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时欲得小儿安,保护脾胃莫怠慢

 皇甫太医堂 2022-10-11 发布于广东

原创

以下为子恒老师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让国学文化深入人心,触手可及

消化不良,病从口来

最近经常有一些父母带着孩子过来诊室咨询,孩子经常不吃饭或者饮食不香,口臭,流口水,大便便秘,甚至经常感冒,还有些小朋友容易起荨麻疹,湿疹等情况,孩子父母很着急,问我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孩子吃饭香,少感冒,提高免疫力,当我们看到所有的孩子的情况后,我把他总结为几种情况,第一种孩子的家长随着孩子性子来,如把牛奶当水喝,睡前吃水果,贪食冷饮,这种造成孩子体质易成寒湿体质,表现为寒积性便秘,容易腹泻呕吐,夜尿或者遗尿,感冒后易生痰等情况;第二种孩子家长一看孩子不想吃饭,就拿零食诱导孩子,如饼干,奶油面包,薯片,碳酸饮料等等,这种造成孩子体质易成湿热体质,表现为大便干结(羊粪豆大小),喉咙易上火,容易干咳,口臭,皮肤起湿疹等;第三种孩子家长担心孩子热气,喜欢给孩子煮凉茶喝,尤其是广东的家长,如大量的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等等,这些药物是清热解毒的特性,偶尔喝喝无碍健康,长时间饮用会伤害到孩子脾胃,尤其会伤害脾胃之阳气,导致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吃一点就饱,甚至精神不振,乏力,无法集中精神学习等情况。

总结下来现代父母对孩子的育儿饮食大都有三弊:过饱、过暖、过服凉茶,这些长期不当的生活习惯,正是导致孩子食欲下降,体质弱、常生病的根源。因此,可以说,预防孩子生病,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孩子的肠胃。

脾胃虚弱的孩子老生病

吃饭对孩子来说是头等大事,好吃的孩子拼命吃,没分寸、没节制,一旦没胃口了,妈妈就会心急如焚,生怕孩子饿着,奶奶不停给孩子塞吃的,还时不时喂点凉茶,害怕孩子“热气”。

中医说,“先天之本就是肾,后天之本就是脾”。小儿的常见疾病多数是后天之本在起作用,把脾胃搞坏了,小儿就会闹出许多病来。

幼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的身体特点,机体发育不完善,机体抵抗力差,容易生病。从中医的角度讲,幼儿又具有“三不足两有余”的特点: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可见,其脾、肺功能不足、不完善,即幼儿的消化功能不佳,如果饮食,尤其是吃得过饱、消化不良,导致晚上睡眠不好、出虚汗、食欲不佳,各种疾病就来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由于脾、肺功能不成熟,因而孩子的阳气不稳定,属于“虚寒之体”。因此,在平时孩子有点小毛病的时候,用药时慎用苦寒、攻伐。

在广东,家长见孩子大便硬、口气重、口唇红,就以为是上火了、热气了,需要喝凉茶。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因为消化不良,口气就是胃气的表现,口气臭,说明吃的东西还没有消化。

有的家长会说:“小孩子大便硬,拉羊屎状的大便,肯定是热气了。”其实肠道的功能受到了影响,有一些便秘,所以大便拉出来都是硬硬的。脾虚的小孩,时间长了,中气不足,拉出来就是羊屎状,绝大部分不是热气。因而,不要随意给孩子喝凉茶,偏凉性食物、凉茶都是损伤肠胃的做法。

另外,小孩子感冒发烧,90%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是没有疗效,反而打了抗生素之后,破坏了肠道菌群平衡,胃口更加不好,好多孩子脸色发白发绿,晚上睡觉也睡不安稳,爱哭闹,体质越来越差。喝凉茶习惯、抗生素使用过度等都会导致脾虚,很大程度上导致孩子更容易生病。因而他在临床上,用药时,喜欢开一些偏温性的药,不会随便用清热和解毒的药物。

保护脾胃就是保孩子健康

虚寒体质的小孩就要注意肠道功能的保养,饮食慎用寒凉、忌过饥、忌过饱,正如古人之言:“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

既不能把孩子饿得过头,但是也不能吃得太饱,饿得过头就会伤脾,太饱伤胃。在儿童预防保健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保护好肠胃,而保护脾胃的最好方法是:消食导滞、健脾养胃。

首先别给孩子吃太多、太饱,晚上睡觉前尽量不吃东西;其次,可以考虑在孩子消化不好的时候,及时助消化,帮助孩子个性体质定制调理脾胃的膏方,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帮助孩子促进消化,促进营养的代谢和吸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里我推荐完全私人定制的皇甫太医堂脾胃调理膏方给到各位家长朋友,膏方里面含有太子参、茯苓、白术,炒鸡内金,神曲,莱菔子,陈皮等等可行气化滞,醒脾助运的中药,帮助消化不良的孩子调理脾胃,增加食欲,建立平衡的胃肠炎菌群,孩子消化好了,免疫力自然得到提升,身体骨骼和肌肉发育自然生长迅速,思维的敏锐度也会得到提高,也会更加有精力和体力参加到各种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当中去,家长一定务必重视调理好孩子的肠胃功能,只要这点做得好的话,自然四时欲得小儿安,免疫力得到提升!

让国学文化深入人心,触手可及

你们点点“分享和关注”,给作者充点儿电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