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中成药,牙齿从此大不同 这个中成药寓意很好,名字取得也很好,叫还少丹,有归还年少的意思。年少之时,牙齿坚固而有力,自然也就能固齿。牙齿和两个脏器走得最近,关系最好,一个是脾脏,一个是肾脏。 肾主骨,牙齿呢是骨之余气所化。全身上下的骨头由肾中精气来供养,同时还要分一部分给牙齿,精气不足,牙齿就会松动。像树上的果子会因为养分不足而纷纷掉落。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脾虚了。脾主肌肉,牙龈也是肉,和脾胃息息相关。脾胃虚弱导致牙龈萎缩,牙齿本该藏在牙龈肉里的那一部分,随着牙龈的萎缩,露在了外面,让人误以为牙齿变长了,这当然不是真的,但容易松动倒是事实。 所以要想牙齿好,就得怎么样,兵分两路,一路补肾,一路补脾。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杨士瀛,这个人在当时啊非常有名,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著名医学家,而且是一位精通内科的医学家。还少丹就收录于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论》,书里说“久服牢齿”。到了明朝,明朝大医王肯堂对此方也十分认可,他在《证治准绳》里曾提及,还少丹“常服固齿”。 还少丹:熟地黄、山药、茯苓、石菖蒲、山茱萸、小茴香、巴戟天、肉苁蓉、枸杞子、楮实子、五味子、牛膝、远志、杜仲、大枣。 前面提到要脾肾并补。说到补肾,熟地可谓轻车熟路。在中医界,前有金匮肾气丸,后有六味地黄丸,再到后世衍生出的诸多地黄丸,熟地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老大哥,带领着山茱萸、五味子、枸杞子,滋补肾阴。 巴戟天、小茴香、肉苁蓉,温补肾阳,阴阳同补,互帮互助。 杜仲、牛膝、楮实子增强肝肾功能。 远志石菖蒲齐心协力,让心和肾手牵手,要知道心肾是一体的,主要体现在心火和肾水要相互交融。所以这里也要统筹兼顾,不能厚此薄彼。 紧接着健脾,脾胃好,肌肉才会比较有力量,才能把牙齿包裹住。但是呢力道又不能太过,这样也是不行的,张弛有度是最好的状态,所以用了三味平和的补药,山药、茯苓和大枣。 还少丹可以解决牙齿松动、酸软、出血以及牙痛的问题,还能增强体质,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服用。 还少二字从宋朝延用至今,现在有中成药还少丹,也有还少胶囊,功效是一样的,服用的时候最好用淡盐水,可引药入肾。 牢牙散——千年“固齿金方” 但凡学习中医之人,均知脾胃派创始人李东桓,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认为脾胃为生命之本,是人身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特别注意人体脾胃的调养。 李东桓更是注意牙齿的保护,若是牙齿出了问题,一定会影响到脾胃消化和吸收。更是有东桓牢牙散传世。 东桓牢牙散在《兰室秘藏》中有记载: 【组方】羌活、草龙胆(酒洗)、羊胫骨灰(另研,过罗,取极细末)、升麻、 【制法】上为细末,入羊胫骨灰和匀。 【主治】牙龈肉绽有根,牙疳肿痛,牙齿不长或动摇欲落,牙黄口臭。(牙痛) 【用法】卧时掺在牙龈上。 另外一个是,清末《清河伤寒总论》中,书中所记为,立户方牢牙散。 【组方】羌活、升麻、女贞子、旱莲草、寒水石、薄荷、龙脑香、大青盐 【制法】生晒后,研为细末 【主治】牙疳肿痛、宣露损烂、牙摇欲落、恶血气臭 【用法】早晚揩齿及牙龈 牙齿的诸多问题,不论那一个传方,均会以固肾及去胃火出发,就如上面这个方子; 1、薄荷、龙脑香:香口去秽,可解口臭难闻。 