程。此法治牙周炎,并防止牙齿松动。
③推拿法:
i.推拿法(《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第一步:叩击牙齿心静神凝,口唇轻闭,然后上下齿互相轻轻叩击30次。
第二步:搅拌舌头。先将舌尖抵于上唇之内,门牙之外,舌尖顺着牙床向左右方向各搅动10~15次,然后做吸腮动作10~20次,将口中唾液分三次慢慢咽下。
第三步:按揉齿龄。将手洗干净,以示指伸入口内,用示指指腹沿牙龈内外侧横行摩擦,往复10~20次,再以示指指腹对牙龈按揉2~3min。另一法:将手洗干净,用大拇指和示指的指腹贴附在牙龈上,做前后方向横行按揉,同时作竖向移动,约2~3min。
第四步:按揉颊车。将两手拇指指腹压于两侧颊车穴上,按揉30~40次。此法用于治疗牙松,也用于齿部保健。
ii.齿龈保健法(《中华养生长寿大典》):
第一步:用一只手的四个指头尖轻敲口部四周,先顺时针敲9次,后逆时针敲9次,用力大小以自己感觉适宜为准。
第二步:将食指蘸盐按摩牙根,先上后下,从左至右按摩。
上两法连做为1次,每天3次,利齿防衰。
④其他法:
i.固齿功(《夷门广牍》):每天早晨睡醒时,叩齿36遍。以舌搅牙龈之上,不论遍数,津液满口可咽下,每3次乃止。及凡小便之时,闭口紧叩其齿,解毕齿方开,永无齿疾。
ii.口腔颌面保健操(《美容大词典》):
第一步:搓手,端坐,目视前方,头正身直,手心相对,扣手合拢。以2×8拍律将手搓热。
第二步:头正直,眼微闭。双手拇指放于颌下,四指放于颊部,经两颊、颧、目、眉、额入发际至头后,用力要轻。再用双手拇指按风池穴。循序4×8拍律,如浴面洗头状。
第三步:按摩四白、下关穴。双手示指放于两侧四白穴上,双手拇指放于两侧下关穴,按之有酸胀感,以4×8拍律按摩。同法按摩地仓穴和颊车穴。
第四步:口微闭,然后上下牙齿以4×8拍律互相轻扣作响,用力勿大,所有牙齿都要扣接。
第五步:分别将左右示指按于上下唇相当于前牙龈部,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以4×8拍律按摩。用双手大鱼际在口外分别按摩上下牙跟,上颌由上而下,下颌由下往上以4×8拍律按摩。
第六步:半张口,使下颌分别做3次前伸和侧向运动,再将双手五指并拢,放于耳屏前颞颌关节部位,以2×8拍律向前,2×8拍律向后按摩。
第七步:双手拇指指腹放于两侧颌下腺区,双手四指并拢,分别放于两颊腮腺区,分别以2×8拍律向前、向后按摩。
第八步:闭口鼓动两颊、唇、舌,使口腔内充满唾液或口含清水,以相当于4×8拍律漱动,漱毕吐出。
第九步:端坐,目视前方。咬紧上下颌牙齿,然后用舌舔腭、口底和上下颌腭舌侧牙龈,相当于2×8拍律。
本套保健操约需5min时间,可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锻炼肌肉和保护皮肤;促进涎腺分泌和清洁口腔;增进牙体和牙周健康。
⑤美容法:
i.常使齿药玉池散(《御药院方》):升麻、藁本、扩松、罔草、香白芷、地骨皮各30g,细辛、生干地黄、青盐各60g,皂角90g,麝香3g(另研细)。
上药研为细末,每日早晚揩牙,清水漱净。此方洁齿白牙,防治牙病。
ii.牙药麝香散(《御药院方》):绿矾30g,石胆6g,五倍子36g,河子皮、何首乌、白茯苓、白龙骨、甘松、藿香叶各120g,缩砂仁24g,零陵香18g,百药煎33g,细辛60g,麝香30g(研)。
上药研为细末,先用热水漱口,后用药少许擦牙,含口少时,再用热水漱口。每日早晨用。此方洁牙固齿,防治龈疾。
iii.升麻揩牙方(《外台秘要》):升麻15g,白芷、藁本、细辛、沉香各0.9g,寒水石1.8g。
上药研为散,每天早晨将杨柳枝头咬软,点取药揩齿。此方洁齿白牙香口,兼治牙病。
iv.揩齿龙脑散(《太平圣惠方》):龙脑(即冰片)0.3g,寒水石、石膏、川升麻各30g,盐花、藁本、白芷、川芎、细辛、龙花蕊各15g。
将上药捣细,过筛为散,再于乳钵内研,入龙脑,研细匀后盛瓷器中。另用肥好生地黄1500g,以竹刀细切,晒干,入盐花水拌过,于铜器中炒令黑色,又取巨胜子(即芝麻)90g,炒令黑色;猪牙皂英2508,以盐水浸一宿,炙黑色,次用胡桐泪15g、牛膝90g;并捣筛为散。将全体药搅和令匀。每日早晨及临卧前揩齿。此方常用揩齿,益牙齿且令白。
v.洗齿白正散(《圣济总录》):白芷、白蔹、莎草根、白石英、细辛、川芎各等份。
捣研为散。常用揩牙。此方疗齿黄黑,令齿光白。

