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病专科发布 | 肾病患者必须遵守的5大调养原则

 顺势而为frfi8r 2022-10-10 发布于河南

缘起

事后一想,这是肾病患者群体普遍存在的误区,以为要给肾病患者吃高蛋白、海鲜等滋补。殊不知,这不仅不对,反而可能会导致患者肾功能进一步衰竭。于是我赶紧安排医疗团队撰写本文。通过本文指出肾病调养常见的3大误区,以及中医视角下的5大原则。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崔祥瑞

问止中医CEO

01
肾病:高发、难治

当今社会,肾脏病是多发及高发病,且大多肾脏病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迁延成为慢性病,甚至大多数肾病患者会面临进入肾衰竭、尿毒症的肾病终末结局。

基于肾病难愈、症情复杂等特点,“综合治疗”及长期的“养治结合”就成为了决定病情走向的重要环节。

02
古人就非常重视
肾病患者的生活及作息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中就提到了“微动四极,温衣……精以时服”等水肿病(主要指现代所言急慢性肾炎)的药物、运动、作息及饮食调治综合治疗。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载“凡水肿难治,瘥后特须慎于口味,又复病水,人多嗜不廉,所以此病难愈也”、“慎予口味,莫恣意咸物”等,强调饮食宜忌在慢性肾病恢复及防复发方面的重要意义。

清代名医叶天士也提到虚劳(包括现代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食疗原则是“少而精,补以血肉有情之品”等,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现代肾病专科及中西医多中心、大病例样本研究,也证实了得当的饮食疗法,可有效减轻肾脏负担,抑制肾功能损害的进展,甚至有望延迟或逆转肾衰患者进入透析治疗。

遗憾的是,很肾友都不知道肾病的正确饮食作息调养方法,查了百度更是莫衷一是,甚至还存有很多误区,要么越吃越坏,要么干脆啥也不多吃,导致免疫力及吃喝拉撒睡寒热“六大健康标准”严重下降。基于这种情况,我们特撰写本文,帮助大家扫扫误区和盲区,提供相对更客观、成熟的卫教医嘱,指导肾友们更科学和正确地进行饮食作息调治,争取让病情早日好转。

03
肾病调养的3大误区

误区1:喜欢吃补品

误区2:饮食高蛋白

误区3:减少运动,喜欢静养

误区1:喜欢吃补品

很多肾病的朋友会受“肾为先天之本”“肾无实证”等观点的影响,认为“肾病”多是虚证,应该重视调补。

错、错、错!

实际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古人所谓“肾主虚”、“肾主蛰、藏精”、“宜补不宜泻”是针对传统肾藏象理论的主生殖、主生长发育功能来说的,从这个角度认识,说肾无实证,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把这一理论套用到治疗一切肾病上。

尤其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等属于泌尿系统的疾病,其病症的形成与发展和生殖生长发育等毫无关系,反而往往与反复感染有关。按照中医的病因与发病观点,这种情况多属于外邪内浸、久留不去、深入血分,形成血分伏邪,即为邪气郁久化热、灼伤络脉,或是湿浊蕴结血分、化热阻络动血等,故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血热妄行之证。按现代临床观察,肾病确实是以虚实夹杂或以实证更为多见,若一味作肾虚补之则犯了实实之戒。

特别尿毒症,多是血中蕴毒、不得排泄,故肌酐、尿素氮升高,所伴有贫血乃肾性贫血,其血红蛋白的降低与肌酐、尿素氮的升高呈负相关,即肌酐、尿素氮愈高,血红蛋白就愈低,反之肌酐、尿素氮下降,血红蛋白就升高。可见这种贫血的原因在于血中毒素蓄积,即种种“虚弱”的证候皆源于体内毒素不能排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大实若羸状”,种种羸状是假象,邪实深伏才是病本。