2、女贞子、旱莲草、、大青盐:可固养肝肾,解牙齿松动之疾。 3、羌活、升麻、寒水石:升阳、胃火上炎,可解牙龈红肿疼痛。 《黄帝内经》中记述,“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枯”。40岁后,因肾气开始衰减,就会出现头发稀疏及牙齿松动。则建议,选取中药——牢牙散刷牙,可牢固牙齿,保护牙龈。所以,历代均有把牢牙散称为“固齿金方”。 护齿五法“老掉牙”这话是说人老了就会掉牙,我不赞同这种说法。我今年已经70岁了,至今满口牙一颗不少,这都是我护牙有道的结果。俗话说,牙好胃口就好。我年轻的时候就很重视牙齿的保护,因为没有好的牙齿不能正常咀嚼,再好的食物也食之无味,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没有好的牙齿,养生的质量也就大打折扣。现代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长寿老人,口腔中都有一定数量的自然牙齿,所以,我把护齿当成自己养生最重要的功课。说起我的护齿法来,共有五招:刷、舔、叩、漱、咬。 刷就是用牙刷刷牙。我每天都要刷四次牙,早晨起来后和三餐后都要刷一次。因为刷牙的次数多,怕过硬的刷毛会损伤牙釉质,我选的都是细软毛的牙刷,而且每三个月必换一把新的。 舔就是用舌头舔牙龈。如果把牙齿比喻成树木,牙龈就是土壤。当土壤肥沃时,树木才茂盛不枯。我每天早晨刷完牙就用舌头顺着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顺序将牙龈舔三遍。叩就是上下叩齿。在舔完牙龈后,我上下叩齿36次,每次叩齿都要用中等力度,听到“嘣嘣”声。 漱就是用茶水漱口。每当吃完水果、茶点之后我都会用茶水漱口,因为茶里含有氟化物,对牙齿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防龋齿。同时茶叶性凉,可以利咽去火,防止火热上蒸,腐蚀牙齿。 咬是大小便时咬紧牙。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牙齿松动脱落是肾气不固的表现。在大小便时咬牙有固肾防齿脱的作用,这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很有效的护齿方法。 我应用上面的护齿五法近三十年,效果显著,把经验介绍给大家,希望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右归丸 有一种中药专治全身怕冷,老寒腿、腰腿四肢寒凉一年一度深秋至,气温骤降,天气又湿又冷。 这个时候,最难受的是那些患有脾肾阳虚的慢性病患者,随着气温不断下降,全身怕冷,后背、腰腿冰凉的症状就会凸显出来。这种情况,即使穿上棉衣,也难阻止这种来自体内的寒气。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寒气日盛,若寒气内侵脏腑,还会导致人体各种慢性病的突发。因此,每年秋季都是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病多发的季节。 那么,到了秋冬季节,中医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中医认为,人体对抗寒冷的能力,就是人体的阳气,一个人如果脾肾的阳气旺盛,就不会怕冷,但如果脾肾阳气虚衰,人体就会表现出对于冷的格外关注。这种情况下,就预示着人体的肾阳开始虚弱了。 那么,人体肾阳虚都有什么表现吗? 