龋牙:
 ○乌贼鱼骨粉调醋涂于龋齿上,可立止痛,再补以大蒜头,半月之后可根治。(生活秘术P158)
 ○将小棉花球蘸点风精油嵌入蛀牙或滴入蛛牙内,即能止痛。(剪贴)
 ○捣一些蒜头塞进牙洞中,可以止痛防蛀。
 ○用了哥王根和生菸梗捣烂放入牙洞中,每晚睡前用药,三四晚即愈。
 ○取烧酒30毫升,倒在碗里,打入一只鸡蛋,然后点燃烧酒,待烧酒燃后,鸡蛋也熟了,把它一次服完,大约过一小时后,牙痛即止。
 ○水杨梅叶适量,食盐少许,共捣烂,塞于虫牙孔内。(草药手册,单色)
 ○苍耳草叶适量,捣烂,塞入患处。(同上)
 ○满天星适量,捣烂,用醋调匀,取汁含漱,日3~5次。(同上)
 ○以棉球蘸十滴水或清凉油或仁丹适量,塞入龋洞,可止痛。(自然疗法)
 ○剪取桃树之枝,以棉皮条裹其一端,蘸菜油于灯上熏热,置痛齿上灸其一端,如是数次,虫毙痛止,屡试屡验。(百病疗法)
 ○韭菜子烧烟熏之,牙虫即出。(同上)
 ○芭蕉自然汁一碗煎热,含漱。(同上)
 ○霜杀老丝瓜,烧存性,白汤服,并擦痛处。(同上)
虚火牙痛:
 ○枸杞30克,蒸瘦肉吃。(秘方良方P147)
 O大罗伞根一两,捣烂冲温开水取汁含漱。
 ○野马蹄草2两,大罗伞1两,水煎先饮后含漱。
 ○过塘蛇2两,水煎服。(以上《中草药手册》单色)
 ○(由于睡眠不足、过于劳累或偶感风寒引起的牙痛)皮蛋2个,叉烧100克,米100克,用水煮粥吃。
 ○(风火)新鲜鸭蛋1~2个划溶,加适量水,放少许盐,隔水蒸熟,趁热吃。
 ○(〃〃)在50克60度的烧酒中打入一个生鸡蛋,搅拌几分钟后,鸡蛋呈黄白色,1次吃完,2~3小时后牙痛消失。
 ○生石膏50~100克研为细末,加水煎0.5~1小时,去渣取汁,打入鲜鸭蛋2个煮熟,酌加冰糖调味,吃蛋饮汤,日服1~2次(石膏必须久煎,脾胃虚寒及阴血亏虚者忌服)。(禽蛋疗法)
 ○干骨碎补3钱,研粉与猪肾蒸食。(草药手册,单色)
 ○(风火)南瓜蒂浸入盐内,取出风干,痛时,取一小块,嵌齿间,诚无不验。(百病疗法)
 ○(″″)丝瓜1条,盐擦过,煅研,频擦,效。(同上)
  ○(阴虚)生附子研末,口水调敷两足心,极效。(同上)
 ○西洋参切片贴,龙眼肉即可。(同上)
牙周炎:
 ○(满口牙摇动不固,或时有疼痛)骨碎补二两,文火炒研末,用以揩齿,良久吐出,或用骨碎补末五钱,青盐三钱,冰片五分,研细代牙粉用。
牙龈肿痛:
 ○菊花叶一把,捣烂,绞汁,每服一小杯(约三四钱)。
 ○芒硝少许,将药擦在牙痛处。(常见病验方选编)
 ○芥菜杆,烧存性,研末,频敷之,即愈。(百病疗法)
 ○红灯笼(即山慈姑)枝根,煎汤漱吐。(同上)
齿疏陷物:
 ○丝瓜藤阴干,临时火煅存性,研擦,最妙。(同上)
睡中磨牙:
 ○临睡时含糖一小块,可免。(同上)
固齿:
 ○用旱莲根一斤,酒洗净,青盐4两,腌3宿,同汁炒干,研末,日用擦牙,连汁咽之,自能固齿。(同上)
预防牙症:
  用顶上白硼砂2钱,薄菏油2滴,溶化于6两之净开水中,作漱口料,每日漱口数次,可免一切牙症。

清代名医的固齿神方

人到中年,很多都难以避开牙齿松脱。要么去拔牙要么去补牙,但这就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若不解决根本问题,还会有更多的牙齿保不住。