正确治法,是在辨证基础上攻逐邪气,给邪以出路。所以“大黄”这味中药反而是当今临床治尿毒症的共识要药,服药后必令大便通畅,得日2-3行为佳,此为要诀。

误区2:饮食高蛋白

另一相近的情况是,很多慢性肾病患者往往都伴有蛋白尿、贫血或者是低血浆蛋白性水肿。临床医生或患者患属一看,认为尿里有蛋白流失,多吃蛋白就能补上了。

但情况往往是事与愿违。我国已故中医大家赵绍琴先生,早期在东直门医院治病的时候,发现那些条件好、能吃得起肉的肾病患者,最后大多都病情危重了,反而只能吃的起粥的患者却恢复得很好。经过观察及总结,悟出了肾病需要控制蛋白摄入的道理。其主要方法就是忌食高蛋白食物,包括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

现代研究也证实了这是非常正确且行之有效的。主要原理是,慢性肾病患者之所以存在蛋白尿,大多是因为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大分子蛋白大量而形成了蛋白尿。

在这种情况下,若想当然地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一方面不仅会使血浆中的游离蛋白质增加,通过肾小球基底膜的蛋白剧增,使肾小球内高血压、高血流量和高灌注,导致肾小球的高滤过,加速肾小球的硬化和纤维化;另一方面,会使体内产生过多的氮(蛋白质)代谢产物(毒素),增加了肾小球滤过率,反阻碍肾小球的自我修复,加快了肾功能恶化速度。

相反,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可有效地减少游离蛋白通过肾小球基底膜的绝对数量,从而大大减轻了肾脏的负担,为肾小球的修复创造条件,为中药治疗争取时机。

这就好比一张鱼网破损之后,网中之鱼会从鱼网的破损处漏掉,要想使网不漏鱼,最好的办法是先补网,把漏洞堵住,才能有效地防止漏鱼。如果不去补网而是采取往网中加鱼的办法,那么无论加多少鱼也仍然会漏掉。补蛋白就好比是添鱼,禁蛋白就是为了先补网。

误区3:减少运动,喜欢静养

按照传统观点,慢性肾病患者要尽量避免活动,甚至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实际并不妥当。赵绍琴先辈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一味地卧床休息不但无助于肾病的治疗和康复,反容易加剧肾病恶化的发展速度。这是因为慢性肾病患者大都存在“络脉瘀阻”的病机。

除了配合使用虫类或者活血通络中药或制剂外,赵师在临床上治疗慢性肾病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让病人坚持散步活动。原理是散步时两腿的运动直接带动了腰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环,进而促进了肾脏病灶的修复,可认为是活血化瘀通络法则的运动治疗方法。大量临床实践案例也证明,这一理论认识是正确的。

当然,如患者病情危重、未趋稳定,或者见高度水肿、血压极高、严重心衰等基础状态极差的情况,都应该限制活动。对于病情稳定的肾病患者,运动散步时候也应避免剧烈或过量,且应注意避风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04
问止中医肾病专科门诊
5大调养原则

基于上述常见的认识误区,结合业界及我们问止中医临床实践中较成熟的经验,给肾友们概括提炼出以下5大调养原则。供各位参考,裨益治疗及病情恢复。

原则1:食少而精,优质低蛋白饮食

原则2:控盐,少盐

原则3:别乱吃补品,别乱吃海鲜、动物内脏等

原则4:宜动不宜静,推荐每日步行

原则5:平时需多注意,预防感冒、感染

原则1:食少而精,优质低蛋白饮食

中医对水肿、关格、淋证、尿血、肾劳等肾病证的饮食忌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食少而精”。按现代的表述,就是“优质低蛋白饮食”。

虽然不提倡肾病患者采用高蛋白饮食,但这不意味着完全禁止蛋白饮食。现代研究也证实蛋白质摄入过低或过多,对肾脏都无益处。如蛋白质摄入过低[<0.5g/(kg·d)],易发生营养不良,使患者出现体重减轻,抵抗力下降,血浆蛋白减少,易于感染,水肿反复,加重病情等,也是不可取的。就慢性肾衰来讲,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宜限制在0.5~0.75g/kg,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蛋白摄取宜“优质适量”,可限制在1~1.2g/kg。

我们提倡“食少而精”优质低蛋白饮食,即注重蛋白质摄入的质和量,以进食动物蛋白为宜,尽量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传统所说“血肉有情之品”即指动物蛋白,这一点也符合营养学要求,因动物蛋白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较植物蛋白高。