一个人肾阳虚,首先就会出现腰膝酸、软、痛和后背四肢的怕冷,这是因为肾阳虚衰不能温养骨骼经络导致的。另外,男子肾阳虚会出现阳痿、早泄,女子肾阳虚会导致宫寒不孕,这些症状都是由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引起的生殖功能减退; 除此之外,由于肾有司二便的作用,因此,肾阳虚还会引起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下肢浮肿等症状。 那么,对于肾阳虚,中医有什么好办法呢?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中成药,这个中成药叫做:右归丸。右归丸出自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 右归丸是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加减衍化而来,所治病症属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或火不生土所致的症状。 右归丸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加入了鹿角胶、菟丝子、杜仲,以加强温阳补肾的药物;除此之外,还加了当归、枸杞子,等滋阴养血的药物。 因此,右归丸这个药既补肾阳,又补肾阴,还补气血,除此之外,补肾阳还可以间接的起到补脾阳、心阳的作用,因为中医认为,人体一身之阳气,以肾阳为根。肾中阳气一补充,全身阳气都会得到补充。这就是张景岳强调的: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关于补肾阳,中医有很多方剂,就比如:金匮肾气丸、八位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等,但如果说效果好,要首推右归丸。 右归丸方剂组成: 熟地24克,炒山药12克,山茱萸9克,枸杞12克,鹿角霜12克,菟丝子12克,杜仲12克,当归9克,肉桂10克,制附子6克(先煎) 牙龈萎缩,牙齿松动,有不少人认为是上火或...牙龈萎缩,牙齿松动,有不少人认为是上火或者慢性牙周炎导致的,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 其实元凶是“它”不好! 肾气不足牙齿就松动,伴有牙龈萎缩。明明牙齿和肾相距那么远,怎么会是肾的问题呢? 其实这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齿为骨之余”。 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女子到了七岁,肾气盛旺了起来,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牙齿是骨头的最末端,而中医里肾又主骨生髓。 所以肾气充足旺盛,骨头牙齿才能坚固,牙龈才能饱满。 因此当你的牙齿松动,没有光泽,有焦黄色,有时还伴有乏力和腰膝酸软,这时候不要只想着去看牙医,可以试试中医。 因为肾主骨,在口为齿。对于牙齿松动,古人早就总结出“补气益肾”的草本疗法。 可以用寒水石,周麻、旱莲草,女贞子,补骨脂,龙脑香,戎盐,薄荷。混合打粉,早晚替代牙膏刷牙使用。 对于有牙松齿动,齿龈上火红痛,牙龈萎缩等牙齿困扰,均有不俗的疗效。 牙缝大 松动 牙龈出血 牙龈萎缩…固齿护龈有妙招“齿为脏腑之门户”,“齿为骨之余”,不要认为牙齿美容只是现代生活需求,古代医家也十分重视牙齿的健康与美容,并且从中医理论出发,早已对牙齿相关的病症有了深刻认识,在治疗方面,多从肾与胃肠入手,更是内外施治,疗效满意。 