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氏文化】重 阳 节(文/黄守成)

 百年yesuo 2022-10-11 发布于江苏
郁氏文化

重  阳  节

文/黄守成


九九重阳,古人又唤之为“辞青”,通过爬高晒秋、登高望远、菊花煮酒、桂花蒸糕,消去炎炎,向夏日告别,从而迎来秋日的静美,品尝秋天的况味。
重阳,也被赋予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孝养之意,成为中华民族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尊老敬老以及护幼养育的精神载体。
古今流传的“兄弟遥望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重阳佳句,则道出了重阳的另一种意味:是对族人的怀念,是对游子之思情,是彼此浓浓的牵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内生感慨,由此自然而然,触发了游子与亲情的链接,引发了重阳与乡愁的关联;从而,乡思之情,乡愁之意,又在歌星陈少华演唱的《九月九的酒》这道歌中得到延续,演绎,释放,与诠释。 
附歌词:

又是九月九, 重阳夜,难聚首, 思乡的人儿, 飘流在外头。
又是九月九, 愁更愁,情更忧, 回家的打算, 始终在心头。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他乡没有烈酒, 没有问候。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家中才有自由, 才有九月九。(重复)
亲人和朋友, 举起杯,倒满酒, 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他乡没有烈酒, 没有问候。
走走走走,走啊走, 走到九月九, 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重复)
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噢.

《九月九的酒》这首歌,简约通俗,恰好表现了乡村世俗浸透的民俗风情,正好解开了游子人生背后的文化心结。歌词,简洁直白,紧扣传统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恋乡”情结,选择特定的家的文化背景-“重阳九月九”作为情感展开的窗口,易让人通透明了。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古老的文化意象“烈酒”,折射炎黄子孙身上芳香四溢的民族气质,从而使整首歌洋溢着一种人文精神,吟唱起来,酣畅淋漓,较之某些疏浅的流行歌曲与民通歌曲,有着更广阔深厚的思想内涵。 
同时,这首歌的音乐曲调风格,采用了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以陕北乡村山区民谣为基调,深沉低缓的旋律, 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流行传唱,充分表现出异乡游子, 对亲人,对发小,对家乡的相思之情;更能昭示了数千年来,传统文化对现代文明的深远影响,因而相互交融,培育创新。
不信,请你听!回“家”的脚步,急急又匆匆,踩响了民族文化的琴健;不愿,请你品!民族形式的音乐节奏,酿出了香飘万里的浓烈醇厚的中华“美酒”。


【END】

作者简介

黄守成,1965 年1月生,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海门分院,高级讲师,从事初中、高中、英语教师培训、对口单招、专转本英语教学近三十年。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陈玉峰

推广组主管:郁旦斌

         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 郁金波 郁家社 杜永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