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文化】三苏 出川与望乡(下)

 安之若素藏书阁 2022-10-11 发布于甘肃


三苏 出川与望乡(下)

许永强

治平二年(1065),苏轼妻子王弗病逝,次年,苏洵也突然病逝,享年58岁。苏轼苏辙兄弟两人护送苏洵和王弗的灵柩还乡,在老翁山将父母合葬,同时葬王弗于父母墓之西北。守丧结束后,苏轼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为继室。苏轼、苏辙两兄弟再度带上家人回京。此后,兄弟二人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闻名天下的苏轼、苏辙兄弟仕途之路身不由己,一路贬谪赴任,越走越远。兄弟二人聚少离多,各自漂泊,直到生命的终点,埋葬异乡。“夜来幽梦忽还乡”,故乡、家山之念是他们心灵憩息的港湾,给予精神抚慰,他们只能一次次在诗词中抒发着望乡之情。

夜来幽梦忽还乡

苏轼虽然三分之一的生命都在家乡度过,却没有留下太多关于眉山的诗作。在离开故土之后,他多次作诗回忆老家。纱縠行是苏家在眉山的老宅,苏轼在诗中多次提到纱縠行。熙宁八年(1075年),结发妻子王弗去世10年。在密州(今山东诸城)的苏轼梦回纱縠行故居,梦见了王弗,醒后写了千古传唱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1051年,苏东坡负笈求学于中岩书院王方门下。因同提名“唤鱼池”之名,19岁苏东坡与芳龄16的王弗结缘,留下了“唤鱼联姻”的千古佳话。如今,见证这段美好初恋的唤鱼池已成为眉山市青神县中岩寺景区著名景点。

青神县中岩寺唤鱼池,苏东坡年少时曾在此负笈求学,题有“唤鱼池”。19岁的苏轼与16岁的王弗成婚,留下“唤鱼联姻”的千古佳话

熙宁八年(1075年),王弗的弟弟王缄到密州看望苏轼,又勾起了苏轼对爱妻、对家乡的怀念:“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想念家乡却说本来已经忘记了,苏轼笑中带泪。得知“故山好”,又略感宽慰,悲凉之中多了几分暖意;当妻弟短短几日后又匆匆离去,孤客悲凉,别愁断肠,发出“何处是吾乡”的感慨。

苏轼的《梦南轩》还记录了这样的一件事。元祐八年(1093年),56岁的苏轼在京城等待上朝,时间尚早,他就靠在案几上打瞌睡,在梦中,他又回到儿时的居住之地。他一遍又一遍地经过蔬菜地和园圃。一会儿坐在幼年时读书的书亭“南轩”中,看见庄客(雇工)数人正在运送泥土,去填塞一个小池,从泥土中择出两根萝卜,庄客们不禁喜上眉梢,擦尽泥土生吃起来。他取笔写一篇文章,其中有几句是:“坐于南轩,对修竹数百,野鸟数千。”如今的纱縠行老宅依然保留有三进院的布局,书堂、南轩、疏竹轩、藏书室,庭园里的柏树、桐树、果树、杂花、水池、菜圃,都曾在苏轼与苏辙的诗中出现过。

眉山苏坟山苏洵家族墓地内有老翁井。苏轼晚年常思蜀地,并以“老泉”为号,苏辙《祭子瞻文》云:“老泉之山,归骨其傍”,《卜居赋并引》云:“念我先君,昔有遗言:父子相从,归安老泉。”

“万里家山一梦中”“君已思归梦巴峡”“只疑归梦西南去”“但觉秋来归梦好”……有专家统计,苏轼在离开家乡眉山后所写的诗词中,含“梦”字的就有352首,故乡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时时萦绕在他的梦中。

千里故园魂梦里

浓浓的思乡之情同样贯穿于苏辙的宦游生涯。厌倦了仕途坎坷,苏辙在饱览名山大川、追访名胜古迹的诗文中,流露出浓郁的思乡之情。

第一次离家出川,苏辙就感慨:“去家千里未能归,忽听长歌皆惨凄。空船独宿无与语,月满长江归路迷。路迷乡思渺何极,长怨歌声苦凄急。”离乡千里,客宿他乡,凄惨的歌声牵动了内心对故乡的无限留恋。熙宁八年(1075年),任职齐州(今山东济南),他写道:“羁旅三年忘去,故园何日归休。”“漂摇万里外,手把新诗章。宦游不忘归,何异鸟欲翔。尘土污颜面,年华侵鬓霜。何时首归路,所至聊彷徨。樽俎逢故人,亭谢凝清光。为我具斗酒,宿恨犹可偿。”徜徉于齐鲁风光,心里却惦记着何时归去,期待着与故乡的亲人把酒畅饮,以解心中愁闷。

眉山连鳌山石刻,为苏轼青年时期的手书遗迹。“连鳌山”三字自上而下排列,占地约60平方米,其笔画流畅、气势非凡,保存至今近千年仍完整清晰

苏辙仕途失意,屡遭贬谪,羁旅漂泊,内心深处总会涌起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千里故园魂梦里,百年生事寂寥中。”“妻孥不足共,思子但长叹。”每逢佳节倍思亲,元宵佳节,独自在外的苏辙感慨:“老罢逢春无乐事,梦回孤枕有乡情。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故乡的生活在记忆里永远是那么和谐安宁,官场风云变化身不由己,他的内心充满煎熬:“宦游嗟我久尘土,流转海角如浮槎。归心每欲自投劾,孺子渐长能扶车。过门有意奉谈笑,幅巾怀刺无袍靴。”

