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办案手记丨一顿酒引发的杀人命案与人间悲剧

 激扬文字 2022-10-11 发布于四川
图片

酒确实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东西。中国人的饮酒文化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因酒而形成的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学佳作都因酒出,很多文人学士离酒不文,很多时候酒作为一种特别的文化载体,从古至今在人类相互交往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

喝酒有时候会很开心,比如酒也是调节人们心情的重要载体,借酒消愁,喝酒庆祝比比皆是。

但是酒也确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过度饮酒不仅仅会伤害人们的身体,另一方面,也会使人们因为饮酒耽误本职事务。最重要的一点,饮酒会增加人们的非法行为或犯罪风险,例如酒驾醉驾,酒后寻衅滋事。

图片

下面就笔者办理过的一个酒后杀人的案件,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

 01

基本案情:

酒后伤人致死,被判死刑

被告人W某某与被害人梁某某素来交好。某日,二人在被告人W某某家吃饭喝酒,酒过数巡之后,二人都有些醉了,言语不和演变成大打出手,W某某恼怒之下,用拳头、木块等殴打被害人的头部、胸部、腹部。公安人员接群众电话报警后赶赴现场,发现被害人已经死亡,后在现场附近抓获尚未酒醒的W某某。

经鉴定,被害人系被钝器打击头部致严重颅脑损伤和胸腔闭合性损伤,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公诉机关以W某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且情节恶劣,建议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一审法院以W某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被告人不服上诉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院。 

从案件信息中可以了解和确认,W某某是在吃饭饮酒后与被害人梁某某发生争打,最终被害人梁某某被打致死。梁某某没想到一顿酒就让自己一命呜呼,黄泉路上也不瞑目;W某某没想到一顿酒就让自己牢底坐穿,身在监狱也悔恨万分。

而两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这也无疑给两个家庭带来无尽的伤痛与艰难。这真的是一出人生的悲剧。

图片

 02

为何酒后应当负刑事责任?

都是该死的酒,虽然不能说喝酒一定会引发此次命案,但是,在生活当中,过量的酒精能够令人神经兴奋,容易使人上头,鲁莽冲动,极易酿成冲突事件和流血事件,让人悔恨终生。

酒精能够让人兴奋的原因在于酒精中含有一种叫大麦芽碱的物质。大麦芽碱是一种药用物质,该种物质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血管加压、升血压和兴奋中枢之效。但是这种物质随着酒精摄入过后进入人体之中,在达到一定量之后能够令人神经兴奋,易冲动,容易让人上头,加上酒精本身具有一定的麻痹作用,所以饮酒过量容易导致精神过度兴奋甚至神志不清的情况。

饮酒会导致生理醉酒,这种情况与病理醉酒并不相同。因为生理醉酒的饮酒行为当事人可以控制,并且当事人对自己饮酒过后的行为应当预见或者已经有了认知,所以这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不属于不受处罚的完全不能辨认和完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疾病,当事人应当为自己的酒后行为负责。

我们来看看因过量饮酒导致的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大数据报告。根据从裁判文书检索到的近五年关于酒后发生故意伤害案件的裁判文书以及酒后发生故意杀人案件的裁判文书数量如下图所示:

图片

虽然近五年来因为饮酒导致的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数量看上去在整体的数量中占比并不多(故意伤害案件近五年共判决五十五万多起,故意杀人案近五年共判决十四万多起),但是有很多因为饮酒产生的互殴等行为或其他行为并未被归纳入犯罪中。因为这些行为并未达到犯罪要求的结果,所以这些情形或是受到行政处罚,或是当事人达成和解就能够解决。这说明饮酒过量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提升违法犯罪的概率。

图片

从另外一类犯罪上看,过量饮酒产生的影响更为直观。从各种报道中我们可以知道,危险驾驶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的“第一大罪”。

最高检2022年3月发布的2021年全国检察官办案数据可知,我国2021年被起诉最多的罪名是危险驾驶罪,总人数为35.1万人。

另外,从其他报道中得知,我国危险驾驶犯罪中绝大部分的表现形式是酒驾或者醉驾。所以,别看小小的饮酒,一旦因为酒驾或者醉驾被“刑”,影响的就可不止自己的一生,还会断送整个家庭的未来。所以,酒后还是需要克制自己的行为。

 03

法律援助,公平正义的希望

被告人起初并没有委托辩护人,龚振中律师接受广西法律援助中心的委托,担任W某某二审阶段的指定辩护人,为其进行辩护。这让被告人W某某的辩护权得到了保障。

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目的是保障公民和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体现出人道主义精神。

被告人W某某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情形,属于法律援助的主体。所以,即使是杀人命案,也需要充分保障他的辩护权。

在我国当下刑事诉讼程序中,被告人地位相对于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来说较为弱势,所以为了保证被告人的诉讼地位和维护诉讼的公平公正,需要给予没有条件聘请律师的被告人指定律师作为辩护律师,以提供法律援助。让被告人得到一个公正而体面的审理。

图片

所以,龚律师作为W某某二审阶段的指定辩护人,为其进行辩护。一方面保证了W某某的合法权益,通过发现案件中有利于W某某的情节,从而让W某某获得更轻的处罚。另一方面也保证在司法活动中的程序正义,不仅让相对弱势的被告人得到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也让W某某在更加公平公正的程序中,得到公平合理的裁判。

 04

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

从具体案情中可以发现,本案并非没有疑问。

本案被告人在酒后持物伤人致死,饮酒后的行为并不能与未饮酒的行为等同,其攻击行为可能已经在病理醉酒的模糊意识下进行,已经无法认识到自己意欲何为,也无法从其他间接证据中证明W某某故意的内容,所以对于W某某是否具有杀人的故意存疑,根据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精神,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是本案应当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而不是故意杀人罪。

 05

坦白和赔偿应当被更多地考虑

最新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下称《意见》)中就针对赔偿被害人和坦白有关内容进行详细规定。在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最高可以在基准刑30%幅度以内减轻处罚。同时被告人W某某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也应当由最高可以在基准刑20%幅度以内减轻处罚。

根据上述规定,也结合W某某并不是十恶不赦的极端人员需要处以极刑,判处死缓确实过重,应当充分考虑相关从宽情节,判处W某某无期徒刑及以下刑罚有期徒刑较为适当。

图片

 06

二审结果:

醉酒应负刑责,维持一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第四款的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构成故意杀人罪,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其认罪态度好于法有据,故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07

写在最后

酒好莫贪杯,酒后行凶,法不免责

酒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之一,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我国优秀的诗歌文化以及逢年过节的饮食文化,都跟酒有着很深的关系,并且我国各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酒文化,酒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但是,作为一个法律人,笔者还是要给饮酒的人们一个忠告,酒后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即:“酒后行凶,法不免责”,所以要切记,好酒莫贪杯,微醺胜买醉。更切莫因贪杯酒后闹事,伤害他人乃至取人性命,自家也锒铛入狱。切莫“贪喝一杯酒,亲人两行泪”从而引发人生悲剧。 

图片

作者丨龚振中、欧喆

编辑、排版丨伯贤

校对 | deer

审核丨橙子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