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9年,上海老太众筹买楼抱团养老,23年过去: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

 cldlong 2022-10-11 发布于山东

1999年1月,上海嘉定区外冈镇葛隆村中,一群人头发花白的老人拿着一大笔现金,走进了农村信用社。片刻后,她们笑容满面地走了出来。

她们手中的现金已经消失了。那是五摞厚厚的钞票,足足五万元是通过众筹得来的。她们用这五万元买下了一栋小楼——葛隆村132号楼,并将其改名为“慈舟养老院”。

可这群老人为什么要拿五万块,买下这么一栋小楼呢?她们为什么又会把这栋楼改作养老院呢?

事情还得从老人中领头的,名叫浦逸敏的医生年轻时说起。

文章图片1

(浦逸敏老人)

浦逸敏年轻时是一名医生,不仅职业受到尊重,就连她的习惯在那个年代也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她不吃肉,不杀生,只吃素。因为这个习惯浦逸敏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可世界不会因为一个人就停下脚步,食堂的饭也不会为一个人单独开火。身为素食主义者,这群人有着相同的麻烦——如何与朋友、同事、家人在吃饭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

到了老年之后,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了。尤其是在上海这么一个压力大、节奏快、年轻人繁忙的城市,老人们一个人在家中既孤独又难过,连吃饭都这么麻烦,浦逸敏便想着住到外面去,自己生火搭一个灶台,和老朋友们一起吃饭算了。

文章图片2

1999年的上海

可那时的村镇中,养老设施还处于筹备阶段,根本没有她们能选择的养老院,浦逸敏就暂时就把这个愿望放进了心底。

但很快,转机就出现在了她们眼前。1998年,葛隆村的农村信用社要搬迁,之前信用社所在的二层小楼就空了出来。

浦逸敏老人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为什么不把钱凑一凑,买下这栋楼来养老呢?

这个奇思妙想不仅让老人们热情高涨,就连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也十分感动。它们将原价六万多的二层小楼大砍价,两百平方米的小楼,减去折旧费用之外,只收五万块钱。

文章图片3

浦逸敏买下的房子

五万块,在上海农村买一栋亮白平米的二层小楼,这可是一个亏本的买卖。但即使是五万块,老人也一时拿不出来。那可是1999年,那时的五万块,购买力可是很强的。

但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希望都升起来了,未来都计划好了,不能就这么放弃吧?老人们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后,决定向社会面众筹买楼,修建养老院!

这个计划引来了许多人的好奇。大家纷纷献爱心,你五块,我十块,你五百,我一千…买楼的五万块钱,就这么在大家的帮助下给凑了出来!

文章图片4

(众筹买楼)

在两百多人的帮助下,浦逸敏和朋友们正式买下了这栋楼,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在1999年1月所命名的慈舟养老院。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这栋破旧的二层小楼,焕发了新的生机。

浦逸敏老人和朋友们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的世界上并不稀奇。她们的行为,被称作“抱团养老”,顾名思义,就是一群老人生活在一起,互相照顾彼此的意思。

这一词语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丹麦,在欧美国家十分流行。但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抱团养老还是一个新鲜事。

文章图片5

图文无关

一群老人在一起生活,还抱团养老,能行吗?顶着这样的怀疑,这群素食的老人们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但在此之前,浦逸敏还是制定了一些规则。首先,就是费用问题。老人们每个月要交100元的水电费,这是应有之理。毕竟大家生活在一起,平均分配是应该的。

第二个,是生活能够自理。这个也是应该的,大家只是在一起生活,可不是来应聘护工的。

至于最重要的规则?那当然是吃素了!不过慈舟养老院毕竟是吃素的老人们共同买下、经营的,这个规矩也只是明面上列了出来罢了。

在这样互帮互助的理念之下,不少老人响应,愿意住进这个全是同龄人的二层小楼中。2000年,装修完毕的慈舟养老院开始有老人入住,抱团养老的生活,正式展开。

文章图片6

(浦逸敏老人和伙伴们)

