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孟津、孟县段黄河的冶阪津位置

 河洛文史孙老师 2022-10-10 发布于河南

        古代孟津、孟县段黄河的冶阪津位置在什么地方呢?                                                      关于冶阪津的历史有如下记载: 《魏土地记》云:冶阪城,旧名汉祖渡,城险固,南临孟津,在洛阳西北四十二里。盟,读曰孟。乙丑,魏主引兵北济,西如河内。 魏主至盟津。于栗磾造浮桥于冶阪津。〖郭缘生《述征记》曰:践土,今冶阪城是。《水经注》:河阳县故城在冶阪西北。                     《资治通鉴》名词解释:南朝宋景平元年(423),魏主至盟津,“于栗造浮桥于冶陂津”,即此。旧名汉祖渡。又名冶坂城。在今河南孟县西南三十五里。                                  从以上史料基本可以确定几个具体地理概念:河阳县故城在冶阪津西北方位,冶阪津旧名汉祖渡,又名冶阪城,践土就是冶阪城。北魏时期,南朝宋景平元年(423),魏主至盟津,“于栗造浮桥于冶陂津”,即此。 盟津就在冶陂津的对面,也就是今孟津区铁谢村东、蒋庙村北的赵家庄渡口所在,今黄河驿站处。                                          历史上,北魏国主拓跋嗣抵达盟津。黑将军于栗在冶阪津搭建黄河浮桥。乙丑(二十八日),拓跋嗣率军北渡黄河,向西前往河内。                                                                      冶戍城,也称野戍城,今孟津北区有野戍村,为古代野戍城所在地。河阳县治也在此地附近,即里村、野戍村这一块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