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口臭最怕的三种药 ![]() 高剑虹 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口苦口臭提示存在肝火旺盛、胃火旺盛(胃部火热邪气旺盛)等,可用戊己丸、左金丸、胃逆康胶囊等,尚无权威文件说明有三种药是口苦口臭最怕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口苦提示存在实热证,常见于肝胆火旺或心火旺等;而口臭常见于胃热、饮食物不消化等。可用戊己丸、左金丸、胃逆康胶囊等药物治疗。1.戊己丸:适用于肝火犯胃(肝脏产生的火邪侵犯到胃)证,症见上述肝火犯胃的症状,并以胃痛为明显特点。注意孕妇慎用,肝寒者慎用。2.左金丸:适用于肝火犯胃证,症见上述肝火犯胃的症状,并以肝火旺盛之胁肋胀痛、呕吐酸水、烦躁为主要症状。注意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3.胃逆康胶囊:适用于肝火犯胃证,并以郁热者,症见 熬夜肝火旺盛口臭怎么调理 ![]() 张健 副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熬夜肝火旺盛口臭归属于中医肝火炽盛证,可通过口服中药汤剂、针刺、推拿等调理。如药物治疗可以服用龙胆泻肝汤。1.口服中药汤剂:肝火炽盛证表现为胸肋疼痛,失眠多梦,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臭,口干口苦,可伴流鼻血,尿黄,便秘,舌红苔黄等症状。治疗可清泻肝火,选用龙胆泻肝汤,中药组成有龙胆草、黄芩、木通、山栀子、泽泻、车前子等。2.针刺治疗:选取膻中、期门、肝俞、太冲等,采用泻法。3.推拿治疗:按摩肝胆经,可点按膻中、期门、合谷、太冲、章门等穴位。存在肝火炽盛证,应在医生辨证指导下治疗。 早上起来口苦口臭口干应该怎么办 ![]() 韩盛旺 主治医师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早上起来口苦、口臭、口干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沙山麦冬汤、养阴口香合剂等进行调理治疗。中医认为,胃的功能维持,依赖于胃阴胃阳的平衡所致,如果经常吃辛辣的食品,暴饮暴食,就可能会导致胃阴亏虚,胃火过旺,而引发口苦、口臭、口干的现象。沙参麦冬汤具有甘寒生津,清养肺胃之功效。主治燥伤肺胃或肺胃阴津不足,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临床上用于气管炎、肺结核、胸膜炎、慢性咽炎等属于肺胃阴伤者。养阴口香合剂能清胃泻火(清除胃火),滋阴生津(滋补体内水液),行气消积。用于胃热津亏,阴虚郁热上蒸所致的口臭,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咽干口苦,胃灼热痛,肠燥便秘。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要注意调整饮食,避免使用辛辣刺 肝火旺盛口苦口干口臭吃什么药 ![]() 高剑虹 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肝火旺盛口苦口干口臭可以辨证服用通窍耳聋丸、肝郁调经膏等中成药,建议遵医嘱使用。1.通窍耳聋丸由柴胡、龙胆、芦荟、熟大黄、黄芩、青黛、天南星、木香、青皮、陈皮、当归、栀子组成,具有清肝泻火、通窍润便的功效。该药用于肝胆火盛,头目眩晕,耳聋蝉鸣,耳底肿痛,目赤口苦,胸膈满闷,大便燥结。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2.肝郁调经膏由香附、白芍、川楝子、郁金、当归、代代花、丹参、牡丹皮、葛根、泽泻、佛手、玫瑰花组成,具有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养血调经的功效。该药用于肝郁所致的月经失调,痛经,乳房胀痛、口干口苦等。孕妇忌服,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以上药物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如有相关病情,建议在专业医师辨 口臭口苦肝火旺用两味中药解决是真的吗 ![]() 蔡宏波 副主任医师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用某两种中药治疗口臭口苦肝火旺不切实际,没有科学依据,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泻青丸、左金胶囊等中成药进行治疗。1.泻青丸由龙胆、大黄、防风等药物组成,其功效是清肝泻火(清除肝火),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耳鸣耳聋,口苦口臭,头晕目眩,两胁疼痛,小便赤涩等。注意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孕妇忌服,年老体弱、大便溏软及脾肾两虚者慎用。2.左金胶囊由黄连、吴茱萸组成,其功效是泻火疏肝、和胃止痛,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肝火犯胃(肝脏产生的火邪侵犯到胃)导致的口苦口臭,嘈杂(胃部有类似饥饿、空虚伴灼热的感觉)泛酸,胁肋疼痛等。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脾胃虚寒(脾胃虚弱寒冷)者不适用。以上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切勿自 口臭口苦肝火旺用什么中药可以解决 ![]() 俞丽华 副主任医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口臭口苦肝火旺,中医认为一般是指肝胆湿热(湿热邪气郁积在肝胆)证。治疗应清热利湿(去除体内的热邪和湿邪),疏肝利胆(疏通肝胆的气机),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等。肝胆湿热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清气不能上升而浊气不能下降,从而导致浊气逆行,产生口苦口臭的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小便短赤(小便量少,颜色深黄),大便不调(大便异常)等。1.若肝胆实火上炎导致的头痛目赤,胁痛(胁肋部位疼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等,则应泻肝胆实火,可以服龙胆泻肝汤。2.若湿热黄疸所致的身热不扬(感觉全身发热,摸肌肤却不怎么热),无汗,目黄,身黄,其黄色如橘,口渴而饮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