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书法家曾祥彪的艺术人生

 名人百科网 2022-10-11 发布于北京

曾祥彪,1953年12月出生,湖南省新化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曾从事过农业,开办过新化华侨旅游侨汇公司,经济开发信息咨询公司,与新闻亲密结触5年,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湖南日报》等发过200多篇新闻稿件。后涉猎多家单位,先后担任过新化县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副主任,新化县人民政府驻长沙办事处副主任,主任,新化县商业局局长,党委书记 ,湖南省作家协会秘书科长,《作家与社会报》执行主编,省作家协会组联部副主任,主任,《湖南作家》主编,《作家天地》杂志主编,《湖南当代作家大辞典》执行主编,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省报告文学学会名誉副会长,中国作家书画院湖南分院副院长,北京丹青巨匠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副主席。曾就读于中央党校,鲁迅文学院,清华美院书法高研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曾在《湖南文学》《芙蓉》《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作品》巜中华文学选刊》《文艺报》《文学报》发表近200万字的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作品。《绿色王国的脊梁一一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共和国的脊梁大型报告文学征文特等奖,报告文学作品《陈健和他的伙伴们》获人民文学颁发的铜奖,《冲出云层的星》,获中国文学基金会颁发的特等奖。同时,先后正式出版了长篇小说《爱情是什么》,长篇报告文学《梅山精武魂》《爱心无悔一一杨孟甫和他的农民兄弟》《英雄路漫漫一一记生活中的强者史光柱》〈与纪红建合著〉,报告文学作品选《脊梁》巜红雨》以及《曾祥彪草书千字文》巜文心墨相一一曾祥彪书法作品选》。参加第七次,八次全国作代会会,任第七届,第八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骏马奖”初评委,随中国作家代表团(5人)出访保加利亚和德国。其书法作品先后见诸于《中国书画报》巜中国艺术报》《书画世界》(国家核心期刊)以及《文艺报》《书法报》《艺术中国》《羲之书画报》《艺术时代》和日本出版的《书道》等。先后在台湾,韩国,北京国展美术中心,长沙等地举办书法展。国民党名誉主席吴伯雄亲自授予其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大使光荣称号。有作品刻于武汉市主题公园和录入大学书法教材。曾获第八届中国重阳书画展金奖和第九届中国重阳书画展重阳奖(最高奖),中国邮政先后为其出版限量版书法作品邮集3次。作品被跨湖桥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台湾,韩国等政要收藏!

先后有评论家弘征,谭谈,李炳银,吴泰昌,聂茂,沈鹏,鄢福初,洪亮,苏美华,兰干武等,对其文学书法作品进行了评论。国家社会基金项目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湖南省社科院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湖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教改项目立项,发文专门研究曾祥彪的报告文学作品。由李荣撰写了《曾祥彪报告文学的创作成就和特色》,刊发了《創作与评论上》,称其书写了报告文学史上輝煌的一笔。

近日,拜读了刘克邦先生的散文集《金秋的礼物》(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感慨颇多,受益匪浅。

在这部洋洋二十万言的作品里,收入了他潜心创作的四十一篇大作。透视每一篇作品,都是真情的宣泄,率真的表述,都是介入当下的本真的写照,融入了“在场、思想、诗意、发现”等新潮的散文观。

刘克邦先生的人生之旅充溢着许多艰难和困惑,甚至是血与泪的交汇。因其父被打成“右派”,其母英年早逝,家徒四壁,无依无靠,导致正值年少的他十一岁失学;在贫瘠的乡村,他看过牛、挑过粪、插过田、扮过禾,还打过铁、捡过渣、修过堤、搞过搬运……汗水和泪水、苦和累伴随着他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成功。

克邦先生在失学中求学,在苦涩中立志,在成功中进击, 不断告诫自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品位,“低调”做人、做官,不断地划动文学之舟,在文学的海洋里劈波斩浪。

也许,磨难和挫折,痛苦和迷惘,凝练了他率真的性格,成就了他默默耕耘的本真的思想品行。

在他的笔下,无论是写亲情、友情;无论是写人生遭际和升迁;无论是写乡下生活还是城市生活的感受;无论是写对湖湘文化和历史的感悟等等,无一不嵌入“真情”二字。真情贯穿于所有的作品。真情像一根红线,把生活中的感受,如同珍珠般地串起来,形成熠熠闪烁的光环。

