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篇文章读一读,“几点嘱咐”,希望对你有帮助

 tjboyue 2022-10-12 发布于四川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打拳时,不要总想着,气怎么走呀,怎么控制气呀,把身体搞乱了。生而为人,本自具足。气机先天就是通的,我们要做的,通过练拳,使体内更顺畅,调理好内环境,先天自然恢复,气机自然旺盛。

拔苗助长,欲速不达。有些人练完拳,腰疼,气短,小腹淤涨难受,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用意过重,导致用劲过激。好比说命门,命门轻轻上挑,目的是拔起脊柱,松直自然。若劲用过了,则成了前逼命门,脊柱反倒僵了,时间一长,腰椎必然受损。

流水潺潺,清风习习。打开命门,不是大力后顶腰椎,而是脊柱放松下顺,命门自然打开,腰椎是放松的,目的是获得沉坠劲。别折腾腰椎,腰椎放松,去揉动内腔。反过来,用内腔柔劲,去按摩腰椎。腰椎松且柔和,腔劲灵且活化,一切都是自然的。

图片


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气沉丹田,不是硬顶小腹,而是自然积淀,松沉丹田的结果。轻轻凝聚小腹,再缓缓放松小腹,不可大力憋小腹,也别使劲顶小腹,动态都是柔和的,不能横练武练。自然之劲,并非不作为,却也不过激。一杯茶,即是天道,茶叶漂浮游走,终归慢慢沉淀。

柔劲养人,拙力伤人。打拳时,两胯旋动,小腹也是运动的,不是呆滞的,或死气沉沉。为何要练胯法,其中一大目的,就是通过胯法,揉活小腹。小腹丹田,自然松紧旋动,充满兴旺活力,目的就达到了。什么叫拙力,就是用劲过度,性质变了。

道本自然,勿忘勿助。有个误区,一定注意,不是你越使劲,折腾自己,你就越有功夫,而是动得在理,练出一种协调劲,功夫就会日久天长。无过不及,四个字很宝贵,学会从容中道。好比养花,老不浇水,它就枯了,你老浇水,它就蔫了。

图片


抬眼看世界,人在第一峰。有人练拳气短,一部分原因,是窝胸导致的。含胸不是窝胸,而是形容有内涵,胸部充满活力。虚胸也不是窝胸,而是胸部自然放松。窝胸是过分凹胸,压迫了肺叶,造成呼吸不畅。再好的拳法,也不能破坏正常体态。

龙腾虎跃,无比畅快。比如发力,属于快节奏,给氧自然就多,你要放开呼吸,充分气体交换,不要捏着呼吸。高强度运动,快速换气,这很正常。慢练拳也是,自然绵长的功夫,造就了深细绵长的呼吸,而并非故意憋气,这是两码事。

保护好膝盖,并非架子低,功夫就大。功夫高低,与架子高矮没关系。功夫高低,与力学结构,内部通畅度,动能活跃度,有直接关系。打拳时,膝盖要稳定,腘窝要有屈伸,保持弹性。膝盖不摇不晃,自重轻轻的,往胯上落,而不要压膝盖。定期对自己的拳,进行筛查纠偏,减小运动误差,避免运动损伤,这样才能受益于太极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