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有其独到之处,似乎其生活痕迹与造字手法均与“水”有不解之缘。对此,蚌埠市博物馆副研究员徐大立在“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特别介绍,淮河流域双墩文
化遗址出土的630多件陶器刻划符号中,与“水纹”相关的刻划符号有90件。这90例“水纹”刻划符号中,有单体符号、重体符号和组合符号三种表现形式。其中,单纯表现水纹的有15例,用水纹表示鱼或鱼群的有近47例,水纹与其他符号组合的有近38例。他认为,双墩遗址水纹刻划符号以弧线纹为主,也有少量的圆圈纹、旋涡纹和水波纹。水纹刻划符号中的某些固定的符号,就其出现频率和使用范围,已经具备原始文字特征。据我对比,其却是今南方水族人手中的活态水文字。![]() ![]() 手里的活态水文字,用于记录水书古易,此易以坎为首,叫水书。参看下图。 ![]() 手里的活态水文字,用于记录水书古易,此易以坎为首,叫水书。参看下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