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成长都渐变的,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水要沸腾,需要加热到100度,人要成长,需要岁月的磨砺。 所有的速成大多是骗子,有方法是好的,更需要时间进行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与实践。 当从内心里真切的明白成长的底层逻辑,人就会慢慢变得不再慌张与焦灼。 对每个人而言,时间都是有限的,但事情再多,时间再紧,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事还是要一件一件做。 ![]() 缓慢进步的例子在跑步和健身这样的事情上最有说服力,所有的跑步者最开始的跑步都是艰难的,从三公里开始,从五公里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到十公里,然后才能半马和全马。 健身也是同样的道理,马步深蹲背阔肌,需要一点一点进步。太急于求成,容易受伤。 所有的成长最害怕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还是没有办法做到。 不要对自己的毅力期望太高,不要对完成一件事情太心切,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所有的一切,都自然会有一个结果。 75岁高龄的褚时健,创业的项目竟然是在哀牢山种橙子,橙子树挂果需要五到六年的时间,第一茬橙子上市,褚时健已经八十多岁了。 ![]() 人们有时候也在设想未来,多少人可以用五年规划来谋划事业人生?大多数人都在渴望速成,三五个月,最多一两年就要上台阶,如果没有实现目标,就会心浮气躁。 互联网时代,节奏确实快了,所有人都被带领着加快了节奏。有太多的信息在刺激,外部世界有多少人在各种花式成功。 我们看到了成功的瞬间高光,听的故事是掐头去尾美化包装后的套路。所以,太容易带入和对比,所以太容易焦虑。 一般而言,大抵上所有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不分伯仲的,但区别是家世传承与知识能力的积累。如果仔细考究,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有一套逻辑,即便,其中一个因素是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幸运是一种能力。 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依靠命运的被动赐予,需要自己努力,把实现目标的过程以计划+落实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日常的习惯。 ![]() 想要缓慢的成长需要完整且坚毅的心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够为这个目标付出什么,当知道自己能够舍弃什么了,就成长了。 缓慢的成长最大的障碍在于克制攀比虚荣的心。力争上游的已经铭刻在国人的基因里,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做个听话的孩子,所谓听话,是不是要先学会思考,话是对还是错的? 真正断离舍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 有时候需要遇到点儿很不顺心的事情,当有一天终于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仅是关乎自己,与外界外人无关,整个人就变得通透许多,就开窍了。 人们渴望罗马,有人出生在罗马,人与人的状态在很多维度完全没有可比性的。 缓慢成长,到最后是对于自我的真正认同,尽管自己很愚笨,很困窘,但自己还是很自爱,不愿意辜负唯一一次的人生,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每个人都会有迷茫的时候,不要太着急,很喜欢俞敏洪的一个采访,“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成功,只是顺带的事情,如果失败,也不要紧,因为自己一辈子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呀”。 真是完美的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