这些根本问题,主要和身体的几大部门相关。
第一部门:肺
肺主气,在气流通过牙齿时,牙齿便起到辅助发音的作用。肺还主呼吸,张嘴呼吸时,风邪容易侵袭伤齿。
8 《圣济总录·口齿门·齿龂宣露》说:“风邪乘虚,居于齿间,令肌寒血弱,龈肉缩落。” 
外感风寒之邪,侵袭牙龈作痛,得热则痛减。外感风热之邪,侵袭牙龈赤肿作痛,用冷水含漱可稍缓。由此,衍生出了广告语:冷热酸甜,想吃就吃。
同时,肺与大肠是一个在表,一个在里的亲戚关系。齿所咀嚼的饮食部分化为糟粕下输于大肠,令大肠有工作可干。所以护齿得养肺。
第二部门:肝
肝藏血,一口好牙需要血液的濡养,才能保持濡润洁白,稳固不脱。倘若供给不足,后果可想而知。
肝还主疏泄,调畅气机,如果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可影响肝之藏血。加上肝火上炎引起血热,令血运行不守规矩,可导致牙龈出血。
第三部门:脾胃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牙齿得不到滋养,就易出现牙痛的症状。加之脾主统血,脾气不足,血失于管理,牙龈便容易出血。
而若胃失和降,胃火炽盛,往上行至口齿,可见牙龈出血、红肿热痛。
最后一个关键部门:肾
“齿为肾之余”。肾精能够生髓,而髓能养骨,故肾精充盛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髓充足则骨骼得养,坚劲有力。牙齿与骨同属于人体硬组织,当然也就坚固不易脱落。
清代名医陈修园有一则固齿神方,正是将以上几大部门的运行都考虑在内,才成了流传至今的有名固齿方。
组成:青盐15g、石膏15g、补骨脂12g、花椒4.5g(去目)、白芷4.5g、 南薄荷4.5g、旱莲草7.5g、 防风7.5g、细辛4.5g。
一起来欣赏这些护齿大将的本事。
青盐无论在此方,还是在其它牙粉配方中,都是一味不可少的因齿好物。原因在于盐走肾。且盐有五色之异,惟青盐尤佳。味咸气寒。适量使用,可接药入肾,坚筋骨,胜过其它各种盐。
对此,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曰:“每天早晨以两手指捻一撮盐放口中,以温开水含,可助口齿牢密。”
 
石膏,关于石膏治牙病,有一个名方黄芩石膏汤,是消除牙龈肿痛的经典方。
石膏主要成分是硫酸钙,也和盐相关,是一种盐类矿物。《景岳全书》说其味甘辛,气大寒。气味俱薄,重量能沉水,却气轻能升,是阴中有阳的药物。善祛肺胃三焦之火,尤其是阳明经的要药。
按照经络来说,上牙龈为足阳明胃经,下牙龈为手阳明大肠经,所以石膏确有为牙龈降火消肿之功。
补骨脂,既工作于肾又工作于脾,性味苦辛温。苦温可以燥湿,辛温可以温通宣散。故补骨脂可温阳气以通经络,温胃阳以消食滞,化湿浊以畅气机,健脾气以止疼痛,散寒湿以除顽痹等等等。
人体经络脏器是一个整体,补骨脂将体内的多种不适一消,就像创造了个好的工作大环境,牙齿作为其中一员,工作同样干得欢快,雪白牢固地守住岗位。
花椒治牙病,在民间广为流传,将其塞进牙洞,或是仅口含,都有止牙痛之效。其性辛温,脾胃肾经均是它的活动地盘。能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白芷性味辛温。工作于胃、大肠、肺经。能去病除湿、拨毒和活血化瘀止痛。止的不仅有牙痛,还有眉棱骨痛,以及鼻塞,鼻渊这些不适。

南薄荷归肺经、肝经,辛凉发汗解热,能抵抗风热外邪等的攻击,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
旱莲草甘、酸,寒。肾经肝经都是它的工作场所。能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都可用其治疗。
防风,治风止痛。性味辛甘温,工作于膀胱肝脾经。既能祛风寒而解表,又能祛风湿而止痛。
细辛辛温,工作于心肺肾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牙痛,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均可用。《圣惠方》载,治口臭及匿齿肿痛:细辛煮取浓汁,热含冷吐。

以上诸位相遇,药性平和,将无论风寒还是风热这些邪气都散去,将能生百病的湿气也除去,同时各就各位,找到自己的工作部门任劳任怨,尽责任。

归肝经的大将有:补骨脂、南薄荷,旱莲草。
归肺经的大将有:石膏、白芷、南薄、荷细辛。
归脾胃经的大将有:石膏、补骨脂、花椒、白芷。
归肾经的大将有:青盐、补骨脂,花椒,旱莲草,细辛。
这些大将联手,共同做好脾胃肺肝肾的工作,令其不上犯于齿,返过来,牙齿咀嚼有力,食物也能顺风顺水进入脾胃,再经脾之运化,胃之消化输送到身体各处,让身体各部门都获得营养支持,获得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多赢局面。
故而,固齿神方固的不仅是牙齿,更是在保养身体各脏,助其运转良好,延年增寿。

以上药方研成细末,每早用来擦牙,用水频潄后吐掉。

方下有语:
这个方子要是在三、四岁就用之无间断,可保至老牙齿不脱落,永免牙患。
据说有一个四十岁牙齿患病的人,大牙已脱三个,用了这个方法固齿,竟然亡羊补牢见了效,牙病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