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论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的关系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2-10-10 发布于山东

  □ 伏炎安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给当时的头号资本主义国家、此次危机的肇始国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纪性课题。对此,危机中上台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分别从实践和理论进行了探索。

  一、罗斯福新政:立足现实,推进新政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他在上任第二天后就组织“智囊团”,积极开始推行“新政”。

  罗斯福上台时心中并没有一幅“新政”的完整蓝图,他只是认识到必须改变胡佛政府“自然调节”的放任政策,运用政府权力对经济进行积极的干预,其具体对策要在实际中逐步摸索。

  罗斯福确定政府施政的首要目标是整顿金融,恢复银行系统的正常运转。国会根据罗斯福的要求,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和著名的格拉斯—斯特高尔法等,给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使其运转起来。

  面对刻不容缓的农业危机,罗斯福签署了《农业调整法》,授权农业调整局控制基本农产品产量和牲畜饲养头数,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

  为恢复工业生产、复兴经济,罗斯福签署了《全国工业复兴法》,并发起蓝鹰运动,先后筹设国家复兴管理局、全国复兴委员会等。

  罗斯福还认为,为了挽救资本主义制度,必须进行救济来缓和社会矛盾。他建立了平民自然资源保护队,签署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公共工程局,拨款33亿美元举办大规模公共工程。

  在新政后期,针对广大工人要求改革、不断罢工的局势,联邦政府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1935年8月由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1938年政府又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在新政过程中根据情况的变化而紧急采用的,发展格局既不清楚,也没有系统化,但都体现了政府对经济危机的积极干预政策。

  二、凯恩斯主义:紧扣时政,创新理论

  凯恩斯主义的形成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是凯恩斯密切抓住时代的经济命脉进行创新研究的结果。

  凯恩斯早年信奉自由放任的传统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当看到一战后英国长期处于萧条状态,他花了很大精力研究货币理论。1926年,他发表《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一文,提出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明智管理,明确宣告其经济思想的弃旧图新。

  1927年和1930年,凯恩斯出版了《货币政策论》和《货币论》,主张通过政府加强货币管理来保持经济的稳定,并以此补充和发展剑桥经济学。

  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初期,凯恩斯发表《劳合·乔治能做到吗?》(1929年),《走向繁荣之路》(1933年)等论著,强调政府的财政政策在调节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为《通论》),就其以前提出的用国家调节取代自由放任以消除失业和防止经济危机的主张,作了全面的阐述——他以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为依据,得出了必须依靠资产阶级政府的财政措施来调节经济,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相适应,从而提高总需求水平。

  然而,《通论》终究是一部理论著作,其政策建议仍然比较笼统,只是为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化的工作是由凯恩斯的弟子及追随者根据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完善的。)

  三、二者的关系:不谋而合,交互影响

  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政府在财政金融方面的调节。但其“新政”只不过是出于实际需要而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急救措施,没有一套成体系的理论作为思想基础;是汇聚了许多人的工作和想法的产物,却没有系统化而提高到理论的高度。

  此次大危机也促成了一系列国家干预主义理论和政策的产生,如英、美的凯恩斯主义,美国的制度学派,法国的调节主义等等。其中,以凯恩斯主义的主张最为完备,影响最大。

  罗斯福本人并不通晓、也不相信凯恩斯经济学,但他推行坚决果敢的“反萧条”的新政实验。罗斯福这一抢救方案的推行,正值凯恩斯创建就业一般理论并接近完成的阶段。凯恩斯对美国这一重大实验性方案的实施,确曾密切关注,而且高度赞扬。罗斯福“新政”方案的实施,对凯恩斯“就业一般理论”的创建起了印证作用。

  认为罗斯福新政是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依据的实践与应用,是没有根据的。当然,凯恩斯的一些主张肯定通过罗斯福新政班子或“智囊团”中赞成凯恩斯观点的人起作用,但对罗斯福的影响很小。相反,把凯恩斯主义说成是对罗斯福新政进行理论“总结”的产物,也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因为理论于1936年已经形成时,新政还在实践中推进与优化,并不稳定。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和凯恩斯主义的形成表明,在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日益深化的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需要依靠国家机器的强制力量来更好地维护资本的统治,即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就要求从自由放任主义向国家干预主义转变。在这一转变中,共同的阶级使命和时代课题,使罗斯福和凯恩斯分别立足不同的国家,从实践和理论两个不同的方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交出了殊途共归的答卷,在理论主线上不谋而合。当然,罗斯福通过自己的辩证思考或智囊团的建议,在实践反思中逐步理性地接受了部分可为自己使用的凯恩斯的主张;凯恩斯在理论构建的过程中,也把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作为研究整个资本主义新出路可资借鉴的突出案例,两者之间有一定的交互影响。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