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有言:“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老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去掉贪婪,无欲无求,才会无忧无虑。 有位县官,到乡村体察民情时,和一农夫聊天。 农夫问县官:“你有俸禄,也有官职,想必是很快乐吧。” 县官摇头:“经常赴宴,不情愿也要去;想升官,可即使做出政绩,上面也不问; 想和妻儿游玩,可总有事要做,哪有什么乐趣。” 农夫笑道:“如果没有这些,你该怎么办?你不快乐,是因为不知足。” 县官无奈:“同僚们都这样,我不这么做,就会被孤立。” “那你身体里,长着是别人的心,还是你自己的心?” 听了农夫的话,县官恍然大悟:“原来不是外界太闹,而是自己的心太躁。” 《清静经》云:“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控制欲望,心就安静,神就清明,人的状态就会好。 心不被外物所累,静如止水,人才会神骨俱清。 生活中有很多人,就像故事中的县官,这也想要,那也想要。 为满足欲望,起早贪黑,四处奔波,身心俱疲,哪有快乐可言? 当然,人无欲望不可活,但让欲望驱使着生活,就容易丧失自我。 人生的最大目标,是活得快乐和自由。 学会知足,不攀不比,适度减少欲望,也能在平凡中活出精彩。 坦然面对一切,万事随缘,心态不失衡,人生才能淡定从容。 ▽ 经中讲:“境随心转,命由心造。” 心是万物的根源,人生是好是坏,全在于心态。 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命运。 杂念清空,过往清零,内心清静,状态就会丰盈。 遇事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凡事顺其自然,活得就能安宁。 人生不同,各自修行;你若心安,万事如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