可不是么,他的开篇《金秋的礼物》便是最好的佐证。那一年金秋的一天,在北京上大学的儿子,回家了。半年不见,儿子长高了,甚是高兴,儿子的妈妈更是喜出望外,左瞧瞧右看看,问长问短,忙前忙后,只想把世界上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都给儿子。“悯子为何不丈夫”啊!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天上午,儿子硬要父母陪他去与同学就餐,父亲因公务繁忙,脱不了身。经儿子再三恳求,去了。一到餐厅,父母亲感到了一种特有的氛围:“叔叔请坐!”“阿姨请坐!”之后,儿子从同学手中接过一束鲜花,走到父母身边,深深地鞠了一躬,深情地说:“祝愿爸爸妈妈夫妻恩爱,白头偕老,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继而是经久不息的掌声。此时,父母不知何故,后来才弄清,儿子今年十九岁了,是克邦俩口子结婚二十周年纪念日……泪水湿润了他们的双眼,许久许久说不出话来。这难道不是真情的凸现么?!

再看看那篇《谈话》的散记吧。那一天,他接到一个通知,省委组织部的一位副部长找他谈话。他预感到了什么,从心理状态的描写,到到达省委大:的感受,等候谈话的心态,接受谈话的现场感。听到要提拔的既高兴、又冷静的思辨,以及李部长要他表态的那一刹那,他好半天才说了一句:“请组织看我的实际行动吧!”在这一句简单的话里,表露的是真心、是实感、是本能,是重若千钧的责任和义务,是语言艺术高度浓缩的精华。

在《下乡记》里,我看到了“受命”“上路”“安营”“交心”“送水”“办电”“开闸”“拓荒”的全景式叙事。克邦先生用真情记录了他下乡的那段风风雨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改变贫困山乡面貌的刻骨铭心的生活片断,艺术地再现了他心系农民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远胸怀。读来如临其境,感同身受。言语直白而率真,颇具艺术感染力。

诚然,他在《纵谈湖湘文化》的篇章里,归纳总结了湖湘文化的优势;述谈了底蕴深厚的文化历史,列举了历代的湖南名人;提出了敢为人先的人文精神;指出了叹为观止的文物古迹;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到绮丽秀美的风光,以及颇具潜力的文化资源、文学、教育、影视、科技等等,得出了湖南文化“牛”劲冲天的结论。凡此种种,都是克邦先生用真情、真实编织的散文风景图画。

我真心地希望克邦先生在多彩的世界里,在“情散而神不散”,在“根性真实,介入当下,表现述真”的散文天地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耐人寻味、如嚼橄榄的宏篇大作来。

近日,记者从湖南大学获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名誉副会长,一级作家曾祥彪的报告文学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研究”,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现当代纪实文学研究”项目,湖南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李云撰写了《曾祥彪报告文学创作的特色与成果》一文,刊发《创作与评编》杂志“《深度阅读》栏目2015年第七期。

曾祥彪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报告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冲出云层的星》《绿色王国的脊梁》《梅山精武魂》《爱心无悔》《英雄路漫漫》(与纪红建合著)《虎啸武林》《七色魔方》《永恒的旋律》《一片冰心在玉壶》《承诺蓝天》《风雨人生路》《陈健和他的伙伴们》等中长篇报告文学,《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芙蓉》《湖南文学》《中华文学选刊》等先后刊发了他的报告文学作品,曾三次获得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文学基金会,《人民文学》等颁发的特等奖和铜奖,《人民日报》《文艺报》《湖南文学》等多次刊发吴泰昌、李炳银,谭谈、弘征、聂茂等撰写的评论文章,并由中国作家协会委派到保加利亚,德国进行文学交流,中央卫视、湖南卫视、央视网、红网等有专题宣传报道。

他的报告文学作品虚实结合,革新文体,多元叙事文史兼容,特色鲜明,成就显著。李云在文章的最后表述:“曾祥彪的报告文学以其饱含诗情画意的笔调与独特的艺术感受,书写了报告文学史上的辉煌一笔。” (湘 斌)

v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