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史丨吴三桂到底是清朝的贵人还是仇人?

 人文之光 2022-10-10 发布于辽宁

说起明末清初的吴三桂,此人可以用“复杂”来形容。当然当代很多网友将其简单评价为“汉奸”,本文当然不是为了给他翻案,而是想来探讨:吴三桂的人生之路。换而言之,是什么原因,让吴三桂先成为引清军入关的关键人物,而后又成为南明“最后的将领”?

1、晚明局势

晚明因何没能掌握住局势?传统历史学者认为是阉党祸国,当代互联网网民认为是东林误国。其实,个人觉得,归根结底是因为,明朝朝廷权威不复存在,导致的晚明崩溃。

不论崇祯皇帝是一个英明的皇帝还是一个昏庸的皇帝,崇祯帝的旨意想要在基层得到落实——包括剿灭农民军、安抚流民,乃至抗击东虏,都需要指派基层的官员、将士来进行“最后一公里”的完成。

而晚明的悲剧恰恰是崇祯帝的旨意,得不到完全的落实。甚至即便落实,也是在遭到扭曲的背景下落实。当时的文武百官,不论是左良玉还是吴三桂,对崇祯帝的指令,都不愿意真正落实执行。甚至李自成包围京城期间,近在咫尺的吴三桂,压根没有带军队勤王的想法。

坐视李自成包围京城,而后京城陷落,崇祯帝自杀,吴三桂始终无动于衷。从这个细节不难看出,吴三桂绝对不是明朝的忠臣。事实上,多数学者也认为:李自成包围京城期间,吴三桂的心态是待价而沽。

事实上李自成坐天下确实在当时确实是“人心所归”:甚至当时孔子后人还派人上表赞叹李自成是正主,大顺朝是天下正统。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明朝确实是末世气象,灭亡也在情理之中。而大顺朝,自然是新王朝的体现。吴三桂的心态,也不外乎是坐等李自成的招安。

2、投机分子吴三桂

李自成的治国理政能力很差。所以,大顺朝没在京城立足几天,敏锐的精英阶层就意识到:大顺朝不过是一个大号的流寇集团而已,压根不具备成为新朝廷的条件。于是,明朝精英阶层开始考虑拥护明朝复辟。吴三桂事实上也是因为看出李自成不成气候,于是打算反戈一击。不过,吴三桂也知道凭借自己的这点兵马确实不足以讨伐李自成。于是李自成考虑到:借东虏的兵马打击李自成。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吴三桂还真没考虑给清朝效劳。因为当时清朝满打满算不过十多万军队,十多万的清军占领中原,这个想法,任何人都会觉得是疯话。

事实上,后来的南明弘光朝廷也对吴三桂借清兵打李自成的行为表示了肯定。按照弘光朝廷的想法:清兵和李自成打仗,多半是两败俱伤,到时候南明朝廷收复中原,天下又可以恢复太平。

所以说,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还真不是吴三桂一个人的想法。当然,吴三桂放清兵入关,自然也不是忠于明朝。前文说过,吴三桂绝对不是明朝的忠臣,个人觉得,吴三桂是一个自私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喜欢投机的人。

清兵入关后,吴三桂开始奔走于拥立崇祯帝的太子朱慈烺为新的皇帝。按照吴三桂的想法,自己借清兵打李自成,这功劳可以比肩唐朝的郭令公郭子仪,比肩郭令公还借过回鹘军队帮助唐朝打仗;而自己还具备拥立朱慈烺当皇帝的功劳,这功劳,几乎可以让自己成为明朝版本的伊尹、周公、霍光、诸葛亮。

就在吴三桂沉迷于自己的春秋大梦中的时候,情况发生变化:清朝开始搜捕崇祯帝的儿子,同时,多尔衮也流露了清朝打算占领明朝故地的想法。这让吴三桂深感自己的处境危险:因为此时如果同清朝反目,自己很可能被清朝消灭。

同时,南明朝廷的一些软弱体现,也让吴三桂意识到:南明朝廷已经不能指望。所以,当南明弘光朝廷派人到北京册封吴三桂为公爵的时候,吴三桂表示婉拒,并表示自己已经是清朝的臣子,不能再受南明的册封。而这,其实也是吴三桂热衷投机的体现。

3、不留后路

清军入关以后,经过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基本上肃清了大陆的抗清势力。南明永历皇帝也被迫流亡缅甸。

而吴三桂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吴三桂还亲手处决了南明的永历皇帝。当然吴三桂这样做也并不是对清朝忠心,而是为了让清朝相信:自己真的已经对朱明朝廷没有任何感情可言。

不过,随着康熙帝考虑撤藩并下达撤藩以后,吴三桂决定再投机一次,于是宣布“反清复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吴三桂此时宣布反清复明,那就是以明朝大将的身份自居。因此,吴三桂反清初期,他的军队,似乎可以视为最后的明军。

吴三桂勒死永历帝的行为,已经意味着他断了自己的后路。加上吴三桂以往的表现都是反复无常,所以,虽然吴三桂有几个盟友,但也都是不可靠之辈。故而,吴三桂造反虽然在初期占据优势,但最终,还是陷入失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