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精神的源头活水

 济宁文学 2022-10-10 发布于山东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论语:精神的源头活水

作者:蔡月萍


几千年历史跌宕,汇成文化的源远流长。书籍也和文化一样是不断累积的,有些书是大部分书的基础,被其他书所依附。不依附其他而为他书所依附的当是必读书,《论语》应是重要的其中之一。

儒学自汉代被奉为主流文化,弟子记录整理孔子主要言行的《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精华,随之成了中国流行最广的基础教材。读书人皆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开始背诵。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早已融入我们的民族血液,做人的道理也早已渗透日常生活而世代相传。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君子小人、为政以德、慎终追远……。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非常重视六经的教化功能:“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晚年对六经进行了整理和修订,这是最为宝贵的遗产,也成了儒家经典。孔庙主殿“大成殿”,语出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即是赞扬孔子思想集古之精华。

通过孔庙大成殿三块匾“生民未有”、“斯文在兹”、“万世师表”可概括了解下孔子及《论语》。

“生民未有”出自《孟子》:“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自有生民以来,从来没有像孔子一样至高无上的圣贤。孔子首创私学,开平民教育先河。“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君子”也从出身标志转为道德品行的含义。原来只有君子才有资格接受教育,变为只要学习就有可能成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中国人对玉特殊感情,认为玉有德。也和《论语》有关。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其中“如琢如磨”就是指玉石的加工打磨,玉不琢不成器,人也要自我修炼才能成为君子。因此,君子如玉、温润如玉、芝兰玉树等以玉比君子。

“斯文在兹”语出《论语》:“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指文化全在孔子自己这里。这里有孔子的自信和坦荡。孔子还致力教育,弟子三千。学者柳诒徽对孔子的文化汇集和弘扬评价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自孔子之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

“万世师表”最早见于《三国志》“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称赞孔子是人们千秋万代的表率。他乐学、好学的精神,为人处世的修为,志存高远的思想,社会责任感,在困境中的人格塑造等都让后世铭记。以《论语》中所见:

乐学善教的语句:“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朝闻道,夕死可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困境时的人格塑造。“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以自修;“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以自勉;“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以自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明志。“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的自信泰然。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人着想又不强人所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面对得到,想是否符合道义:“见得思义”。

“求仁而得仁”。梁衡的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文末一句:“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秋白不朽”。作者在痛惜瞿秋白的才华,深深地为其所折服中,多了一份理解。正是这“求仁得仁,又何怨”,多少志士仁人以仁为己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

《论语》中常谈论音乐和《诗经》。有心灵纯净、志趣高洁的和谐之美。

孔子精通音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真是音乐超级发烧。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以几个音乐发烧友为故事主人,不知是否曾受《论语》的启发,我愿意相信是的。

孔子非常看重《诗》的作用。“《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们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以诗为正式文学的。诗言志,《诗》中的鸟兽草木,也形成我们中国人热爱自然的遗传基因。

《论语》中体现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孔子问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人生理想,有辅佐国君、有管理国家,而曾皙“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在沂水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 孔子同意曾皙的话。

《论语》常片言支语,而内涵丰富、用意深远。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论语》变成一种标准。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一生总结我们有时也会对号做比。

《论语》里有幸福密码。钱钟书:“《子衿》篇,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应是对照《论语》“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则远怨矣”说的。细想人间悲喜确实常与对他人的期望相关,超出则喜,不如则怨。若对照《论语》这句,多要求自己,少责备别人,会减少许多烦恼和抱怨。

两千多年来,孔子受到极端崇拜(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也遭过猛烈的批判。他的学说不断被利用,甚至被改造,出现误解和偏差,如:

对“中庸”的误解,“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指中正、合适,无过无不及,并非无原则的老好人。孔子主张是非分明,且认为“乡愿,德之贼也。”

对“三思而后行”理解的偏差。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遇事多次考虑,孔子说两次就可以了。过多思虑,易产生杂念于事不利。

对“言必信,行必果”的部分片面。“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 说到一定做到,是固执的小人作为。“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君子义以为质”。符合义,诺言才可兑现,君子义为根本。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句孔子获骂很多的话,有人好意把句中小人说是小孩,倒让我突然感触。女人有点天真和感性,近了不够尊重,远了又落埋怨,也是人性通透了。(编者注:此处“女”通“汝”,详见专家考证:孔子说的“女子”不指“女人还原孔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并非歧视妇女

《红楼梦》中被看作离经叛道的贾宝玉在烧书时也留下四书,可知儒学的价值。多被批判的僵化礼教,细看《论语》,对礼也是变通达观的。

“礼之用,和为贵”,“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礼以和合、适宜为贵,与其铺张不如节俭朴素,礼不仅仅是玉帛,乐不仅仅是钟鼓。

《论语》篇幅不长,全书仅15000多字。但涉及面广博,是大众引用频率最高的书。变成日常用语,成了成语、格言的特别多,仅成语就几百个,如:见义勇为、当仁不让、见贤思齐、以身作则、成人之美、尽善尽美、举一反三、既往不咎、怨天尤人、学而不厌、不耻下问、安贫乐道、适可而止、察言观色……。

管中窥豹,自是挂一漏万。品读《论语》,才能认识真正的孔子。

读《论语》,会想起朱熹的哲理小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池塘镜子一样,因源头有活水而清澈。如同读书的感受,不断获得新知新悟,使思想透彻,心灵荡涤。朱熹写诗时一定有《论语》常读常新的感受。不然他不会那么多次反复释注论语,晚年又著成《四书集注》(《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他永远不知道《四书集注》以后会被作为科举考试的教材内容。因对儒学传承的贡献巨大,被称为朱子,也是唯一在孔庙大成殿被享受祭祀的十二哲中非孔门弟子。

科技新时代,中国符号更加亮眼。我们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北斗”,航天空间站是神仙办公的“天宫”,奔月是美丽“嫦娥”、探火星是火神“祝融”、探日是太阳神“羲和”、行星探测是屈原的“天问”,暗物质探测是齐天大圣“悟空”……巧妙借用古代神话,既有中式浪漫,又彰显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高科技的华为公司几乎把整个《山海经》都注册了,操作系统叫鸿蒙,实验室为玄武,手机芯片取名麒麟,PC处理器芯片名曰鲲鹏。还有昆仑、朱雀、饕餮......古代梦想正在变为现实,古代神话、神兽赋予我们更多想象,传统文化在现代熠熠生辉。

文化自信有很大部分来自作为主干的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中《论语》最具代表性的。时代在变,人性的根本,做事的大道却一直相通,让我们品读经典,享受源头活水的精神滋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作者简介:                                                     

蔡月萍,山东济宁人,为丰富退休生活开始写作,以期通过写作丰盈内心、学会欣赏,陶冶情操、晕染夕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