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补中益气汤和黄芪建中汤的区别吗?兼谈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肌肉痛的中医治法

 风声之家 2022-10-12 发布于江苏
在《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中讲述了补中益气汤和黄芪建中汤的区别:

“补中益气汤改善消化功能的效果比黄芪建中汤好,因为它偏重于太阴内证;黄芪建中汤改善形体酸削、瘦弱、肌肉疼痛、手足心发烧等症状的效果比较好。这两个方的核心都是黄芪配甘草,而黄芪配甘草是太阴病的解热剂。实际上,补中益气汤法最简单的处方是用黄芪30~60g,配炙甘草15g,也有补中益气汤的效果。当然,补中益气汤考虑得更全面,方中有陈皮理气,还有白术、升麻、柴胡等药,思考问题比黄芪配甘草更加全面,但是它的核心是黄芪配甘草。”
                                              —吴雄志
当我看到文中提到的“肌肉疼痛”四个字,我首先想到了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肌肉疼痛。

比如:

某男, 55岁。2018年3月5日初诊。双下肢乏力2个月, 加重1周。自述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 因症状较轻, 未与系统诊治。

1周前, 症状加重, 遂来医院就诊。症见:双下肢乏力, 踩棉感, 畏寒, 纳差, 夜寐一般, 二便可, 无胸闷、气短, 头晕、头痛等症状。

既往史:高胆固醇血症5年, 口服辛伐他汀片20mg/次, 1次/d;高血压病史5年, 最高BP180/100mmHg, 拜新同30mg/次, 1次/d, 血压控制尚可;否认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BP138/86mmHg, 神清, 体型偏胖, 双下肢无水肿, 肌力4级, 舌淡红, 舌体胖大, 边有齿痕, 苔白, 脉沉细无力。

辅助检查:肌酸激酶 (CK) 214 U/L。西医诊断:药毒性肌无力。
中医诊断:痿病, 脾胃虚弱。

治以补益脾胃, 升阳举陷。黄芪20g, 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当归、半夏各15g, 厚朴、炙甘草各10g, 百合、龙眼肉各15g, 肉苁蓉10g。7剂。水煎, 1剂/d, 早晚温服。在服药期间, 停用辛伐他汀片, 拜新同继续服用。2018年3月12日二诊。双下肢乏力减轻, 畏寒减轻, 纳食一般, 夜寐一般。BP134/84mmHg, 舌淡红, 苔白, 脉沉细。前方加酸枣仁10g以宁心安神。7剂。水煎, 1剂/d, 早晚温服。2018年3月19日三诊。双下肢乏力好转, 纳可, 夜寐可。BP 136/80mmHg, 肌力4+级, 舌淡红, 苔白, 脉沉。辅助检查:CK176 U/L。同前方, 7剂。水煎, 1剂/d, 早晚温服。病情变化随诊。

按:本患出现双下肢乏力, 肌酸激酶升高, 排除运动及其他疾病的原因, 考虑为辛伐他汀引起的不良反应。久病则虚, 再根据症状及舌脉, 可分析其为脾胃虚弱, 气机不畅, 无以运化, 以致筋脉失养、肌肉乏力, 故可以“补中益气”为治法, 拟方为基础治以健脾益气, 再配合安神、温阳的中药以改善睡眠和畏寒症状。全方药证相符, 配伍得当, 故患者病情好转。

目前, 西医还未有确切治疗他汀类药物导致肌无力的详细报道, 中医对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通过分析和临床应用, 依据“补中益气”法治疗, 可以有效地缓解他汀类药物导致的肌无力, 这为今后对该病的治疗和研究带来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