优质低蛋白饮食的注意点:

(1)0.5~0.75g/(kg·d)蛋白质中,要保证50%~70%是优质蛋白,即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含量要高,简单地说,就是以动物蛋白为主,推荐鸡蛋白、鱼、瘦肉,均属于优质蛋白。

(2)限制植物蛋白的摄入比例。植物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如豆类、豆制品、坚果、杏仁类要严格限制。

(3)一天中的优质蛋白食物要均匀分配到三餐中,不要集中在一顿吃,以利吸收利用。

此外,应保证每日摄入必要而充足的热量,这是长期坚持低蛋白饮食的保证和前提。因为如果热量不足,则最大限度控制的蛋白就会作为能源燃烧,导致蛋白质(氨基酸)不足而出现严重的营养障碍。如热量摄入过多,又易转化为脂肪,对肾脏也不利。

稍作举隅,一般推荐慢性肾衰患者每日摄入的热量以30~40kcal/kg较合适,主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土豆、红薯、粉丝、藕粉、山药、芋头、粉皮、南瓜蛋白含量<1g%,而热量很高,可作为首选。如热量每日摄入不足25kcal/kg,则易出现负氮平衡,表现为肌肉减少,形体消瘦等。

当然,凡事无绝对,如对于终末期肾衰合并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心包炎或外周神经病变者,对原有营养状况差、年龄过高或合并慢性消耗性疾病、感染(例如结核等)者,以及对有重度蛋白尿或严重水钠潴留的患者,可酌情增加蛋白营养的摄入以治标。如为广大肾病科医生所习用,以鲤鱼汤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水肿,即属这种情况,不宜一概而论。

原则2:控盐,少盐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慎予口味,莫恣意咸物”的观点,强调肾病患者应控制盐的食用,切记过量。传统认为,“咸(盐)入肾”、“咸走血”,盐分及咸味药食,对肾脏及血分有较强的趋合性,如应用得到,能引药增效,如过度摄入,反增损伤。

从临床观察及实践来说,控盐对大多肾病患者有重要意义,但不意味着一概严格限制。正常人食盐的最低需要量是0.5g/d,而每日摄入的未加食盐的自然食物中就含有2g左右的食盐量。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和肾功能程度作调整,并非所有的肾病患者都要严格限盐。住院综合治疗情况下,一般要求食盐的摄入要参考血清钠浓度,如血钠<130mmol/L时,要增加食盐摄入量;如血钠<120mmol/L时,应静脉补充氯化钠。

突然限盐的话,患者常难以适应和坚持也易引起钠的负平衡,反增脱水危险。对一些高龄患者,肾功能严重减退的情况下,突然限盐反而会导致肾功能的急剧下降。所以要逐渐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控制食盐的摄入。一般来讲,慢性肾衰患者,要求摄入量5g/d以下。有水肿和高血压者,应严格限制水和盐的摄入,盐控制在2~3g/d。如肾病伴有心力衰竭或严重高血压,则应严格限盐甚至无盐饮食。

原则3:别乱吃补品,别乱吃海鲜、动物内脏等

基于上述“误区1”的肾病病机认识,我们提倡肾病患者“忌食补品、补药以及高热量食物”。

上文已述,大多肾病患者的“虚羸”,多因于体内积累的毒素不能排泄,因此慢性肾病患者不宜进补。我们在“原则1”中提到鼓励患者适当补充优质动物蛋白,但不意味着就能滥吃、多吃、乱吃,如民众所熟知的“海参、燕窝、雪蛤、蜂王浆、鹿茸、龟板胶、阿胶、龟板胶”等补品,极易助湿动火生痰,食用不当,危弊立见,临床常见患者滥用补益至病情进展而不自知。

