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2年,村民发现一身负脚镣的遗骸,专家:是失踪48年的独立师师长

 小天使_ag 2022-10-12 发布于湖南

1982年,有关部门在重庆发现了一具带着脚镣的遗骸,经过专家鉴定后确认,这具遗骸的真实身份竟是一位已经失踪了48年的红军的师长

他究竟是何人?身为红军的师长又为何会戴上脚镣葬身于此?他当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让我们一起去揭开这具遗骸背后的秘密。

图源网络

这具遗骸的名字叫做王光泽,而他的故事还要从长征开始说起。

1934年,因王明等人的错误领导,最终导致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长征。

在11月28日,王光泽所率领的独立师在这一天抵达了大板场。

由于空气中弥漫着厚厚的浓雾,王光泽一行辨不清方向,被迫停止行军。他站在高地上四处张望,却什么也看不清。

图源网络

突然之间,四周猛然响起一阵激烈的锣鼓,紧接着,密集的枪声迅疾地从四面八方向他们所在的位置逼近。

王光泽立刻反应过来,自己的部队遭遇了敌军!

好在他反应迅速,立刻展开反击,并且战且退,打算另寻出路,突破敌人的包围。但敌人的数量太多,他们遭到了猛烈的攻击,前后方向已无出路

眼看着战士们的弹药即将消耗殆尽,王光泽咬了咬牙,从身后抽出一柄雪亮的大刀,嘴里发出一声愤怒的咆哮,勇猛地向敌军扑去。

图源网络

而周围的红军战士顿时士气大振,紧跟在王光泽的身后朝敌军扑杀过去。

凭借着自身多年来丰富的作战经验,他反过来巧妙地利用浓雾的掩护,率领战士们向枪声稀疏的位置前进,经过几次短暂地遇敌厮杀,他成功带领战士们突出了敌军的层层包围。

尽管如此,这一次交战的战况仍不失为惨烈。

及至傍晚,王光泽所率领的独立师抵达干坝子汇合时,全师上下只余下百余口人。而四周的空气中仍零星听得到枪声,王光泽明白,敌人的搜寻并未停止。

图源网络

望着聚集在自己身边疲惫的战友,王光泽的脸色也愈发沉重。终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部队聚集在一起行动目标太大,机动性也不够强,干脆化整为零,分散突围

天亮之后,孤身一人的王光泽从茫茫群山中走出,来到了四川秀山县的上川,此地距离他们预定部队汇合的地点已经不远。

谁知道行至中途,王光泽突然遇上了民团的拦住。在民团的多番盘问下,王光泽因口音问题暴露,被对方带到了永兴乡公所,终于被敌人认出了师长的身份。

从此,王光泽失去了音讯,下落不明。

王光泽

时间来到了1982年,距离全国解放,已然过去了32年之久。

就在这一年的四月份,重庆酉阳县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在境内的多处古建筑,古村落开展走访工作,落实这些文化建筑的保护情况。

那时节,在历史积淀颇深的地方,时常能从地里挖出文物来,因此,那时也是盗墓最盛行的时候。

工作人员在走访到龙潭镇鹅塘村附近时,随口向同行的村民问了一句:“咱们这儿最近有挖出什么老物件来么?”

刘湘

这时,村民中一个叫杨先富的农民沉吟了片刻,似乎下定了决心似的,走到工作人员面前,试探着问:“同志,你们说死人的骨头是老物件不是?”

这话立刻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惕。

“在哪儿?什么时候的?”