人生大事,总离不了吃饭。一群老人住在一块,该谁做饭呢?老人们的孩子又不在附近,因此,她们商量好轮流值班、轮流做饭。

柴米油盐酱醋茶,有的是老人买来的,有的是子女送来的,还有是村民们热情地递给老人的。吃素的老人们摆脱了过去难堪的窘困,开开心心地吃起了饭。

但一个问题解决了,还有另一个问题——生病呢?上了年纪的老人或多或少会有点基础病,总不能放着不管吧?浦逸敏也有办法。

如果是重病,那老人们就会打电话给家属,让孩子们把老人送到医院里去。如果是慢性疾病,那大家就一起照顾,喂药的喂药,喂饭的喂饭,洗衣服的洗衣服,大家都显得很热心。

文章图片7

浦逸敏和朋友

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个生病的会不会是自己。现在帮助他人,就是未来帮助自己。这群聪明的老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都是互相帮助的”。浦逸敏的养老伙伴陈季芬说道。她说,有人生病的时候,大家都是主动地来做这一切,不需要人讲,每个人都很自觉自愿。

因为没有煤气,村民们剩下来的木头会送过来给老人当柴火。割稻子的时候,附近的村民也会送一茬秸秆烧灶台。2015年搞装修的时候,还有一个老板主动掏腰包,花了近万元免费换窗户……

文章图片8

养老院里的老人们

在一个个好心人的帮助下,老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生活也越来越有味。老人们也投桃报李,浦逸敏身为医生,经常会在村子中免费就诊,看病,针灸,给他们量血压。

平常家里农忙时,村民们还会把孩子带到养老院来,让老人帮忙看下孩子。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葛隆村的老人们也心动了。

看着挺好的,要不…住进去试试?

除了必须吃素之外,养老院并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吸引老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快,一名村民住了进来,随后是两人,三人…

最多的时候,这个小小的,仅有两百平米的养老院住进了二十二位老人。有的老人甚至连家都不想回了,比起没个人气儿的家,还是在有老伙计的养老院里说说话更让人开心。

文章图片9

(越发壮大的慈舟养老院)

浦逸敏甚至会主动帮过生日的老人们买生日蛋糕!这让习惯了孤独滋味儿的老人感觉十分舒服。

“妈妈就喜欢这里。”一位孩子说到。他说,这里的老人都过得很舒心。生病了就把老人接回去,病好了老人还主动吵着要回来呢。

看样子,抱团养老的老人们,都过上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可幸福的生活终究是短暂的。很快,十几年过去了,开心的老人们终究还是要面对三个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现实问题。

文章图片10

浦逸敏老人

时光流转,岁月如梭,小楼逐渐变得空空荡荡,熟悉的面孔也越来越少。经济高速发展,城乡快速进步,昔日独一份的养老院在如今这个社会早就不稀奇了。

他们有更完善的全套护理措施,有着工商局的备案,有着一个个让人选择他们的理由……慈舟养老院就这样沉寂了下去,和浦逸敏一起。

有些老人因为大限到了,离去了。有些老人疾病加重,送去了医院。还有些老人苍老的无法动弹,只能去了有专人照顾的护理院。

慈舟养老院再不复往日的热闹,似乎一时间冷清了下来。表面上看,是因为疾病和死亡的原因,让老人们的数量减少,养老院才冷寂了下去。

文章图片11

现代化的养老院

浦逸敏知道,最大的原因还是衰老。比起疾病和死亡来说,一步一步所看得见的衰老,似乎是更加恐怖的东西。

俗话说“人老力衰”。浦逸敏最初定下的互助规矩,到现在已经逐渐消失了。因为越来越多额的老人患上了老年病,从一开始多人照顾一个人,到现在可能一两个人就要照顾一个人,甚至到了大家都有病的地步……

时光带走了她们健康的身体,也带走了她们身体中仅有的力气。年老,力衰,这两个有因果关系的词始终伴随着他们。

老人们不得不一个个回到了家里。他们年纪大了,照顾自己尚且嫌气力不够,更何况是照顾别人呢?