此外,如虾蟹等海鲜虽营养丰富,但易诱发过敏,而大多肾病的病机跟自身免疫相关,食用海鲜不当极易加重及诱发病情,应少食为好。其他如羊肉、鹿肉、狗肉、鹅肉、猪头肉、动物内脏(如常有患者喜“以脏补脏”食用动物肾脏)、辛辣、烟酒、浓茶、咖啡等,多属高胆固醇和刺激性食物,也易加重肾脏负担或诱发咽部炎症及感染(伏邪),宜一并忌口。

原则4:宜动不宜静,推荐每日步行

基于上述“误区3”的认识,我们提倡病情趋于稳定的肾病患者“宜动不宜静”,宜坚持每日至少1小时步行。因慢性肾病的一个重要病机是络脉瘀阻,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需要配合主动的运动锻炼。

静则血滞,动则血行,步行运动时,两腿运动会直接带动腰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全身的气血流通,从而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肾脏的修复。体力强者可快速步行,体力弱者宜慢速步行。步行锻炼时宜选择空气清新的场所,避风避寒保暖,同时需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持之以恒。

对于处在急性期及病情较为严重的阶段,要以休息为主。当病情缓解及稳定后,运动时也要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及过于剧烈,因过度的活动除会增加心脏负担外,体内由运动所产生的大量代谢产物也难以排泄出去,易导致肾脏原有病症的加重。

原则5:平时需多注意,预防感冒、感染

上述“误区1”提到,肾脏病的发生及加重,多因于反复的受凉感冒或感染,导致病邪由经入脏入络,耗伤肾气、损害肾体。如急性肾炎常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因咽痛而复发尿蛋白阳性IgA肾病患者亦常见由咽部不适出现血尿或血尿加重

特别是慢性肾病患者,由于存在低蛋白血症、贫血及免疫功能低下,非常容易外感病邪,引起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感染,而任何感染都可使肾功能急剧恶化。故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感冒、感染,是减少肾病发生及发展的重要措施和调治原则。

05
肾病患者的其他注意事项

除上述的饮食、锻炼原则及方法外,肾病患者外出需注意保暖,避免接触传染源人群,换季、气候变化时要相应增减衣物,积极预防感冒。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大便通畅,且忌久坐、忌熬夜、忌过劳,治疗期间忌房事。对于平素咽部不适的患者,可采用淡盐水漱口,早晚各1次,可有效地减少咽部及扁桃体感染。一旦感冒或发生感染,可优选服用中药,避免滥用抗生素,以防其肾毒性。

问止中医肾病专科门诊


中国肾病患者约1.2亿,相当于每10位中国人就有1位肾病患者。基于AI中医大脑的临床大数据分析,问止中医发布了《中医大脑·肾病白皮书》,统计并记载了中医大脑在水肿、血尿、蛋白尿、肾结石、肾积水、肾炎、多囊肾、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领域的理法方药和治疗案例。

问止的“中医肾病专科”,在纯中医治肾病领域总结了实有成效的治疗体系,我们注重调理体质与对症治疗相结合、扶正与排毒相结合,在治肾时注重“五脏同调”,在改善患者基础体质的同时调节现代医学所关注的指标,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肾脏代谢功能。

添加医助微信

领取《中医大脑·肾病白皮书》

问止养生推荐

蔓越莓黑枸杞原浆

搭配美国蔓越莓,草本黄酮爆弹

“滋补软黄金”青海格尔木黑枸杞,搭配“女性红宝石”美国进口蔓越莓,1瓶≈400粒黑枸杞+100粒蔓越莓!超低温物理鲜榨技术,保留草本黄酮不流失。0添加,浓浓原浆,不加1滴水!每天1~2瓶,由内而外彰显好气色!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的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显然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医”是指传统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不过认真求实地考证一下,这个“中医”之“中”,本来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国呢!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 “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

蛋白尿(Proteinuria)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肾小球 毛细血管有三层结构组成,由内到外分别为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上皮细胞层。由于这三层细胞都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滤孔和负电荷,所以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屏障功能可以分有两种,即机械屏障——滤孔 和电荷屏障——负电荷。

1、机械屏障——滤孔

肾小球滤过屏障从里向外由三层构成:

内层是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上有许多直径50-100nm的小孔,称为窗孔(fenestration)。水、各种溶质以及大分子蛋白质可以自由通过窗孔;但可以阻止血细胞通过,起到血细胞屏障的作用。

