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如何折在数学里的

 鸢尾花的图书馆 2022-10-10 发布于河北

我对新书有一种特别的喜爱,闺女学前班下学期发新书,我拿来一本一本翻看。翻到数学书的时候,我被书里的内容惊呆了——里面有初级的几何认知和守恒定律的介绍——这些玩意儿是我一辈子的黑历史。当时我就感觉如坐针毡,好像有人拿一把小刀,一下子划开我刻意掩盖这段黑历史的遮羞布。那么,我是怎么一步步折在数学里的呢?

1、


7岁我还在村里活尿泥。当时我爸已经到县城里工作,一直谋划着把我弄出去上学。我奶奶舍不得,为了留住我,拉着我到村里的小学去找校长。校长我叫三大爷,和蔼可亲,给我拿出一个算筹一类的教具,拨过来一个,问我是几,我说是一,又拨过来三个,问我是几,我蒙圈了。三大爷客气的跟我奶说,大婶,孩子还小,等一年再说吧。

我奶奶回家迁怒我爷爷,告诉他以后激励性的启蒙教学要有侧重。因为之前我爷爷鼓励我背百家姓和三字经,背的好会有果丹皮之类的好吃的奖励。当时我的吃货潜能就被充分挖掘,在众人面前背百家姓是保留节目——往往我都背的非常好,引得大人们称赞,并获得物质奖励。这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他们越认可,我对背诵就越感兴趣。

但是当时确实没有给我启蒙算术,在老人们看来,这些都是上了学之后才学的,小孩子会背百家姓就足够了。所以在启蒙时代,我数学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2、


因为三大爷校长面试我的失败,我爸旋即把我带到了县城读小学。平心而论,我的智商不算低,因此学习小学数学,还不算吃力。

上小学四年级之后,学校组织了奥数特训班。班里学习好的学生,都已进入奥数班为荣。我其他科目成绩还好,总成绩还行,但是数学依旧没天分,所以能进奥数班,还是非常勉强的。

那时候的奥数就已经非常变态,经常出一些等差数列之类的题。对我来说,那都是开玩笑。参与奥数课,纯粹是满足了我的虚荣心。

有一次我们教学主任给奥数班讲课,课堂上出了一道好像是黑白豆子数量的问题。我一如既往的蒙圈了,心想这是在干什么,弄十几个豆子算了算去的有什么卵用。为了交差,我蒙了一个答案。结果造化弄人,全奥数班13个人,就我一个人答对了。

教学主任老师对我刮目相看,十分开心的让我介绍一下是怎么解的题。我站起来支支吾吾说了半天,最后实在没办法说是我猜的。

“你再说一遍是怎么想出来的?”教学主任笑容凝结之后张着大嘴问我。

“我猜的。”

“坐下!”


3、


直到现在,我都激烈反对让孩子学习奥数,这个立场有我的私心在里边。但好在奥数只能证明我没有天分,影响不了升学的大局。

真正的质变发生在初二下学期,我印象极为深刻。在此之前,我还算是班里学习成绩的靠前梯队。然而二次函数学完之后,我又彻底蒙圈了。

代数这玩意儿我本来就讨厌。眼睁睁看着他们把数字搞成了字母,又把字母活活算出了数字。你们这么干,英语老师能乐意吗?

后来又变本加厉,把坐标和曲线弄了进去,你们这么干,地理和美术老师能乐意吗?

不管他们乐不乐意,反正我是不乐意。有一回数学考试,一发卷子我就尿了,这都是些什么题,怎么十有八九看不懂。我一边做一边流汗,直弄了40多分钟选择题还没做完。数学老师一边薅着胡子一边站在我身边看。我用后脑勺都能看出他鄙夷的眼神。

“算了,这次的卷子不交了。我是按照人家提前招生的思路设计的这套卷子,看来有些同学真得不行啊。”

数学老师扬长而去,我虽松了一口气,但是仍需找到安慰。因为这张卷子一下子让我怀疑自己了,是大家都不会,还是就我一个人弄不懂。我开始转着圈的问,得到大多数都是“是比较难”的回答,只有一个说“我觉得还行啊”。

这个人从此被我从心理上断绝了关系。


4、


上了高中才是噩梦的开始。我所在的班是事实上的重点班,班主任是全县有名的数学老师,教学能力有目共睹。班里的同学们上数学课都如沐春风,大概只有我如坐针毡。学到立体几何的时候我彻底崩溃了,感觉跟看《三体》小说似的,每天上课听的脑洞比太阳系都大。

彻底激怒我的是这样一个细节。那天老师在黑板上解一道方程式,提问到一位数学精英。该精英侃侃而谈,让我自惭形秽。老师最后说这个正负关系怎么处理。精英回答“用-1括号外的n次方”解决。老师顿时喜上眉梢,“说的很好,我们就用-1括号外的n次方来调剂一下”。

听到这里我竟然出离愤怒了,“调剂”这个如此高端的词,怎么能用在解数学题里,你们这么干,语文老师乐意吗?

数学的混沌引发我物理、化学塌方式的完蛋,毫无悬念,我选择的文科班。文科班里像我这样的不能说如鱼得水,至少不必每天如坐针毡。我做半张数学卷子的时间,可以轻松做完两三张语文或者英语卷。像什么排列组合之类的,对我来说已经成为天书了,我放弃了。

文科班数学老师是我婶的同学,在我婶的委托之下,数学老师经常把我弄到办公室去做数学卷子。怎么说呢,后来数学老师看我的痛苦感同身受,只能安慰我好自为之,高考数学150分,你自己掂量着办吧。

高考的时候,数学卷子我做了三分之一,选择题填空题不少不会做,后边的大题基本只写了一个“解”字。由于时间太宽裕,有些可能还写了一些不明所以的过程。对于那年暑假阅卷的老师,我表示真心的道歉,有些内容可能扰乱了您的正常思路,但客观上,我也减轻了阅卷老师的工作量。

我大着心脏圆满完成了高考。最终以数学53分的成绩考上大学。这都要感谢当时的政策好。我们数学老师在谢师宴上喝醉了。我成为县一中几年内的传奇。直到前年我妹到县一中当老师,据说老师中间还流传着我的传说。


5、


上大学时有关微积分的话题就不说了,因为我没记住那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考试是拿着老师放水的题找数学系的老乡做的,因为涉及到作弊问题,不再一一赘述,以免教坏了孩子。

工作了之后有些活跟经济有关,算复利息什么的,我一般都绕着走。实在绕不开的,就求助百度,也不一一赘述了。同事们知道了,脸上挂不住。

数学不好给我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首先是逻辑思维有问题,一旦某个问题弯子超过两个,我就得画图解决。二是表达能力有瑕疵,因为没有清晰的思路,表达上不自觉的绕着圈说话,没有简洁有力的能力。三是日常生活受到影响,两位数以上的计算比较吃力。有一年买西瓜,12块钱,我给人家一个5块,又给10块,找我三块五,我高高兴兴回家了。后来想想不对,没出5毛的啊,应该找我4块钱啊。我媳妇说你占了多少便宜算明白了吗,我说滚一边去,明明还少找我5毛钱,这奸商!


我们家里的孩子都选择上的文科,我觉得自己起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带头作用,心里一直很惭愧。因此在教育我闺女这方面,我十分注意这一点。这段黑历史,不能让她了解。但是看了她们学前班的数学课本,我怕用不了二年级,我就得现了原形。

如今的潮流变化太快,知识更迭也太快,其实对于数学,我还是热爱的,仅仅是热爱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