“就在邬家坡泡桐树,时间是解放前。”

工作人员好奇,这个杨先富为什么对时间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图源网络

原来,在1934年的12月的某一天,杨先富目睹了那具尸体被人杀死的经过。

那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去邬家坡挑水修堡垒,就在他俯身从河沟里打水时,突然听到一阵窸窣的脚步声。

他循声看去,原来是几个国民党士兵抬着一个木椅朝这边走来。那木椅上死死捆绑着一个男人,他不但被五花大绑,脚上还戴着沉重的镣铐。

杨先富十分害怕,连忙躲到远处几棵树的树干后头,悄悄伸出脑袋偷看。

图源网络

那几个国民党士兵向周围打量了几圈,大约没有发现杨先富的踪迹,料想周围没人,便将椅子撂了下来。

杨先富听到那个人嘶声力竭地呐喊着什么,似乎是“什么什么万岁”之类的,但紧接着便是几声刺耳的枪响,立刻盖过了那人的嘶吼,随后,树林中便鸦雀无声。

而那几个国民党士兵利索地挖了个坑,将男人就地掩埋后便匆匆离去。

过了这么些年,如果不是工作人员问起,杨先富几乎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

图源网络

在杨先富的带领下,工作人员来到了邬家坡,随后他们便展开挖掘工作,而这具被掩埋了48年的尸骨这才得以重见天日。

因为多年的腐蚀,仅透过眼前的森然白骨,根本认不出死者生前的样貌。唯有尸骨脚踝处那具被死死钉在骨头上的脚镣令人感到触目惊心。

而这具生前遭受过惨无人道的虐待的尸体,正是在1934年失踪的独立师师长王光泽。

图源网络

从杨先富的描述中推断,这具尸体应该属于一名红军,至于他究竟是谁,尚且还不能下定论

但结合时间以及地点,工作人员判断这具骸骨很有可能就是王光泽,但仍需要更多的证据去佐证他们的猜测。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出现令工作人员喜出望外。

这个人就是段苏权少将,是王光泽的战友,也是他的兄弟!

段苏权

在当年,段苏权同样隶属于独立师,并且还担任了政委之职,和师长王光泽是亲密无间的搭档。

在那一次突围后王光泽下落不明,段苏权始终记挂着他的下落。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有机会,段苏权就会四处打探,希望获得任何关于王光泽的消息。

奈何时局动荡,兵荒马乱,搜寻工作始终没有什么好的结果。段苏权自己也没能料到,这一找,就是三十余年的光景。

恍惚间,段苏权似乎又回忆起两人一起作战时的样子。

段苏权

那是1934年的10月,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在从贵州返回湘西之前,上级任命段苏权作为王光泽的搭档担任政委一职。

段苏权虽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但也念过几年私塾,还读过当时的高等小学。和王光泽相比,段苏权无疑算个高级知识分子

而这样的两个人搭档并指挥一个独立师难免会产生一些代沟,但他们身上的任务十分艰巨,容不得他们去磨合,去培养感情

两人接到命令后,他们选择不跟随大部队,而是率军断后掩护大部队撤离。

段苏权

而当时的整个独立师,仅仅只有800人,400条枪,任谁都看得出来,这是一项无比艰巨的任务。

在主力部队离开南腰界的第二天,也就是1933年2月29日,王光泽和段苏权率领独立师伪装成红军主力挥师西进,准备与围剿黔东根据地的上万名敌军展开血战。

而敌人果然将他们误以为是红军主力,贵州军阀王家烈立刻下令,集中所有兵力对独立师团团围剿

四川军阀刘湘也调转枪头朝他们发动猛攻,一时之间,这个不到八百人的独立师竟遭到了敌军多达十个团的围困追剿。

图源网络

但独立师发挥出了游击战的精髓,不断凭借自身强悍的机动性辗转于敌人的包围网缝隙,层层突围。

但人终究不是铁打的,尽管每一名战士都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可是接连不断的战斗,使得每一个红军战士的脸上都染上了挥之不去的疲惫

而段苏权也在一次战斗中不慎负伤,右脚行动不便,于是,王光泽决定让他原地养伤,等待他们胜利的消息。

经过这一连串激烈的战斗,二人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是生死血肉铸就的感情,因此,段苏权深信,王光泽一定能够带领部队获得胜利