中层是非细胞性的基膜,呈微纤维网状结构。血浆中较大分子物质,如蛋白不能通过基膜。基膜是肾小球防止大分子蛋白质滤过的主要屏障。

外层是肾小球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具有足突,相互交错的足突之间形成裂隙。裂隙上有一层滤过裂隙隔膜(filtration slit membrane),膜上有直径4-14nm的孔,它可以阻止由内、中两层滤出的大分子蛋白通过,是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裂隙隔膜共同构成了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膜上大小不同的滤过孔道,只能使小分子物质容易通过,而有效半径较大的物质只能通过较大的孔道,一般来说,有效半径小于1.8nm的物质,都可以被完全滤过。有效半径大于3.6nm的大分子物质,如血浆白蛋白(分子量约69000)则几乎完全不能滤过。

2、 电荷屏障——负电荷

滤过膜各层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的物质,所以滤过膜的通透性还决定于被滤过物质所带的电荷。这些带负电荷的物质排斥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限制它们的滤过。虽然血浆白蛋白有效半径为3.5nm,但由于其带负电荷,因此难于通过滤过膜。当各种病理损伤(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损伤)作用于肾脏时,会导致受损肾脏局部微循环障碍,促使肾脏组织(功能肾单位)缺血、缺氧。由于缺血、缺氧损伤了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一旦受损,就会吸引血循环中的炎性细胞浸润,并释放出致病的炎性介质(IL-1TNF--α等),此时的病理损伤会造成受损肾脏的炎症反应肾脏处于病理状态,肾小球基底膜(GBM)会发生一系列改变:其滤过孔增大或闭锁、GBM断裂,电荷屏障损伤,肾脏通透性增强,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都会导致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滤过量比正常时明显增加。故此期在临床上形成蛋白尿。

1.肾脏及尿路疾病

1)炎症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统结核、泌尿系统霉菌感染等。

2)结石 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任何部位结石,当结石移动时划破尿路上皮,既容易引起血尿亦容易继发感染。大块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

3)肿瘤 泌尿系统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或邻近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泌尿道时均可引起血尿。

4)外伤 是指暴力伤及泌尿系统。

5)先天畸形 多囊肾,先天性肾小球基底膜超薄,肾炎,胡桃夹现象(该病是血管先天畸形引起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左肾静脉受挤压,引起顽固性镜下血尿。右肾静脉径直注入下腔静脉,而左肾静脉须穿过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注入下腔静脉。正常时此角45°60°,若先天性此角过小或被肠系膜脂肪、肿大淋巴结、腹膜充填均可引起胡桃夹现象。诊断主要靠CTB超、肾静脉造影检查。治疗须手术矫正)。

2.全身性疾病

1出血性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等。

3)感染性疾患 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丝虫病、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等。

4)心血管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栓塞、肾静脉血栓形成

5)内分泌代谢疾病 痛风肾、糖尿病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6)物理化学因素 如食物过敏、放射线照射、药物(如磺胺、酚、汞、铅、砷中毒,大量输注甘露醇、甘油等)、毒物、运动后等。

3.邻近器官疾病 

子宫、阴道或直肠的肿瘤侵及尿路。

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保养,是指遵循生命法则,通过适度运动,加之外在护理等手段,让身体机能及外在皮肤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应有机能,这是养生的第一层面;

涵养,是指开阔视野、通达心胸、广闻博见,通过对自身的道德和素质的修炼和提升,让身心得到一种静养与修为,从而达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养,是指通过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调配合宜食疗,以滋养调理周身,达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实质上,养生就是保养五脏,使生命得以绵长的意思。

养生学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中华中医学、康复学、营养学美学心理学国学物理学化学艺术烹饪运动学道学等等。

现代养生的涵义:

以中、西医学理论为指导,用健康科学的图文、音乐、行为、活动、药械、饮食等等,通过调节个人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及心理状态,来调理身心,达到未病先防、不适消除、已病促愈、病后复原之保健目的。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

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分类

艾灸法

穴位(2)

