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是,习惯性抬杠、反驳别人

 谢耳朵馆长 2022-10-10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你有被键盘侠黑过的经历吗?千万不要为他们的反驳耿耿于怀,不然你就真的下“套”了,众所周知,互联网上有种人叫做杠精。
可以说,键盘侠中90%的人都是杠精,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两个字“抬杠”。
杠精天生带刺,你做东他们让你做西,你选西他们又责怪你不选东,无论你最后做什么样的决定,他们都不会满意,就是喜欢反驳你 ,他们喜欢从否定他人身上获得快感。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习惯反驳别人是一个人最大的愚蠢。

喜欢反驳别人的人,情商极低

要说最让人讨厌的低情商的沟通方式,“习惯性反驳”一定位居前列。
前段时间,我好久不见的朋友,把我气得快要崩盘了,真的忍不住想吐槽她,我这个朋友有个很不好的习惯:每天固定要喝两杯奶茶,无论是蜜雪冰城,还是4元一瓶的便利店奶茶,必须每天凑够两杯。
作为有交情的朋友自然不能做事不管,要知道,市面上的 奶茶不是由天然红茶和牛奶做成,而是添加了反式脂肪酸,以及甜蜜素,高频率地摄入会加大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偶尔喝一次还行,经常喝很有可能被送进医院。
于是我劝他“改成每天喝一杯都不行吗”,谁知我这朋友立马开启反驳模式“有人抽了一辈子烟,每天抽那么多,喝了一辈子酒,不照样活了很久吗,还有些人每天严于律己,最后还不是早死了”,我当时听到这段话差点没吐出血来。
听完她的反驳,我吸了一大口冰奶茶,什么都不想再说了。
除了这种直接的反驳,还有一种我们熟悉的间接反驳方式,叫作:讲道理,无论你给他倾诉什么,他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反驳你的观点,否定你的感受,然后用“但是”开头开启讲道理模式。
这类人无意间得罪他人却不自知,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很多人的父母就是如此,只是想为对方好,结果却换来对方的不耐烦甚至是仇恨,现实生活中,这种习惯性反驳真的不想让人再沟通下去。
习惯性讲道理的人最后的结果就是被冷落,而且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以为为别人好,最后还是自己受委屈。


核心的原因在于:他们只讲道理,否定了别人的感受,反驳了别人的情绪。没有人喜欢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更何况是否定。这种感觉就好像你悲伤绝望地哭泣,讲道理的人却给你来一句:闭嘴!
高情商的人,通常对他人的感受非常敏锐,他们也许讲不出深刻的长篇大论,却总能对人的情绪和感受有着敏锐的感知,让人觉得相处很舒服。而低情商的人恰恰相反,习惯反驳别人的感受,显得情商很低。

反驳他人的心理动机

喜欢反驳别人,最主要的动机就是:为了逃避自卑心理,显得高人一等。
有的人,真的是为了抬杠而抬杠,他们的反驳很直接,无论你做得好与坏,对方总是能找出反驳的话语,因为他们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真实喜好,也不是为了试图改变你,更不是说服你,他们仅仅喜欢你被反驳后失落的样子。
真实情况是,你伤心难过,正中了他们的下怀,比如有的网红抵不住网暴选择自杀,天底下又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如果你反驳他们,他们就会继续攻击你,如果你想理性回避,避免矛盾升级,他们又会继续挖苦你,攻击你。
面对杠精,从来不要想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因为在你们还没做事之前,他们已经想好了怎么反驳你,也就是说,他们一刚开始就想要反驳你。你无论怎么改变都没有意义。

杠精的本质,其实是自卑心理

我发现最近又流行了一种抬杠方式:“难道只有我觉得xxx吗?”“难道只有我认为不好吃吗?”“难道只有我认为不好看吗?”
近些年来,随着对键盘侠网暴的抵制,很多键盘侠不再那么猖狂,开始有所收敛,于是有了类似内敛的“反驳”方式:在怼对方之前加上一个反问句:难道xx?表达自己的嫉妒心理。
因为他们想怼又害怕被攻击,内心特别脆弱又自卑,所以利用人性的弱点求得同类的关注,这些人在现实中,社交中甚至是工作中,通常存在感很低,不被人重视。所以总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并且见不到别人好,嫉妒心极强,但因为人微言轻,所以不敢猖狂。
于是,他们只能通过在网上抬杠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攻击性,发泄内心的不满,同时又能获得同类的赞美,认可与关注,
杠精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尽管他们表现一般,他们也会给自己很高的评价,这种现象其实是杠精防御被忽视自卑的心理防御机制,这种心理防御机制,除非当事人主动觉察,接纳自己的脆弱和无知,否则通过外界改变只会加固这道防御机制,所以,他人很难改变杠精的认知,因为他们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有句话叫做无知者无畏,越是无知蠢笨自卑的人,就越是无所畏惧,敢于反驳。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刘刘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