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为什么有的笨人一旦“开窍”,其人生就像开了挂似的?

 谢耳朵馆长 2022-10-10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大部分人心中,只有智商较高的人才能获得成功。智商平庸的人即使发现了赚钱的方法,也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利用它。
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一些看起来很笨的人一旦思想开窍,就会像开了外挂一样迅速成长起来。
比如现在人尽皆知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儿时的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家人朋友眼中不聪明的存在。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小罗斯福并不具备金钱观念。
有人曾拿出一张一美元的钞票和五美元的钞票让他进行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拿走了一美元。
为了证明这一点,有很多人都带着钞票前来让他挑选。可无论对方拿出来的钞票面值有多么巨大,小罗斯福始终只会拿走一美元。众人见到后都开心的调侃他,说他是一个不认识钱的傻子。
直到后来有一位老人问他,为什么要选择一美元的钞票,小罗斯福才俏皮的回答说,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会继续给我钱。
如果我去拿了面值更大的钞票,大家就会失去戏弄我的兴趣。大智若愚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些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总是闷声发大财,从来不会将心中的想法完全暴露在他人面前。
当我们自以为聪明伶俐,嘲笑其他人愚笨时,或许自己也是他人嘲笑的对象。或许每个人出生后拥有的智商水平并不相同,但那些看起来很笨的人一旦开窍,人生就会变得格外顺利。
一位犹太思想家汉娜就存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这个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没有头脑的鲁莽,漫无目的的迷茫或是将早已经过时的理论奉为真理。那些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在面对重大事件时并不喜欢出风头,他们宁肯自己躲在角落里被众人遗忘。
毕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有时候让自己变得愚蠢一些,才是能够明哲保身的方法。
苏东坡就曾感慨的说,大家都羡慕我说我聪明,我却觉得自己被聪明耽误了一生。变得聪明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想要变得糊涂也十分困难。
一个生来聪明的人很难学会装糊涂,只有真正做到大智若愚,让其他人都信服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存之道的聪明人。
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特长,但是也被我们认为并不聪明的人,很有可能只是没有展露出自己在某个方面的天赋。
比如在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时,我们会首先关注最为核心的思维能力。那些看起来愚笨的人只要思想开窍,就能懂得依靠自己力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道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类人比普通人更加强大,因为他们拥有不错的胆识和独立能力。
这些人或许在之前的生活中经历过许多磨练,早已经对人生有了较为透彻的理解。许多在历史上名垂青史的古人,也都是经历了各种痛苦和大彻大悟,才最终做出一番惊世骇俗的成就的。
正是因为有过不愉快的生活经历,这些人才会在遇到机遇时选择独立思考,而不是盲目听从他人的建议。
过往的生活经历也给他们提供了多少底气,他们从来不会害怕自己的决定会产生失败的后果,也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
也有人提出这些大智若愚的人具备不错的感悟能力。因为他们在真正走向成功前会经历许多磨难,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坚守信念的人,大多拥有不屈不挠的良好品质。
一个思想跳跃的人,通常在某些方面具备更强的领悟能力。
这样的人具备大局观念,思考问题是能够站在整体的角度进行判断,或是利用逆向思维分析问题。
这使他们具备一定程度上的上帝视角,可以在遇到机遇时瞬间领悟问题的本质与核心。也有心理学家提出,这类人的思考问题时考虑的更加全面。
他们能够迅速总结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不是相信某个已经形成定时的思维模式。实际上每个人都具备一定感悟能力,只是大部分人并不会刻意训练这项技能。
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开窍也是一种天赋。能够被称为开窍的人,可以将内心的想法与客观发生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很多事情只看一遍就能迅速领悟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喜欢观察生活中被人忽视的小细节,并分析总结事物变化的过程。
与其说这些人是在开窍后突然获得了开挂一样的人生,不如说他们本来就是聪明人的代表。
只是之前他们一直在总结人生经验,真正做到了厚积而薄发。这样的人拥有强大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自然能够在遇到机遇时一鸣惊人。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