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其他刺法

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温针疗法,埋线疗法。

拔罐法

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称角法。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

梅花针疗法

梅花针疗法,也称皮肤针疗法,即由五根或七根针结成丛针,弹刺皮肤经络穴位。

艾灸

艾灸疗法有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等。艾条灸分温和灸雀啄灸和熨热灸三种。艾炷灸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温针灸又称针上加灸或针柄灸,即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套艾条,点燃,使其通过针体传入穴位内。

现代刺法灸法

耳针法,头针法,眼针法,手针法,足针法腕踝针法

声电波电针法,电火针法,微波针法。

穴位激光照射法穴位贴敷法,穴位埋线法,穴位磁疗法穴位注射法穴位指针法,穴位电离子透入法,穴位割治法穴位结扎法

北京市中医学校是全国中等中医药教育重点学校,是北京市骨干示范校,是北京市职业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优秀学校,学校位于首都百里长街东延长线,轻轨地铁从门前穿过,校园内环境幽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学校始建于1973年,隶属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学校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教育方针,根据学校实际和发展要求,把和谐 仁爱 健康 进取作为办学理念,以营造优美学校,培育优质学生为办学目标,重点加强学生文明礼仪、道德品质、职业技能、成长成才教育,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为目标,通过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营造出特色校园文化。

把握一个中心,以学生教育为中心;做到两个并重,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深化三项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教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四项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发挥五种作用,党组织核心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党团员模范带头作用、后勤服务保障作用;做到六个育人,政治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近十几年来对于健康的消费需求已由简单、单一的医疗治疗性,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也催生了健康管理在国内的诞生,正在成为巨大的需求和市场潜力,并由此越来越多吸引着社会的有效资源,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产业。但健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相当专业和复杂,业内尚未形成统一公认模式,目前健康管理市场还处在盲目和无序的探索阶段。国家政府也非常重视健康管理这一新兴行业,2005年起新增加了健康管理师职业,在一定程度缓解专业人才的紧缺状况,促进和规范健康管理行业的有序发展。我国关于健康管理的定义,基本是沿用陈君石、黄建始主编的《健康管理师》培训教材中关于健康管理的定义是: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风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面过程。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就是为个体和群体(包括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科学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

中医治未病

编辑播报

在我国悠久浩瀚的中医发展道路上,早已出现健康管理的思想火花。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已经孕育着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思想。中医治未病是中医学预防为主、注重养生思想集中体现。未病不仅指疾病的萌芽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这种未病状态在常规现代西医体检中应该是看不到任何异常的指标或者其他进展征象的,而通过传统的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上工(高明医生)可以明了身体的当前状况和预判出可能会出现的疾病趋势,从而针对这一趋势来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总而言之中医的治未病就是通过中医的诊断结果综合运用相应中医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食疗、药疗、针灸、推拿、药浴、茶饮、导引等等传统中医疗法,达到增强体质,防患于未然或促进疾病的康复、防止疾病传变的目的。它的涵义非常广泛,可以分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康复三个层次。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健康的英文是:Wellness,健康状况/状态的英文是:Health。在一些词典中,“健康”通常被简单扼要地定义为“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这是传统的健康概念。通常我们确实是把疾病看成是机体受到干扰,导致功能下降,生活质量受到损害(主要由肉体疼痛引起)或早亡。健康食物

在《辞海》中健康的概念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这种提法要比“健康就是没有病”完善些,但仍然是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来对待。因为它虽然提出了“劳动效能”这一概念,但仍未把人当作社会人来对待。对健康的认识,在生物医学模式时代被公认是正确的。

在我们的词典里,为什么会对健康有上述的注释呢?其原因不外乎是两方面的,一是编写词典的作者,根本不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在1946年就有对“健康”的定义。二是他自己对健康的认识就是如此,应该说“害人不浅”。然而,话也说回来,一般大众的认识,健康就是“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这个概念,在当时是被广大群众所认可和接受的,其中包括医疗工作者。因为,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处于无知的状态。直到近几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重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的影响,有位上世纪六十年代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告诉我,他们在校学习的时候有两门课没有好好地学。一门是营养学,另一门就是心理卫生。营养学没有好好学的原因,是当时连肚子都吃不饱,还谈什么营养?至于心理卫生那是唯心主义的东西。