文章图片12

浦逸敏老人

有条件的,就回家让家人请个护工,照顾一下自己。条件差一点的,就让家人送自己去护理完善的养老院。

条件再差一点的,就只能自求多福——就这样,慈舟养老院里的老人数量越来越少,这才是冷寂的根本原因。

就连浦逸敏本人也上了年纪,早不复年轻时的能干。

2015年,在与几位同伴们商量了一下后,这栋五万元买来的“养老院”最终退休了。浦逸敏也因为身体原因住进了嘉定双善养老院中。

文章图片13

(浦逸敏老人)

年老力衰的她心中还挂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慈舟养老院该怎么办?或者说,葛隆村的132号楼,怎么办?

这可是大家集资买的,老人不能独吞。但放在那里,又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要知道,上海房价飞涨,昔日五万元的小楼,现在价格已经摇身一变翻了一百倍,超过了五百万元,这可是一笔巨款!

如果放在那里吃灰,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房子不住要坏掉的。”浦逸敏老人如此说道。她的眼神中闪烁着怀念的光,但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把房子捐给政府吧。

这一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同意。

“这是最好的事情。”陈季芬说道。她觉得浦逸敏做的是好事,大家都感到非常开心。

文章图片14

(受采访时的陈季芬)

有关慈舟养老院,有关浦逸敏这群老人们抱团养老的故事,似乎就这样结束了。故事的或许并不完美,但终究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可在世界上的其他角落,更多类似这样的故事,却还在继续上演。

实际上,抱团养老并非只是浦逸敏一个人生出的想法。在日本,也有七位71——83岁的老人如此做过。

这七位老人在入住之前签订过协议,商定了一起生活的最低底线——那便是不会照顾其他老人的生活起居,不会为其提供“护理帮助”。

文章图片15

抱团养老的日本7位老人

如果真的到无法动弹、难以行动的那一步,那么就由其它人来请护工,不给同伴们添麻烦。

而在中国,“抱团养老”也有后来者。在电视节目《梦想改造家》中,就讲述了五位大龄女青年抱团,抵抗未来可能存在的养老风险的故事。

她们年龄相仿,最小的五十四岁,最大的五十七岁。五人中有三人结过婚,剩余两人都是一直单身至今。

文章图片16

(五位单身女性)

谈到抱团养老的原因,有孩子的两位表示:“不能给孩子添太大的压力。”与其和没时间、没金钱来照顾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倒不如与朋友一块生活,还能有个照应。

而没有孩子的三位呢?她们则表示,抱团养老是为了在老年之后有个照应。正如其中一位在节目中诉说的那样,独居的老人没人陪伴,十分孤独。如果突发疾病,甚至连个打电话叫救护车的都没有。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开始挑选养老地点。最终,她们决定把后半生的居所放在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丽江。

她们买下了一个半山坡的老宅,对其进行了重新装修,每个人选了一套卧室,就这样开始了自己后半生“抱团养老“的生涯。

文章图片17

丽江养老5姐妹

“这个提法很多也有失败的“。其中一位老人说道。但她认为,她们的计划绝不会失败。她们一定会经营好这段旅程,为之努力。

虽然她们对未来的规划十分清晰,但抱团养老最大的难题却终究还是要面对,那就是浦逸敏老人所经历的,人老力衰的现实。

人的身体机能终究是有限的,随着身体逐渐老化,生活作息开始逐渐变动,走路难、做饭难、买菜难,到时又该怎么办呢?

老人们终究会回到家里。因为她们已经自顾不暇,没有办法再来照顾身边的伙伴们了。

就算可以请护工,但如果护工心生歹意,或者大呼小叫、对老人呼来喝去,无法反抗的老人又能做些什么呢?

身体机能退化,人老力衰,终究是抱团养老不得不面对的最终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