段苏权

随后两人依依惜别,期待着再会的那一天,但谁也没想到,两人最终竟会以这样的形式再见。

听完了段苏权讲述的的回忆,工作人员们越来越确信,眼前的这具骸骨就是王光泽。

段苏权藏身的山洞

对于田冠伍来说,这无异于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活捉了这个令国军头疼不已的红军师长,田冠伍几乎能够想象到自己加官进爵的场景了。

事不宜迟,他立即派遣了一个部将连夜将王光泽押送至他的旅部,同时致电刘湘,向他邀功请赏。

原以为等待着自己的将是严刑拷打,谁知到了敌军旅部,王光泽见到的竟然是一场豪华的晚宴,桌上摆放着无数山珍海味,那是在红军的队伍里做梦也不曾见过的。

田冠伍颇为得意,故作谦虚地说:“略设薄宴,不成敬意。”

图源网络

说不定在田冠伍的想象中,自己这一番举措恐怕不亚于当年“张飞义释严颜”,当真是豪情直追古人矣!

谁知道王光泽只是冷笑一声,根本不领对方的情,反而破口大骂。

田冠伍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对方不但言辞犀利,句句戳在国军的脊梁骨上,这一番言论更是活生生在打他田冠伍的脸面!

“敬酒不吃吃罚酒!”怒不可遏的田冠伍下令将王光泽立刻押解入狱,处以极刑

王光泽故居

他们在王光泽的脚上锁上了沉重的镣铐,同时用两根烧红的钢钉将这副脚镣死死钉在了王光泽的脚踝里,就算是日后王光泽有幸脱困,这一双腿恐怕也是废了。

但即便如此,身陷囹圄的王光泽依然凭借坚定的意志死撑着,不断在狱中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犯下的滔天罪行。而这样的行为为他招来了更多的折磨与虐待。

12月21日,四川军阀刘湘接到蒋介石一则电报,命令将王光泽就地处决。

因此,田冠伍谎称要将王光泽押送重庆,却秘密命人将其抬到邬家坡的荒山上用枪杀害。却没想到这件事竟然被一个农民看到,才终于令烈士尸骨重见天日,魂归故里。

图源网络

如今,只要你去到酉阳县龙潭镇的烈士陵园,便能够见到王光泽烈士的陵墓,在他的墓前,有一棵树正迎着阳光茁壮成长,那是他的战友段苏权替他栽下的。

而那副死死固定在王光泽脚骨的镣铐,工作人员经过称重后才得知,它重达0.65公斤,如今正陈列在酉阳县的历史博物馆里。

让我们把时间调回到1926年的时候。

那年,一个在衡阳道茶陵县腰破镇做工的青年,在席卷全国的“北伐战争”中毅然加入了工会,积极参加工农运动,和当地的封建主义展开斗争

段苏权为王光泽种树

这个豪情冲天的青年率领着镇上的群众,冲入了一家由当地豪绅开设的杂货铺中,将这些地主豪绅剥削而来的不义之财分发给贫苦群众。

这是青年第一次展露出奇佳的组织能力和领袖能力。

不久后,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逐步扩大,红军的思想也吹到了这个青年的身上。

1930年,王光泽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短暂却波澜壮阔的红军生涯。

如果人生还能重来一次,我们是否还会选择那条最为艰苦的道路?

图源网络

回顾王光泽短暂却辉煌的一生,他曾有无数的机会可以避免走上绝路,或许只是投降,或许只是招供,只要背叛信仰、背叛革命,那些酷刑与折磨顷刻间便会离他远去。

王光泽没什么文化,短暂的私塾生涯仅仅教会了他一本薄薄的《三字经》。

但他却毅然选择了最艰难的路,哪怕身陷囹圄,哪怕深受折磨,哪怕性命难保,他依然在临死前大声呐喊。

“中国共产党万岁!工农红军万岁!”

正是这样一个个舍生取义的烈士,撕碎了过去陈腐不堪的罪恶,用鲜血铸就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