嘉祐八年(1063年),在京侍父的苏辙回忆起家乡眉州岁首时的民俗活动,遂寄二诗给兄长苏轼。其一《踏青》云:“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鸟渐嘤鸣。洞门泉脉龙睛动,观里丹池鸭舌生。山下瓶罂沾稚孺,峰头鼓乐聚簪缨。缟裙红袂临江影,青盖骅骝踏石声。晓去争先心荡漾,莫归夸后醉从横。最怜人散西轩静,暧暧斜阳著树明。”其二《蚕市》则描绘了蚕市的热闹:“空巷无人斗容冶,六亲相见争邀迎。酒肴劝属坊市满,鼓笛繁乱倡优狞。蚕丛在时已如此,古人虽没谁敢更。异方不见古风俗,但向陌上闻吹笙。”

虽无法归蜀,但苏辙无时无刻不思念着故乡,因景而生乡情。在被贬筠州(今江西高安)途中,经扬州,有蜀井,苏辙即曰:“行逢蜀井恍如梦,试煮山茶意自便。”但自知此处并非蜀地,旋即又云:“早知乡味胜为客,游宦何须更着鞭。”后经金陵(今南京),作《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览辉亭》云:“风光同楚蜀,聊此慰平生。”《此君亭》云:“故山多此物,长恨未归休。”异地风光之盛,引发诗人对故乡山水之思,“风光同楚蜀,聊此慰平生”,尚能以景自遣,“故山多此物,长恨未归休”则有一种不能归乡的怅惘之情。元丰八年(1085年),苏辙移官歙州绩溪(今安徽宣城)县令,溪翠眉亭优美的景色又勾起了他对故乡风光的思念:“忽忆故乡银色界,举头千里见苍颜。”

眉山苏坟山,治平四年(1067年),苏轼、苏辙将父亲苏洵与母亲程夫人合葬,将苏轼之妻王弗安葬在距程夫人墓西北4米处,后人建有苏轼、苏辙衣冠墓

元祐四年(1089年),苏辙出使辽国,在长城要塞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身处分疆之地,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明朝对饮思乡岭,夷汉封疆自此分。”“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长傍溪。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使辽期间,苏辙表现出强烈的思归思亲情绪,“前日使胡罢,昼夜心南驰。” 这些诗反映出苏辙内心对宁静安稳生活的渴望,期盼与故乡长厢厮守。

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苏辙兄弟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求学出仕,深厚的亲情和友情持续了一生。在父母相继离世之后,兄弟俩在情感上更加相依为命,虽然在距离上相隔天涯,但在精神上、艺术上、政见上,他们心意相通,守护着同一个理想世界和精神家园。1076年中秋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想到7年没有见面的弟弟苏辙,苏轼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1079年乌台诗案入狱,绝望之中的苏轼牵挂的也是弟弟苏辙,《狱中寄子由》云:“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苏轼曾说“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而苏辙则说:“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弟弟苏辙的仕途也受其连累,但他从未抱怨,而是在困境中互诉款曲,用诗歌相互劝慰。兄弟二人一路相互扶持,漂泊四方。

绍圣元年(1094年),苏辙又被贬到河南汝州(今平顶山市郏县),苏轼则流放到英州(今广东英德)。兄弟二人在汝州终于相聚数日,一起去拜谒了黄帝驻跸的山头。他们发现这里的地形地貌,与眉山老家极为相似,便在莲花山以北的山脚下买了一块地,作为墓园。

绍圣四年(1097年),他们最后一次相聚藤州(今广西藤县),此后再未见面。4年后,从流放地返回途中,苏轼在常州重病,给苏辙写信说:“即死,葬我于嵩山下,子为我铭。”次年,苏辙遵其遗嘱,与苏轼的儿子苏过一起扶柩,将其运至汝州安葬。苏辙不忍心兄长独眠他乡,嘱其妻子待自己死后,也葬于此地与兄长作伴。

苏轼去世后,苏辙多次写祭文追思亡兄。他追忆当年寓居汴京城怀远驿,一日夜半风雨大作,二人诵读韦应物的诗句“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不禁触景生情,意识到一旦做了官,就要分离,各自宦游四方。于是他们约定日后早早退身仕途,回老家闲居,读书写诗,夜雨对床。然而现实却是“人生如逆旅,我也是行人”,两人聚少离多,四处漂泊潦倒。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卒于颍昌(今许昌),其妻将其葬于汝州。兄弟二人虽然无法落叶归根,却实现了“夜雨对床”的承诺,漂泊的心终于安顿。

    眉山青神中岩寺,苏轼年少时曾在此读书

出走半生,苏轼与苏辙踏上无法归来的“逆旅”,在诗词唱和中,一次又一次地望乡,一起追寻失落的旧梦。“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虽然无法归乡,但支撑兄弟二人一路走下去,令其旷达通透、灵魂丰盈的,一定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处理想化的精神家园。

在去世前两个月,苏轼写下最后的诗作:“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把人生最大的磨难当作一生最大的功业,这是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境界。放下“何处是吾乡”的追问,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领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