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汕传统民居系列专讲

 深圳正跃科技 2022-10-10 发布于广东
下山虎也称爬狮、跑狮、拋狮或瓦双虎,即北方所称“三合院式”,与大理一颗印相似,因屋顶是硬山顶式,后高前低,状如下山的老虎而得名下山虎,其形式十分古老,于隋朝展子虔所作《游春图》可见其前身。
图片
▲ 下山虎平面图
图片
大都中轴线布局,由一厅四房一天井组成,它的平面布局为,中间厅堂,两旁的房间称房内(也称大房,一般作卧房),前带天井,两侧的房间称厝手(一般作厨房和贮物室)。
图片
▲东汉时期中原地区三合院、隋朝展子虔《游春图》与潮汕民居下山虎对比图
因门路出入不同,有开正门和边门的区别,也有既开正门又开两边门的。朝向一般根据交通、风向和风水等因素来决定。若“下山虎”的门楼不设在中间,而是开在一侧,占去一个厝手的空间,则称为“行龙虎门”。
图片
其结构一般为三砂土砌墙,瓦顶,农村用土坯墙或空斗墙,开间跨度不大。
图片
▲ “下山虎”建筑.潮南区
图片
▲ 潮南成片下山虎
图片
▲ 成片下山虎民居.普宁
图片
▲ 成片下山虎.普宁
下山虎有时会开小门将厝手与房内相连、有些会在两房间隔一走廊或格仔房。它相当于“四点金”减去前厅及前厅的两侧前房。
图片
▲ 惠来县仙庵镇京陇村成片下山虎
图片
▲ 普宁市流沙东街道华溪村成片下山虎
图片
▲ 普宁市燎原街道泥沟村成片下山虎
图片
▲ 潮南区夹裹于楼房里的下山虎
图片
▲ 潮阳区和平镇练江边成片下山虎
图片
▲ 潮阳区和平镇和平村夹裹于楼房间的下山虎
图片
▲ 普宁市军埠镇石桥头村东片成片下山虎航拍
图片
▲ 潮阳区某村成片下山虎
图片
▲ 潮南区某村成片下山虎
图片
▲ 普宁市占陇镇下陇村下山虎厝巷
图片
▲ 普宁市某村下山虎大埕
图片
▲濠江区马窖街道凤岗古村
潮汕人特别重视礼教、伦理观念,其具体反映之一便是家庭的秩序,伦理的秩序是什么?是尊卑长幼之序。反映在建筑上讲究主从分明,正偏分明,内外分明,向背分明;主体建筑主要厅堂位于中轴、中央,特别高大或富丽,次要的建筑分别列于两旁和前后,人们一般能从居住的厅房,推断家庭、家族之各成员应该居住之位置,也能从建筑与位分之关系表明了各人在家庭、家族中之地位,从这些我们可知道儒家的伦理观念终是潮人居住环境秩序的最高原则。
图片
▲ 普宁市军埠镇某村下山虎外埕
图片
▲ 潮南区某村下山虎小门楼
图片
▲ 摄于1980年的“天伦之乐”.普宁市某村下山虎民居.
图片
由于潮汕地区地少人多,有个别人家因宅基地面积不够,在出现只有“一头厝地”(一座即两头)且没法找到邻家合建的时候,便只好建一半的“下山虎”了,这类民居我们叫它“独脚狮”(下山虎又称爬狮,所以一半便是独脚狮)。注: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