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围“夹心层” 这家地市医院让医生做“偏科生”

 医粒种子 2022-10-10 发布于北京

医疗改革大潮中,位于中间的地市级医院处境越来越尴尬。上有省级龙头医院虹吸疑难杂症患者,做高难度手术;下有强基层战略,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有被架空的危险。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是这样一家医院,为了突围“夹心层”,另辟蹊径推出了“主诊医师病种负责制”,让医生做“偏科生”。

何为主诊医师病种负责制?


▲▲▲

10月5日上午,在该医院组织的主诊医师病种负责制工作调度会上,院长熊功友首先对自己医院进行了剖析,一针见血地指出:“老百姓对医院的信赖和认可远没有达到最好水平……全院医务要认清地市级医院'土壤贫瘠’的现实,认清自己的现状,不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要选定一个病种,穷其职业生涯钻研下去,以一人一病种造就一名医。”

熊功友还表示:“在后疫情时代,如何破解地市级医院面临的困境,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阳关大道,是全国、全省的各家医院都在尝试的新课题,医院的现状实际上折射出全国非附属公立医院的现状。”

推出主诊医师病种负责制,一为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二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熊功友介绍,“以前,患者患上一种病痛,来到医院后都很迷茫,不知道该找哪个医生看诊。现在,医院推行'一人一病种造就一名医’工程,就是要让九江乃至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群众在看病的第一时间,就能想到该找哪个医生,知道哪个医生看这个病最有名。这也是我们医生成为名医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等生的生存之道 当一名偏科生


▲▲▲

俗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在医疗改革浪潮中屹立不倒,既要对整体的形势了然于胸,还要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

在医疗市场逐渐被划定、分割的背景下,省级大医院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每年动辄有数千万元的财政拨款。这类医院生存无忧,但发愁的是如何保住江湖老大的地位。

基层则是国家现行各种医改政策的重点倾斜对象,基础建设、大型设备购置和专家团队引进等方面均予以支持。加上就医方便的优势,也不愁有口饭吃。其中不少县级医院还乘势崛起,已经晋升为三级甲等或乙等医院。

与省级大医院相比,地市级医院的财政拨款少得可怜,每年仅有几百万元,甚至不足百万;与基层医院相比,几无任何政策扶持,基本处于“散养”状态。一些地市级医院甚至被政府视为“包袱”,而被改制和变卖。

地市级医院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中,想要突围,需要找准突破口,集中发力。

如果把全部的医院和医生看做是全国的考生,那么可以简单分为尖子生、中等生和差生。

省级大医院这类天赋异禀的尖子生,自然是样样优秀,不仅常见疾病这类基础题信手拈来,疑难疾病等附加题也基本掌握。老百姓自然趋之若鹜。

地市级医院这类中等生,想要把疑难杂症这类难题做好,与尖子生一争高下,恐怕一时半刻难以做到。

地市级医院想要尽快摆脱困境,从基层医院的饭碗中抢点食物,或更可行。

这种状况下,做一个“偏科生”,不要求样样精通,只求将某一种疾病吃透弄精,做到比基层医院强一截,就可以一招鲜吃遍天。

不过,一个医生如果能把一个病种研究透彻,并且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积累经验,达到一定的诊疗数量,才有可能在全省乃至全国排上“名号”。

目前,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主诊医师病种负责制”正在落实中,普外三科、耳鼻喉头颈外科、肿瘤一科、肿瘤二科、肿瘤三科已确定7个病种主诊组,分别为结直肠恶性肿瘤、小肛肠疾病、外周血管疾病、耳科相关疾病、头颈综合肿瘤、腹部肿瘤和胸部肿瘤,其他病种也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在新的形势之下,希望每家公立医院都能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生存策略。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