【齿龈异常病因病机】 1,肾精不足《圣济总录》云:“肾主骨,齿者骨之余也,人之肾气强盛,骨髓坚固,则齿牙莹白璀璨;金肾气虚弱,无以荣于骨髓,故令牙齿枯槁而黄黑。”《奇效良方》亦指出:“齿者,骨之精华,骨乃肾之所主……肾气强盛,则齿自坚,衰则齿必为病。”因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房事过度、久病伤肾或老年肾亏,导致人体肾之精气虚损;而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精不足,齿失充养,肾气不足,根本不固,故出现牙齿枯槁、黄黑、松动,易生龋齿。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言:“丈夫八岁齿更,三八真牙生,七八齿槁。女子七岁齿更,三期真牙生,七七齿槁。”足少阴气绝则“齿长而垢”,此语多被人忽视。临床见肾虚之人多牙龈渐退而牙根暴露。越是肾虚,其牙根露出越多,其牙齿显得越长。且牙根色暗如有灰尘,亦是肾之本色。故查牙根可辨肾虚与否,结合脉与症,则更有诊断意义。临床查舌之时,顺便查牙根,十分方便,岂能视而不见。此症当补少阴,取太溪穴最好。 2,热灼伤阴 因久病伤肾、禀赋不足、房事过度、过食温燥劫阴之品,耗伤肾阴,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则牙齿疏豁、动摇、露根、牙龈溃烂萎缩。《圣济总录》云:“肾虚则齿豁,精盛则齿坚,虚热则齿动。”若感受热邪,耗伤津液,则牙齿黄而干燥。 4,邪犯阳明 风冷之邪侵入阳明经(手阳明、足阳明),经脉气血运行受阻,则牙齿黄黑、枯槁、摇动。《诸病源候论》言:“风冷乘其经脉,则髓骨血损,不能荣润于牙齿,故令牙齿黯黑,谓之历蠹(dù)……风邪冷气客于经脉,髓虚血弱,不能荣养于骨,枯燥无润,故令齿黄黑也。”此外,嗜食辛辣肥腻,化热生火,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热邪内犯导致胃热炽盛,而胃经络于龈,胃火循经上熏,气血壅滞,则牙龈肿胀疼痛,甚至溃烂;热伤血络,则齿缝出血。 5,牙齿、牙龈疾患 风疳、牙宣、龋齿、牙痈等齿、龈疾病,也可导致牙齿色泽、形态的异常。此外,长期吸烟、大量饮浓茶、慢性铅中毒或氟中毒、服用某些药物如四环素、慢性病也可以出现牙齿色泽、形态的变化。 【保养方法】 内治法 1,肾精不足当益肾强腰固齿,药物安肾丸(《赤水玄珠》)。青盐(炒)、补骨脂(盐水炒)、山药、石斛、白茯苓、菟丝子(酒炒)、巴戟天、杜仲(姜汁炒)、肉苁蓉(酒浸)、白蒺藜(炒)。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日服70-80丸,分2次服,空腹盐开水送下。 2,热灼阴伤当清热养阴,升举清阳,药物:滋阴清胃固齿丸(《寿世保元》)。山药末、牡丹皮末、黄柏(酒炒为末)、黄连(酒炒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日服30丸,分两次服,空腹盐开水送下。 3,气虚血少当补益气血,药物:地骨皮散(《医方类聚》)。地骨皮、郁李仁、生干地黄、川升麻、藁本、露蜂房、杏仁。将上药捣为散,每次用3g,以纱布包紧,噙口中,咽津,不拘时候,随时可用。 外治法-固齿 1,固齿刷牙散(《慈禧光绪医方选议》)青盐、川椒、旱莲草、枯白矾、白盐。先将川椒、旱莲草加水煎熬成浓汁约1茶盅,去渣后加入青盐、白盐、枯矾、炒干,将所得干物研成极细末即成。每日早晚用药末刷牙漱口。可固齿牢牙、预防牙疾。 2,牢牙方(《寿亲养老书》)荆芥(不见火)、川芎、细辛、当归。上为细末,过筛。用牙刷浸水蘸取药粉揩齿,不可马上用水漱去,须令药气入牙内良久,方漱为佳。