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伟教授谈【针下辨气】

 天天针法 2022-10-10 发布于湖南

  


气机是什么?

就是升降、出入、浮沉。

阴阳是什么呢?

就是表里、寒热、虚实。

——刘伟

 刘伟教授谈【针下辨气】

我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针刺治疗中的【辨气】。

我们说传统针灸治疗是在【理法方穴术】上下功夫,简单来说就是抓气机、调阴阳,目的就是两个字“平衡”,或者一个字就是“和”。

经典里说过【用针之要,在于调气】,【法于阴阳、合于术数】就是这个意思。

气机是什么呢?就是升降、出入、浮沉。

阴阳又是什么呢?就是表里、寒热、虚实。

所以针灸治疗通俗来说就是身体调零的过程,身体画圆的过程,就是补虚和泻实。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要靠做手法,针刺手法要做到位。

手法到位了以后,才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就是古人说的【用针之要在于调气】。

古人言【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都是在告诉我们得气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刺之道,毕矣】。

所以说针刺的过程就是医生和病人交流的过程,以及对形、气、机、神的认知和掌控引导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触诊、揣穴、得气、守气、导气都需要辨气。

触诊揣穴的这一部分我以前讲过。

那么怎样得气、守气、导气呢?

它们分别又是挺大的题目,

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一起讨论。

今天我先来聊聊【针下辨气】。



【针下辨气】

【辨气】,我把它称作【五步随心,听针观想】。

【五步随心】分为:问穴、入境、观想、引气以及神合。

时间关系,我不详细讨论这五步了,只在这里讨论一下针入腠理的感觉。

笼统的讲,【针入腠理】我们要学会分清楚针下是邪气还是正气。

实际上经典里描述的很清楚,比如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但是在临床中,仅仅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再往细处分。

实际上经典和先贤,都讲过这个问题,辨气大概有八个方面的内容,都是经典里讲过的。

现在,我把个人体会和大家分享,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针下辨气】之气虚与气实

一、气虚,什么是气虚?

就是针下空空如也的感觉。

如同我们把针扎在空气里,或者把针扎到豆腐块上的感觉是一样的。

在临床上,常见于长期的虚症患者。

例如,在虚性病人的下腹部关元区域做触诊就会有这种“手下空空如也”的感觉。

往往这种情况的病人属于不易得气或预后欠佳。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什么呢?

需要【虚则补之】。

一般这种情况,手法上我们要用抽添法,烧山火,或者运气法等,取意就是【正虚则补之】。

二、气实,什么是气实?

就是针下如在淤泥中跋涉,或者说更严重的情况如同把针扎在橡皮泥上的感觉一样,针下气实在浅层深层不同层次都可以遇到。

那么治则是什么呢?

需要【实则泻之】。

在临床治疗中

①可以远端引气,可以让气机流通。

②如果在局部瘀滞严重的情况下,比如说局部有筋结,在这种情况下远端引气的力量有可能就不够了,所谓的“力不逮”。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局部像挖土机挖土一样,把它给挖空,甚至说得更夸张一点,用“炸药包”把它炸掉。

如果气虚就要“正虚以补之”,气实就要“给邪以出路”。

这两点是针灸临床中非常重要的治疗原则,当然大家一定要记住针灸是【以通为补,以通为泻】。



【针下辨气】之气浮与气沉

三、气浮,什么是气浮呢?

气浮一般来说在浅层,偶见深层。

举个例子:气浮的感觉,就是放一个软木塞在水中,浮在水面上,我们用手把它往下压,因为浮力,它往上顶的感觉就是气浮。

在临床中,针下有这种气浮的感觉,我们就需要“浮而降之”或者“浮而引之”,比如说摇大针孔、捻转提插、徐疾等手法可以用在这里。

四、气沉,什么是气沉呢?

气沉是指进针以后能感觉到一种吸力,拽着针往下走。

大家别误会,我说拽着针往下走实际上是把微观现象宏观描述了,我个人理解这就类似经典里说的“如鱼吞饵”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沉则升之”、“沉则引之”。

同理,可以用捻转、提插、徐疾等手法相对的去解决气沉的问题。

气浮和气沉可以帮助我们去判定疾病在脏在腑以及疾病的性质和转归的问题。



【针下辨气】之气滑与气涩

五、气滑,什么是气滑呢?

举个例子,就像抓泥鳅时滑不溜手的感觉或者滑而易逃、在针下反复冲撞的感觉,抓住又跑掉抓住又跑掉的感觉。这就叫气滑。

一般来说,气滑在新病或阳经上比较容易遇到。

如果在临床中,遇到气滑的感觉,可以做滞针、候气、导气的这一类手法解决它。

六、气涩,什么是气涩呢?

这种感觉是一种比较粘着、不舒服的感觉。

一般来说属于湿性的疾病,针下会有这种感觉。

类似于手上黏着糯米或者蜂蜜,黏黏糊糊挥之不去的感觉。

这种感觉常见于针刺阴经的时候,或者是患者患有慢性病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病人的问题比较难缠,治疗上不容易解决,往往需要一些复合手法并且配合热灸才可以解决。



【针下辨气】之气紧与气微

七、气紧,什么是气紧呢?

气紧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一些,就是下针后感受到针体有一种缠绕绷紧的感觉。

这种气在跟医生的手较劲,当然劲道不是很大,但是医患都会有感知。

这种感觉是一种邪气的感觉,它在不同层面都可以发生。

举例来说,进针时,有时候针尖就顶在皮肤表面,皮肤表面甚至可以有鸡皮疙瘩起来,所谓立毛肌起立。

或者在一般的急性痛症中,针入肌肉,是沉紧包绕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在临床中做针法和手法时,一定要进针轻柔缓慢,徐进徐出谓之导气,轻柔地做手法,在轻柔中慢慢地梳理气机。

八、气微,什么是气微呢?

就是手下之气微细无力、时隐时现、若即若离的感觉。

一般情况下,在慢性虚弱性疾病中会见到它。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也是需要通过复合型的手法去调节治疗。


总结

比较基础的【针下辩气】就是这八种,如果掌握好了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此外,还有所谓【针下寒热】【针下清润】【意向】、【神合】等等,这些针下感觉我们以后有机会再继续给大家分享。



文章来自于:

天天针法微信公众号《刘伟教授谈【针下辨气】之一》

天天针法微信公众号《刘伟教授谈【针下辨气】之二》

相关课程链接:

刘伟老师千聊课程《针下辨气》

刘伟教授,医学博士,美国明州执业中医师,知名的中医针灸专家和针灸学教授。美国OCOM博士班导师,中美针灸康复研究所的第一批特聘教授和专家委员会成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西兰中医学院等学校客座教授。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 “百人百项”工程10名首批入围的海外中医药专家之一,世界中医论坛常务理事,世界中联青中会理事,广东省中医院第十一届“杏林寻宝”献宝专家之一。

刘伟教授勤勉治学,功底深厚,推崇与精通古典针法,独创了刘氏头针、刘氏腹针、张力牵引针、联动针等五大针法系统和数十套原创针法,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和临床诊治思路方法,享有“针法大师”的美誉,长期致力于推动传统针灸的传承和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