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有个视频跳入眼帘,一对公职夫妻对一个加油站大姐口出狂言,事情因一些赠品引起,大姐碰了她一下,对方便不依不饶的开始骂了起来: “你看你这一身,像个乞丐似的,我这手表四十万,都能买你的命了!赔,你得赔我医药费……” 视频被传到了网上,引起许多人的愤怒,后来,经过查证把这个女人的丈夫撤职了。 可不由得,让人对教养这个词,再三审视。 陈丹青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 他有一次去罗马旅游,找到了两条专卖古董的大街,进了一家店就埋头看起小雕塑、小文物,然后向一位斯文的老先生问价钱。 问了几个,老先生说,不卖。 他说,怎么不卖呢?老先生说,你进来了,不和我打招呼,就在那看,我就不卖了。当时,他的脸红到了脖子,非常难为情,耳朵都热了。 原来,是他不懂礼貌了,后来开始明白,怎样做才是尊敬他人。 教养这个话题有点严肃,却又是每个人都必然经历的,古语仓廪实而知荣辱,其实不得不说,从小吃过太多苦家庭出身的人,很少讲究繁文缛节。 怎可能像红楼梦里,做个茄子,还搞出茄鲞那么复杂的做法? 皮茄丁鸡油炸后加入鸡胸肉和各色配料用鸡汤入味,加香油收汁,拌上糟油腌制在密封的罐子里,吃的时候用炒好的鸡瓜一拌,一道凉菜就做好了。 严格来说制作方法并不难,但要知道,茄鲞”不算什么菜,顶多算个配菜罢了。 大多数有了教养的,更多的是通过家庭、读书沁染的气质,诗词、古文、传统经典以及后天修为。 如此种种,又需要更多空闲时间。正如朋友说,眼界是钱堆出来的。 因此,对于忙碌的,特别是需要急迫养家、承担责任的人,读书是一种奢望,甚至更因为心浮气躁,需要很大毅力去完成。 有篇文章的数据说,目前,我国仍有3700万文盲,这个数字叫人吃惊。 原来,在互联网上能对话、沟通的读者或是朋友,已经具有很高的欣赏能力和水平了。 由此可见,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并不单单指上学读书,而是通过阅读、识字,去改变命运,实现一个真正的精神跨越。 谈到教养,又让人想起了王石的太太田朴珺女士,曾创办了承礼学院,入会99万元。 她认为国人没有礼仪,更缺少贵族。 于是,邀请世界范围内有名企业家,选择在各个领域,做出成绩的资深人士进行教学,覆盖了马术、就餐礼仪、着装礼仪等方面。 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如果培训班就能提高国人的素质,那这个世界所有东西都是钱能够买到的了。 人类的高贵不是靠血脉的延续,或者仪式感体现出来的,它应该是一种融于血液中的精神。 所谓贵族,是那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那些精神层面富裕的人。 比如屠呦呦女士。 她曾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分享到它的好处。 自己一辈子想的,就是老老实实把科研做好,把课题做好,希望把青蒿素的研究做得更深入,开发出更多药物来,造福更多人,这也是我自己的兴趣所在。 于普通人而言,其实教养不难,教养,就是心里有别人。 上厕所的时候,想到下一个人,扔垃圾的时候,想起运输的人。 做一项工作时,想到下个环节的人,沟通的时候,多考虑下别人,脾气来的时候,冷静的时间再多一些,对待社会底层的人,身体不健全的人,也都能多一份体谅和尊重。 教养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就算是,真如公职夫妻那般的身份,也不必骄傲,因为就连邓小平同志也说过,自己是人民的儿子。 真正有教养的人,越谦卑越高贵,越朴素越高贵,越安静越高贵。 但这教养,需要慢慢去养,更需要灵魂去体会,多给生命一些改变的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