关于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7年中文版的定义是:“健康,使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疾病,是以产生症状或体征的异常生理或心理状态”,是“人体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器官组织的形态,功能偏离正常标准的状态。”“健康可用可测量的数值(如身高、体重、体温、脉搏、血压、视力等)来衡量,但其标准很难掌握。”这一概念虽然在定义中提到心理因素,但在测量和疾病分类方面没有具体内容。可以说这是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过程中的产物。一方面,这种转化尚缺乏足够的临床实践资料提供理论的概括;另一方面撰写者虽然接受了新的医学模式的思想,但难以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

因此,它还没有达到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它的宪章中所提到的健康概念“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WHO1948.

事实上,要对此作出确切的定义很难。因为,即使没有明显的疾病,人对健康或不健康的感觉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毫无疑问,觉得身体健康,不等于身体没有病。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这一定义,把人的健康从生物学的意义,扩展到了精神和社会关系(社会相互影响的质量)两个方面的健康状态,把人的身心、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健康状态均包括在内。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1]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1]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1]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2]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中医中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中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形成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同时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 [3]  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后来的中医学和养生学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是指以中国汉族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1]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用来推算、预测来年的天象、气候、疾病发生流行的规律,并提供预防、养生的方法。

精气学说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邓氏的现代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阴阳”的上位属概念,阴阳则是对立统一的两个下位种概念。

阴阳是互不相容又紧密联系的两个对立面的一对性态或属性。阴阳的内涵互相否定,一个概念“阴”肯定对象的阴的属性,另一个概念“阳”则以否定阴概念所肯定的属性,作为阳对象的属性。

阴阳的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互补,其总和等于它们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即两个种概念外延的和或并。

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中两个不同性态,属性的一对哲学或逻辑范畴的概括,就是两事物或一事物即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反相承的一对并列的种概念。(邓宇等的现代阴阳概念与定义)。

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由阴阳二部分组成,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阴。因而阴阳存在两个对立面,在阴阳消长和对立统一作用下,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相互变化中构成世界万物。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学说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五行学说中以五脏配五行,即:肝与木、心与火、脾与土、金与肺、水与肾。五脏与五行相生相克应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和谐相处。如果五脏与五行发生失调,出现太过、不及或反侮,也会致疾病的发生,这对于推断疾病的好转和恶变,治疗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据。中医主要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在生理上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功能。气聚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有机体,气散则形体灭亡。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全天下就是一个气。有了这个气就运动,就生生不息,就变化不止,没有这口气就完了。

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血必须在脉中运行,才能发挥它的生理作用。血在脉中循环运行,内至腑脏,外达皮肉筋骨,不断对全身各腑脏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津液是指各腑脏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分泌物,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和液的性状功能及分布部位各有不同,津是指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并能渗注于血脉,起着滋润的作用。液是指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流注于骨节、腑脏、脑髓等组织,起着濡养作用。

气血津液都是机体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而气血津液又依赖于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气血津液代谢不正常或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脏腑学说

脏腑学说主要是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型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象”,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

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

五脏:指肝、心、、肺、肾,一般笼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榖、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奇恒之府:指“脑、、骨、、胆、女子胞”。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榖产生的水榖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

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

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

经络学说参见:针灸学及腧穴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传变

经脉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相互关系密切的学说。经络被定义为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起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病因学说

《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

近代则将病因分为五类:

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

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

继发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

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医过。

发病邪气与正气交战,决定发病及疾病的发展变化。又称为“正邪分争”。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指人体的自我修复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等。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体质、情志、地域、气候等,与发病有密切关系。

病机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传变的机理,又称“病理”。

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

内生五邪,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病位传变,包括:表里出入、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脏腑传变等。

病性转化,包括: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等。

元气学说

中医认为,元气为先天之精所化生,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由先天之肾所藏,后天脾胃来濡养,借三焦和经络流行分布并弥散全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