有牢牙之功,可祛风行气,活血养血。 3,玉池散(《御药院方》)升麻、藁本、甘松、兰草、白芷、川芎、细辛、青盐、生地黄、地骨皮、皂角、麝香、将升麻等11味药研为细末,再入麝香细研。每日早晚揩牙。可香口辟秽,固齿止痛。 4,固齿良方(《餐菊轩医辑》)青盐、生石膏、制补骨脂、防风、薄荷叶、旱莲草、细辛、花椒(去目)、白芷。上药生晒,研为细末。每天晨起用牙刷蘸药末轻轻刷遍全牙,并稍含片刻,再用清水漱口。主治牙痛口臭等,可固齿止痛。 外治法-洁齿 1,洗齿白芷散(《医方类聚》)白芷、白蔹、莎草根去毛、白石英岩、细辛去苗叶、川芎捣研为末,如常法揩牙,可疗牙齿黄黑,久用令齿洁白。 2,御前白齿散(《景岳全书》)石膏、大香附、白芷、甘松、山柰、藿香、沉香、川芎、零陵香、细辛、防风、石膏另研,共为细末,和匀。先以温水漱口,后以药粉擦牙。可洁齿白牙,香口辟秽。 1,运舌法:赤龙搅海 用舌尖舔摩内侧齿龈,从左至右,由上至下,紧贴上下牙龈转圈,正反各36圈,然后,再用舌尖舔摩上唇颊侧和下唇颊侧36圈,顺序同上。当唾液充满全口后分3次咽下。此法久之可固齿,健脾胃,轻身祛病。 2,叩齿养生法 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明代百岁寿星冷谦的长寿秘诀中也强调“齿宜常叩”。叩齿的具体做法:晨起先叩臼(后)齿36下,次叩门(前)齿36下,再错牙叩犬齿各36下,最后用舌舔齿周3~5圈。早、中、晚各叩齿一次,多做更佳。 肾绝齿长,脾绝唇反,肺绝毛脱,肝绝舌卷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生命运动都离不开五脏为中心的系统支持。五脏在人体当中处于非常很重要的位置,当它们出现了问题,身体会有怎样的变化? 当肺部出现了问题,也会影响到身体毛发的生长,然后脱落。当肺部在运作的时候,会给身体的皮肤和毛发输送一定的营养,但是肺气衰竭的时候,很容易导致皮肤干燥,毛发脱落。所以你们会发现很多的肺癌患者,在生命的最后,身上的皮肤和毛发都会出现异常。 肝部出问题,舌头会自然往后面蜷缩。自古以来,老一辈都认为肝气绝,则舌卷,有机会的话,可以看看身体不好的老人,他们的舌头大多是这样的特点。当人体的肝气足的时候,人体的筋脉就会得到滋润,反之,筋脉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舌头很容易往后面蜷缩。日常生活中,如发现自己的舌头不灵活,就要考虑是不是肝脏出现了问题。 除了艾灸可以提升阳气、增加机体免疫力,还有内服温阳化湿丹补充动力与能量(阳气、肾阳),增强抗病能力。南宋时期医家窦材结合“四十余年之所治验”,于晚年成就《扁鹊心书》,书中提出并应用“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的保命心法。其中所提到的丹药包括金石类矿物药,金石类矿物药与地球是同时代产生的,非草木本草类一年生植物所比。 消食通,调节脾胃运化功能,排肠道湿毒,适用于脾虚,痰饮、水湿、浊毒内停者,属于内毒聚积的都可用。 牙齿保健小方法【保健方法】 ○乌贼鱼骨粉调醋涂于龋齿上,可立止痛,再补以大蒜头,半月之后可根治。(生活秘术P158) ○将小棉花球蘸点风精油嵌入蛀牙或滴入蛛牙内,即能止痛。(剪贴) ○捣一些蒜头塞进牙洞中,可以止痛防蛀。 ○用了哥王根和生菸梗捣烂放入牙洞中,每晚睡前用药,三四晚即愈。 ○取烧酒30毫升,倒在碗里,打入一只鸡蛋,然后点燃烧酒,待烧酒燃后,鸡蛋也熟了,把它一次服完,大约过一小时后,牙痛即止。 ○水杨梅叶适量,食盐少许,共捣烂,塞于虫牙孔内。(草药手册,单色) ○苍耳草叶适量,捣烂,塞入患处。(同上) ○满天星适量,捣烂,用醋调匀,取汁含漱,日3~5次。(同上) ○以棉球蘸十滴水或清凉油或仁丹适量,塞入龋洞,可止痛。