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风萧瑟天气凉、剥落枝叶见真章——复盘案例赏析

 致志不渝 2022-10-11 发布于广西

一场秋雨一场寒,寒露刚过,丝丝的冷风袭来,不自觉裹紧衣服,快步走到小区附近的一家羊汤馆。

图片

中午Y总说有事找我,约我一起喝羊汤。Y三十来岁,齐耳短发,面容精致,看似小鸟依人,但走路带风,从骨子里流露出职业女性的干练。

这家店很有特色,尤其是羊汤,走中高端路线;乳白色的羊汤,以为是添加了牛奶,实际却是超微粉碎后骨髓熬制的效果,看得出这家店确实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关键的羊汤熬制工艺上推陈出新,还申请了专利技术。

除了羊汤,还点了两个热菜。半碗羊汤喝下去,已足以抵御外面秋天的萧杀之气了,Y的话匣子缓缓打开,原来她公司的股东、合伙人,作奸犯科,近期要被起诉,她害怕牵连到公司,这事已经困扰了她很久,好在当前她已经知道该如何应对了,见面吃饭不过是唠唠嗑。

了解完事态之后,我边吃边说:“这样的人哪像专家,就是人渣,吸收他做股东,真有点不可思议。”看到Y深深的叹一口气,我又追加一句“这事儿,值得反思下。”

Y一边往小碗里盛羊汤,一边郁郁的说“我当初看走眼了......吃一堑长一智吧”。

“其实你可以针对这事做一下复盘,看看问题出在哪里了”我尝试引导Y做深入思考,因为单单论看走眼,可以归结为运气不好,或者对方隐藏的深,都不足以反思自身问题,更难以在“认知”上获得提升;所以遇到这种重要事情(尤其是负面事件),我通常会帮对方做一下“复盘”,深挖到“底层思维”,看看底层逻辑是如何运作的,到底出现了什么漏洞。

看她低着头吃饭,没有作声。人在反思自己的症结时,往往都是下意识排斥,刮骨疗伤过程都难受,但复盘又不同于疗伤,因为一旦通过梳理发现了自己的“认知盲区”,当下就可以治愈,认知顿然就获得提升。禅宗的“顿悟”,不就是通过向内参究本来面目,参到极致,火候到了就豁然大悟吗?

“首先,你为什么要请他做股东呢?以项目的方式参与不好吗?”我先抛出这个问题。

“他是个专家,有一定的影响力,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能提升企业形象”Y停下手中的筷子,眼神凝视着一个角落,似乎在回顾着“不过,如果当初以项目方式参与进来,就没有这么多事了......”

“他作为专家,你希望他以股东身份参与,逻辑上也没有错,但你对他是否考察过呢?”

“没有......唉,当初其实有人提醒过我,要我慎重;但我那时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了,没听进去,更没有去考察”Y说完后,撅着嘴,无奈的摇摇头。

听到“直觉”两个字,我忍不住说“直觉二字听起来很不错,但你是否思考过,过去靠直觉做决策的成功率高不高?如果不高,那么所谓的靠直觉,其本质就是不过脑子”很明显,复盘需要进一步深入下去。

我接着说“选择股东,属于战略合伙人,对于公司来说,属于重大事件,归于战略层面,当初的决策明显没有足够重视,太草率了”。

“是啊,任何事情都要按照流程来操作,就像安排中午这场饭局,我也要象项目管理一样”Y认识到自己的草率了,但这样反思,似乎又走入另外一个极端。

我笑着说“吃顿饭都要按流程,人肯定要累死了。我们每天面对很多事情,A、B、C、D......要在这一堆事中,迅速理清哪些是战略决策,哪些是战术安排,要有权重意识,要分出轻重缓急来”

“我希望每件事情都能做好,做到满意”Y悻悻的说道,她没有get我的意思。

“每件事情都做好,那是良好愿望,重点在于如何做好?如果你抓不住要点,怎么能将每件事情都做好呢?”看着桌子上一盘土豆丝,我继续说道“如同炒这盘土豆丝,很多人都会炒,但能炒得好吃的大厨不多,如果你请教这个大厨,怎么能炒好这盘土豆丝?他会跟你从头到尾宣讲整个炒菜流程吗?肯定不会,他会告诉你炒好这盘菜,就注意一点或两点就可以了,高手从来都是抓住流程中的一两个关键环节!”

“对,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Y总眼睛一亮,领会到了。

“继续以炒土豆丝为例,假如大厨总结认为'辣椒’是关键环节,那么他就会对辣椒这个要素做深入研究,找出关键环节的'关键点’,例如他发现采用'湖南某地’辣椒作为作料是'关键点’,那么他可能就凭借这一个'关键点’就超越了多数人,由'普通’变成'优秀’!”

“但这只是优秀,如何变成'卓越’呢?”思路打开来之后,我意欲未尽,继续往下谈“如果来自湖南某地的辣椒产量非常有限,或者价格比普通辣椒的成本高很多,那么他炒土豆丝的成本无疑就会比其他人高不少。总会有人不甘心,他会进一步研究是否有办法能替代湖南辣椒?例如他发现本地辣椒加某种食用油,先预炒几分钟,就可以替代湖南辣椒,这样做既保持了口味还能降低成本,更大大减小对湖南辣椒的依赖。这样的人不仅掌握了关键环节的关键点,还能对关键点进行因地制宜的革新,自然就超越绝大多数人,这就是'卓越’!”

“讲得太好了,原来可以这样复盘,我倒杯水敬你了!”Y总听到这里,顿时兴奋起来,眉飞色舞,开心的拿两个茶杯分别倒满纯净水,碰了个杯。

“我比你们的MBA班上的教授讲得有价值吧?”我也自诩起来。当前高校的管理类课程,多数都是停留在管理工具的层面,能够深入到底层思维的很少,论底层思维的,《易经》最擅长,“禅宗”最彻底,破除固有思维认知,还原为天道本然,'剥落枝叶见真章’。西方其实也有,但都在创造理论的大师那里,跟着大师学习的就变成了教授,但教授所教就已经趋向工具化了。老板们没学之前,还会摸着石头过河,能够小心翼翼的做公司,等学了这套工具,一用就错,反而不会做公司了,学其形、未通其神。

“再回到复盘,你会发现,深挖到最后,话题内容已经与选择合伙人没啥关系了,这就触碰到了思维底层的运作模式。”我开始做总结了,“还是以土豆丝为例,你炒土豆丝只是停留在'流程’上面,对于炒菜的要诀不敏感,自然就是普通厨师;做公司也是一样,要用心总结提炼'经营管理’的核心要素,提炼的'越精’,你的功力就越'深’,同时意味着你的'认知’越高明,自己才能在众多繁琐的事务中迅速捕捉到哪些是'战略’要素,哪个又是影响战略全局的'关键战术’!这样就可以抓大放小,永远将心神聚焦在'关键点’上,甚至倾注在关键点的'创新’上,才能由'普通’变得'优秀’,进而变得'卓越’!”

走出羊汤馆,身上暖暖的,迎面秋风乍起,掀起地上的落红纷飞,穿过附近的楼宇,透过路边杨树的枝叶,望去蔚蓝的天空,永远是那么高远、深邃与安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