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完成,再完美

 蔚蓝8yvdz1pss8 2022-10-10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 从写作开始谈起

最近在写作方面遇到了一些“瓶颈”,虽然每天输入的内容也不少,工作中也学习到了很多新东西,但是每次想要写点什么的时候,又发现好像“没什么东西可写”。好像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才能写得出来……可好的主题也不是随时都有的……

朋友圈有一些日更的大神,已经坚持了六七百天,每天都写几百到上千字不等。跟他们咨询了一下,核心的观点是:先完成,再完美

写作的本质是记录感知,重在记录的过程。能写出受别人认可的好文章固然很重要,但坚持写作这个行为本身可能更为重要。我在「为什么要写作」这篇文章里也提到过这一点:

写作的过程实质上是锻炼自己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最好过程……

不得不承认我有时候对自己的要求有点高了,总是想要写那些大家比较关注,或者是自己比较有感悟的主题,对于文章的逻辑结构、表达的流畅程度和文字的精炼程度也有着一定的要求。

这其实导致了我没有办法去保持每天更新,因为好的主题本身就是有限的,而以我个人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能够分享感悟的主题就更少了。随着我分享内容的增加,可以被分享的新东西其实是在减少的,这就需要我在输入端及时地补充,但知识和经验的提取与转化也是需要一个过程,没有人能跳过这一过程。再者,结构和文字上的打磨也是需要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

图片

  •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其实不光写作,很多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注定无法达到完美。更是有很多时候,不完美才是一种常态。过于追求完美,可能会让我们陷入细节的漩涡,进而忽视我们最初想要实现的目标。

在读书的时候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总想着把每一页内容都读懂,读书的速度就会比较慢,有的时候来不及读完一本书也就放弃了。更何况有的书中就是会存在大量的“过早引用”。(在前文中提到的概念,可能在后文中才有解释,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解释,这就导致在一开始阅读这些带有“新概念”的内容时,大概率是读不懂的)。

解决这种“过早引用”的方法其实说起来也比较简单,那就是:不管读不读得懂,先读完再说。读完之后就会发现,一些之前不能够理解的内容,忽然也就理解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面对很多事情,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不能对自己有太高的要求,应当先致力于“完成”,而后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再提升质量,尽可能地去“完善”,以求达到“完美”的状态。

完成意味着说,对于我们关注的事情,一旦有了想法和目标,就需要马上开始行动,这需要我们克服对于未知的焦虑和恐惧,以及行为习惯上的惰性。一旦认定一件事情是正确的、有价值的,就需要立即进行“瞄准、射击”。

读了一些书,发现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核心共性之一是:有着极强的行动力,其背后的动力往往是来源自于他们内在对于目标实现的渴望,而非外界的督促和要求。

“完成”是一个人能够自律、坚持的外在表现,“完美”是一个人精细、认真的内在素质和性格。我们需要做的是先把“完成”培养成自己的习惯,再把“完美”塑造成自己的性格。

最后回到我的“写作瓶颈”上来,解决方案已经跃然纸上:无论写什么,只管写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