(自然疗法) ○剪取桃树之枝,以棉皮条裹其一端,蘸菜油于灯上熏热,置痛齿上灸其一端,如是数次,虫毙痛止,屡试屡验。(百病疗法) ○韭菜子烧烟熏之,牙虫即出。(同上) ○芭蕉自然汁一碗煎热,含漱。(同上) ○霜杀老丝瓜,烧存性,白汤服,并擦痛处。(同上) 虚火牙痛: ○枸杞30克,蒸瘦肉吃。(秘方良方P147) O大罗伞根一两,捣烂冲温开水取汁含漱。 ○野马蹄草2两,大罗伞1两,水煎先饮后含漱。 ○过塘蛇2两,水煎服。(以上《中草药手册》单色) ○(由于睡眠不足、过于劳累或偶感风寒引起的牙痛)皮蛋2个,叉烧100克,米100克,用水煮粥吃。 ○(风火)新鲜鸭蛋1~2个划溶,加适量水,放少许盐,隔水蒸熟,趁热吃。 ○(〃〃)在50克60度的烧酒中打入一个生鸡蛋,搅拌几分钟后,鸡蛋呈黄白色,1次吃完,2~3小时后牙痛消失。 ○生石膏50~100克研为细末,加水煎0.5~1小时,去渣取汁,打入鲜鸭蛋2个煮熟,酌加冰糖调味,吃蛋饮汤,日服1~2次(石膏必须久煎,脾胃虚寒及阴血亏虚者忌服)。(禽蛋疗法) ○干骨碎补3钱,研粉与猪肾蒸食。(草药手册,单色) ○(风火)南瓜蒂浸入盐内,取出风干,痛时,取一小块,嵌齿间,诚无不验。(百病疗法) ○(″″)丝瓜1条,盐擦过,煅研,频擦,效。(同上) ○(阴虚)生附子研末,口水调敷两足心,极效。(同上) ○西洋参切片贴,龙眼肉即可。(同上) 牙周炎: ○(满口牙摇动不固,或时有疼痛)骨碎补二两,文火炒研末,用以揩齿,良久吐出,或用骨碎补末五钱,青盐三钱,冰片五分,研细代牙粉用。 牙龈肿痛: ○菊花叶一把,捣烂,绞汁,每服一小杯(约三四钱)。 ○芒硝少许,将药擦在牙痛处。(常见病验方选编) ○芥菜杆,烧存性,研末,频敷之,即愈。(百病疗法) ○红灯笼(即山慈姑)枝根,煎汤漱吐。(同上) 齿疏陷物: ○丝瓜藤阴干,临时火煅存性,研擦,最妙。(同上) 睡中磨牙: ○临睡时含糖一小块,可免。(同上) 固齿: ○用旱莲根一斤,酒洗净,青盐4两,腌3宿,同汁炒干,研末,日用擦牙,连汁咽之,自能固齿。(同上) 预防牙症: 用顶上白硼砂2钱,薄菏油2滴,溶化于6两之净开水中,作漱口料,每日漱口数次,可免一切牙症。清代名医的固齿神方 人到中年,很多都难以避开牙齿松脱。要么去拔牙要么去补牙,但这就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若不解决根本问题,还会有更多的牙齿保不住。 这些根本问题,主要和身体的几大部门相关。第一部门:肺 肺主气,在气流通过牙齿时,牙齿便起到辅助发音的作用。肺还主呼吸,张嘴呼吸时,风邪容易侵袭伤齿。 8 《圣济总录·口齿门·齿龂宣露》说:“风邪乘虚,居于齿间,令肌寒血弱,龈肉缩落。” 外感风寒之邪,侵袭牙龈作痛,得热则痛减。外感风热之邪,侵袭牙龈赤肿作痛,用冷水含漱可稍缓。由此,衍生出了广告语:冷热酸甜,想吃就吃。 同时,肺与大肠是一个在表,一个在里的亲戚关系。齿所咀嚼的饮食部分化为糟粕下输于大肠,令大肠有工作可干。所以护齿得养肺。 第二部门:肝 肝藏血,一口好牙需要血液的濡养,才能保持濡润洁白,稳固不脱。倘若供给不足,后果可想而知。 肝还主疏泄,调畅气机,如果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可影响肝之藏血。加上肝火上炎引起血热,令血运行不守规矩,可导致牙龈出血。 第三部门:脾胃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牙齿得不到滋养,就易出现牙痛的症状。加之脾主统血,脾气不足,血失于管理,牙龈便容易出血。 而若胃失和降,胃火炽盛,往上行至口齿,可见牙龈出血、红肿热痛。 最后一个关键部门:肾 “齿为肾之余”。