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火焰铜 2022-10-10 发布于湖南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是指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随着正邪双方的相互斗争的过程,在其力量对比上发生着消长盛衰的变化,同时也相应地形成了病证的虚实变化。这种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的关系,可以简要概括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一)实

“实”的概念:“实”,主要是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实证”的概念:“实证”,是指病邪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是邪气虽盛而机体的正气未衰,故而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比较强烈的有余证候。实证常表现为外感六淫的初期、中期,或痰、瘀、水、食等有形实邪滞留于体内而引起的病证。

(二)虚

“虚”的概念:“虚”,主要是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虚证”的概念:“虚证”,指机体生理功能和抗病力低下,正邪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映,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

(三)虚实错杂

由于疾病失治或误治,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或无虚无力驱邪;或正虚,而内生痰、瘀、水湿等病理产物滞阻。其中正气不足为虚,邪气留存为实,形成正虚邪实、虚实转化、虚中挟实、实中挟虚的虚实错杂病证。

(四)虚实真假

在临床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即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会出现与疾病本质不相符的假象,而不能反映病机的真正虚或实,造成了真虚假实或真实假虚的虚实真假病证。

真实假虚:真实假虚,是指疾病的本质属实,反见虚衰之假象。多由实邪结聚过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畅达于外而郁闭于内所致,故有“大实有羸状”之说。

真虚假实:真虚假实,是指疾病的本质属虚,反见盛实之假象。多由正气虚弱、脏腑气血不足,功能衰退,运化无力所致,故有“至虚有盛候”之说。

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趋向和转归

在疾病的发展中,邪正的消长盛衰变化,不仅决定着病机的虚实,并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一般说来,正盛则邪却,疾病趋向好转或痊愈;邪胜则正衰,疾病趋向恶化,甚至可以造成死亡。

(一)正胜邪却

正胜邪却,即是指由于正气充盛,抗御病邪能力较强,或治疗得当,饮食调摄适宜,邪气得却除,病理损害得到修复,机体的阴阳重新获得协调平衡,疾病即可相好转和痊愈方面转化。

(二)邪胜正衰

邪胜正衰,即是指由于正气虚衰,邪气亢盛,机体抗御病邪能力低下,不能御邪,致使机体的病理损害日趋严重,病情向恶化方面发展,甚则引起阴阳离决,而致死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