肾精能够生髓,而髓能养骨,故肾精充盛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髓充足则骨骼得养,坚劲有力。牙齿与骨同属于人体硬组织,当然也就坚固不易脱落。 清代名医陈修园有一则固齿神方,正是将以上几大部门的运行都考虑在内,才成了流传至今的有名固齿方。 组成:青盐15g、石膏15g、补骨脂12g、花椒4.5g(去目)、白芷4.5g、 南薄荷4.5g、旱莲草7.5g、 防风7.5g、细辛4.5g。 一起来欣赏这些护齿大将的本事。 青盐无论在此方,还是在其它牙粉配方中,都是一味不可少的因齿好物。原因在于盐走肾。且盐有五色之异,惟青盐尤佳。味咸气寒。适量使用,可接药入肾,坚筋骨,胜过其它各种盐。 对此,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曰:“每天早晨以两手指捻一撮盐放口中,以温开水含,可助口齿牢密。” 石膏,关于石膏治牙病,有一个名方黄芩石膏汤,是消除牙龈肿痛的经典方。 石膏主要成分是硫酸钙,也和盐相关,是一种盐类矿物。《景岳全书》说其味甘辛,气大寒。气味俱薄,重量能沉水,却气轻能升,是阴中有阳的药物。善祛肺胃三焦之火,尤其是阳明经的要药。 按照经络来说,上牙龈为足阳明胃经,下牙龈为手阳明大肠经,所以石膏确有为牙龈降火消肿之功。 补骨脂,既工作于肾又工作于脾,性味苦辛温。苦温可以燥湿,辛温可以温通宣散。故补骨脂可温阳气以通经络,温胃阳以消食滞,化湿浊以畅气机,健脾气以止疼痛,散寒湿以除顽痹等等等。 人体经络脏器是一个整体,补骨脂将体内的多种不适一消,就像创造了个好的工作大环境,牙齿作为其中一员,工作同样干得欢快,雪白牢固地守住岗位。 花椒治牙病,在民间广为流传,将其塞进牙洞,或是仅口含,都有止牙痛之效。其性辛温,脾胃肾经均是它的活动地盘。能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白芷性味辛温。工作于胃、大肠、肺经。能去病除湿、拨毒和活血化瘀止痛。止的不仅有牙痛,还有眉棱骨痛,以及鼻塞,鼻渊这些不适。 旱莲草甘、酸,寒。肾经肝经都是它的工作场所。能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都可用其治疗。 防风,治风止痛。性味辛甘温,工作于膀胱肝脾经。既能祛风寒而解表,又能祛风湿而止痛。 细辛辛温,工作于心肺肾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牙痛,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均可用。《圣惠方》载,治口臭及匿齿肿痛:细辛煮取浓汁,热含冷吐。 以上诸位相遇,药性平和,将无论风寒还是风热这些邪气都散去,将能生百病的湿气也除去,同时各就各位,找到自己的工作部门任劳任怨,尽责任。 归肺经的大将有:石膏、白芷、南薄、荷细辛。 归脾胃经的大将有:石膏、补骨脂、花椒、白芷。 归肾经的大将有:青盐、补骨脂,花椒,旱莲草,细辛。 这些大将联手,共同做好脾胃肺肝肾的工作,令其不上犯于齿,返过来,牙齿咀嚼有力,食物也能顺风顺水进入脾胃,再经脾之运化,胃之消化输送到身体各处,让身体各部门都获得营养支持,获得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多赢局面。 故而,固齿神方固的不仅是牙齿,更是在保养身体各脏,助其运转良好,延年增寿。 以上药方研成细末,每早用来擦牙,用水频潄后吐掉。 方下有语:这个方子要是在三、四岁就用之无间断,可保至老牙齿不脱落,永免牙患。 据说有一个四十岁牙齿患病的人,大牙已脱三个,用了这个方法固齿,竟然亡羊补牢见了效,牙病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